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GM (Mask) 看板: ntufs
標題: [轉錄]偉大與渺小之間(上)
時間: Thu Jun 18 13:37:54 1998

※ [本文轉錄自 art 看板]

作者: gospel (月童) 看板: religion
標題: 偉大與渺小之間(上)
時間: Tue Jun 16 12:13:48 1998

    昨天為了週四下午科學園區的演講,我於午夜時分備課。
這是門關於藝術欣賞的課。我必須要討論基里訶這個畫家。

    因此基里訶「偉大的形而上學者」這幅畫,又再度讓我陷
入凝思。
    這幅畫經常在跟我說話。

    當基里訶繪這幅圖,又定此標題時,已經蘊含一種反諷。

    在一個大廣場上,一堆物件堆的高聳入天。是哪些物件呢
?很多的量尺、各種式樣各種尺寸的,中間最顯眼處,是一個
講台、或者是一個木板,上面雕著一個十字架。這些器具全是
硬物,但在物件邊際,卻是一個理當很軟的毛毯,方方正正的
豎立著,與其他量尺等物件,不僅質料不合、性質不合,而且
背反常理的沒有支撐下自行豎立,一點沒有會倒下來的意思。

    屢試不爽的,當我展示這幅畫,會有很多觀賞者問:「這
幅畫代表什麼意思?」然後接著問:「毛毯為什麼不掉下來?」

    觀畫者提問時,就對「偉大的形而上」提出反諷。

    哲學,曾經是各學科中的金鑰。文學、藝術、科學,都不
可能不觸碰哲學。
    形而上,曾經是哲學領域中最重要、不得不探究的領域。
它往往辯證出上帝,或辯證出反上帝。
    但哲學之形而上,竟走至像量尺般準確的邏輯思辨,信仰
,被封鎖在這準確的思辨中間。
    哲學的形而上之探究,變成許許多多瑣碎的問題:「為什
麼毛毯不掉下來?」或一針見血的大哉問:「哲學,到底是什
麼意思?」


    這幅畫的主角是「偉大的形而上」這些置於廣場中央的量
尺物件?它僅只諷刺哲學之形而上??這是我一再問自己的問
題。

    不是!是畫面右上角,神秘光影中站立的一個孤獨身影。
孤獨的、背部朝觀畫者的身影。光影透露時間流逝的訊息,而
孤獨就成為永恆的孤獨。

    他才應當是主角。他才應當是哲學的永恆主題。但他為何
置於「偉大的形而上」之外呢?

    其實這幅畫可以有更多的聯想。

    讀文學的可能離文學心靈最遙遠、讀藝術的可能距藝術心
靈最遙遠、談論宗教的心中並沒有信仰,而在流逝時光下孤獨
的身影,距所有的世間最偉大的談論都最遙遠。

--
真理,經常隱藏在平凡事物與平凡的生活當中

--
    ※ Origin: 信望愛(fhl.ee.nctu.edu.tw) ◆ From: a-111.RAS.NCT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心靈小憩 WWW 站[http://life.fhl.net]
--
    ※ Origin: 信望愛(fhl.ee.nctu.edu.tw) ◆ From: tpe155.cef.org.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心靈小憩 WWW 站[http://life.fhl.net]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