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im1.bbs@cef1.cef.org.tw (um..), 看板: ntufs
標  題: Re: 談談吧!!----我怎麼向身邊的好朋友傳福音。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Mon Jun 29 06:02:54 1998)
轉信站: fhlbbs!peter.ee.nctu!cef

※ 引述《cwyang.bbs@fhl.EE.NCTU.edu.tw (jess)》之銘言:

    以前看見嘉文提起這話題就好想來 post 說說我失敗 (應該是吧) 的經驗
,還有疑問,今晚睡不著就來聊聊吧~

    三年級上學期因為修系統分析與設計和資料庫兩門相關的課,和同一個 group
的同學合作在一家公司「玩」,從十月到隔年二月不斷開會討論、訪問公司、做
問卷、不眠不休地寫報告、趕程式……讓我們有了很不錯的感情、讓內向的我在
與人相處上有些成長,也多了一點點對自己的信心。這個學期有台大福音營,所
以我很早、很自然地就想邀請這幾個好同學來參加,可是結果和我預期的差好多……

    我們常用 Email 交換關於 project 的意見,所以大約在三月或四月時,我
也在 Email 裡簡單地提到福音營兩、三次,沒反應。而上學期我們去「玩」的
公司有給我們一點酬勞要分一分,加上我那時 (五月初) 唸書有點無聊,所以我
們就約了去貓空聊天。在這五個人的 group 當中有兩個佛教徒、一個基督徒,
在天馬行空的聊天中有時也會「聽聽佛教觀點,再聽聽基督教觀點」 (不過我懂
的好少,好怕講錯!) 聊著聊著覺得他們多少都有些煩惱 (只是不講出來) 和對
未來感到些許茫然 (有個大四的學姐,我們也要考慮是否考研究所),所以好希
望他們能來認識神 !

    在貓空大家好像不願意談跟宗教有關的話題,不過我心裡還是有些話沒講,
所以回到家後我就寫 Email,很誠心地和他們分享信仰 (方法、語氣如何是另一
個問題 :p),也希望能多少引發他們的好奇與思考……我以為一位好朋友真誠地
和人分享生命的經歷、改變和收穫,「效果」會好得多。

    結果反應和我預期的差好多。

    一個同學很快地回信,說他在教會學校讀了六年書,雖然有時也會想那些神
職人員為何願意如此奉獻,但是……。後來就沒有別的意見了。

    一位學姐反應很激烈,她說原本不想理我,不過覺得我好像希望他們有反應
,所以回信給我 :p 她幾乎是想把我的信一段段地反駁,把信裡比較負面的描述
都視為是我針對她說的(有點像 bbs 上常有的爛筆仗)……在與她交談的過程中
,我謹慎地避免加入比較情緒化的用語,害怕讓別人感覺不好,試著直接、單純
地「就事論事」,也就是直接地指出她的做法、說法的不合理性,還有並沒有足
夠、充份的理由讓他們對「神是否存在」一事採取完全置之不理的態度。
 
  不過我發現對方會有多麼反感完全不是我能預料的,直接地就事論事容易流
於無意義的爭辯(對方又在打爛筆仗,該思考的事情都被忽略),這是很差勁的
作法,唉……。(不過也許我的說法不對或遇到的是奇怪的特例 :P)

  令我感到有點「嗯嗯啊啊」的是,她說:「我不想和你談論宗教信仰,因為
我甚至不覺得你是個成熟的基督徒!」雖然我的確是非常「幼齒」的基督徒,這
句奇怪的話還是引發我不少的思考……(嗯嗯啊啊)。

  還有一個同學說:「我只問一句話,這是在分享還是在傳教?」這也是一句
奇怪的話,因為與人分享生命的經歷並不能抽離宗教信仰這個重要的成份。此時
,我已經覺得很無力,也很明白看見自己做的是件蠢事(應該是吧),所以寄了
一封 Email "stop it from now on"……

  覺得有點小難過,因為我誠懇地「剖開」自己與人分享生命裡的大事,加上
對同學真誠的關懷(方法是另一個問題),竟然被認為等同於「傳教」兩個字。
我的確非常希望能把信仰傳給他們,可是「傳教」這兩個簡單的字在沒有信仰的
人心裡豈不通常代表著「詭異、令人嫌惡、閒著沒事做……」?

    我想我需要認真檢討的一點是平常沒有實際的言語、行動去關懷同學!

  其實我只想和同學站在一起,一起思考、探索,而不是一個人站出來「拉」
其他人,可是這次用 Email 和同學聊一點信仰我卻像是被幾個人從 group 中
「擠出來」。這次的經驗讓我有許多複雜的心情,我想以後我不會再這麼「笨」
了。

  願神給我們智慧吧! :)



--
    ※ Origin: 校園團契(bbs.cef.org.tw) ◆ From: ccsun70.cc.ntu.edu.tw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