發信人: Walker Lee回到上一層, 看板: tayal 標 題: 魯凱族自然資源保育基金會 發信站: Wildmic (Sat Dec 13 12:03:37 1997) 轉信站: fhlbbs!alab03.ee.nctu!news.csie.nctu!news.civil.ncku!ccnews.nsysu!mail 魯凱族自然資源保育基金會 簡介 千百年來,綠色寶島美麗蒼翠,雲霧繚繞大山聳立,牛乳般的溪澗交錯其中, 自然資源豐饒不乏,世世代代的原住民族悠遊其上,滋養哺育著下一代。他們 遵循著古老的傳統,謹守著山神的戒律,和大地相互交融,縱時千百年光陰, 萬物資源仍享用不盡。 隨著外來移民的大量湧入,新的殖民政權及經濟體系的進駐島嶼,自然資源面 臨無窮無盡地開採和破壞。成為新移民榨取目標的原住民族群,不僅失去原有 唯一主人的地位,也喪失了和這塊土地原有的倫理關係,悲慘的成為統治者剝 削的犧牲品。 自從禁獵法實施之後,原住民的處境更是每況愈下。年輕人必需外出工作,在 漢人主宰的社會裡茍延殘喘;原本親近山水,與自然融合的原住民狩獵傳統逐 漸流失,取而代之的是大社會對獵人的歧視與誤會。從自然資源保育政策方面 來看,林務機構與相關部門的決策者缺乏對原住民山林知識的瞭解,從他們獨 有的原野哲學中得到反省,所以長期以來未能適當的將原住民納入林務經營的 管理機制之內,建立有系統且有效率的策略;而全台大部份的山區,晚近由於 平地非法狩獵人口的逐漸增加,傳統的獵區又乏人管理,反而成為盜獵者與盜 伐者的天堂。 我們成立基金會的目的,正是希望透過自然資源的經營管理,解決霧台鄉原住 民的現實經濟問題,進而挽救瀕臨滅絕的族群文化。同時從另一方面來看,自 然資源在有效管理的基礎之下,有限度的開放使用,反而會比完全禁止使用要 來的更有效率更達到保育的效果。 如果原住民可以擁有管理山林的權利,並且可以從中獲得利益,他們怎麼會希 望山林被破壤,資源被使用迨盡呢?因為當原住民把山林當做自己的家時,他 們就會主動去進行保育的工作。 我們的想法,主要是希望透過狩獵制度的恢復,以當地合法的獵人來補足巡山 人力的不足,並且以這些傳統獵人的技術,與自然資源相關的學術機構合作, 對山林資源進行妥善的監控與調查,以做為狩獵與資源利用數量上的依據;另 一方面,結合當地資源與居民的參與,建構一套有效的保育機制。 其次是觀光遊憩及溪流資源的經營和管理,建立妥善的專業嚮導制度等等,不 僅可以增加當地居民的收入,亦可以有效地防止過度的遊憩壓力對自然環境的 不當破壞。如果以上的想法得以落實,就可以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讓當地的 壯年人口有機會根留家園,傳承固有文化,振興部落經濟。 本基金會籌備至今,由於經費不足,舉步維艱,還望各界熱心人士,慷慨相助, 支持我們,為這塊土地的永續共同奮鬥。 總幹事 // 台邦.撒沙勒(趙貴忠) 基金會任務 本基金會任務包含幾個方向: 一、 訂定霧台鄉野生動植物資源使用管理辦法及申請須知。 二、 核定霧台鄉每年野生動植物資源可使用之實際數量。 三、 分配霧台鄉自然資源保育基金,其管理辦法另訂之。 四、 綜理或協調霧台鄉各村落間有關野生動植物使用之事宜。 五、 教育宣導、宣傳、行銷、交涉及爭取霧台鄉野生動植物資源利用之相關事宜。 六、 督導霧台鄉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育及永續利用之相關事宜。 七、 調查、研究及經營管理霧台鄉野生動植物資源。 八、 取得、保護及改善霧台鄉野生動植物資源重要棲息環境。 九、 教育、宣導及宣傳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育及永續利用。 十、 促進、發展及建設魯凱族文化活動及無礙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育之公共建設。 組織 本基金會設董事十五人,霧台鄉各部落代表共八人、公部門代表二人、野生動物學家 二人、植物森林專家一人、資源經濟學家一人、人類學家一人。 八十六年度工作計劃 ● 舉辦「再造山林守護神」活動 ● 成立霧台鄉各部落「溪流保育隊」 ● 辦理魯凱族獵人訓練課程 ● 規劃霧台鄉自然資源永續利用事項 ● 規劃「霧台鄉野生動物永續利用區」 ※ 會址:屏東縣內埔鄉水門村忠孝路219-1號 ※ 電話: 08-7994473 傳真:08-7994474 ※ 劃撥帳號:1360-1793 戴永禔 (請在劃撥單上註明「魯凱族自然資源保育基金會籌備處」) 我們的網址是 : http://wildmic.npust.edu.tw/abpost/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