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期待天際相會)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9.11〈帶著科學去飛翔〉麻雀有四種武功 時間: Sun Nov 7 23:10:04 1999 〈帶著科學去飛翔〉 麻雀有四種武功 /張文亮 偏差的夢幻 在中國的成語裡有「依人小鳥」這一句,本來是表示有一種小鳥,不怕人,喜 歡在人的住家邊活動,後來這句成語變成描述女孩的溫柔嬌美,彷彿小鳥依人一樣 。到了近代更是扭曲,媒體上的女影星、女歌星,常扮小鳥依人狀,搞得人們以為 看得上眼的女孩,總要有點小鳥依人的味道,而不知聖經裡歌頌的一個有才德的婦 人,是「以能力束腰,使膀臂有力」(箴31:17)。這位婦人好像在必要時,可以 為家庭生計,出去打一場拳擊似的。這有才德的婦人完全不像中國《紅樓夢》小說 裡的美人林黛玉,沒有男人依靠,風一吹就會倒。 考證「依人小鳥」這句成語的出處,是中國一本名叫《說文解字》的古書(作 者是漢朝的許慎),小鳥是指「麻雀」,「依人」是指麻雀不太怕人,但仍然與人 保持相當的距離。全世界的鳥類,與人類保持最近距離的就是麻雀,其次才是鴿子 、燕鷗、綠頭鴨、信天翁等等。人類對麻雀並沒有好感,因為麻雀會吃水稻、玉米 等農作物,長期以來,麻雀就被人認為是「害鳥」。其實麻雀也吃大量的昆蟲,能 吃「害蟲」的鳥是「益鳥」,還是「害鳥」?人類還沒有想清楚以前,已經大量地 殺麻雀,根據調查,光是在亞洲一年被殺的麻雀大約有五百至萬一千萬隻(1)。在 這麼大的捕殺量下,一般鳥類早就滅絕了,麻雀卻不斷地生養眾多,遍滿全地,完 全符合上帝給牠的祝福(創1:22)。看來「依人小鳥」的正確涵義是這種鳥生命力 很堅強,被人殺不完的意思。 麻雀功夫 為什麼麻雀殺不完?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經過科學家長期仔細的觀察,才發 現麻雀有四種特殊的本領。 第一,麻雀不挑食,幾乎什麼都能吃。農作物成熟了,麻雀就吃農作物;農作 物尚未成熟,麻雀就吃各種雜草的種子;種子太素了,麻雀就配點昆蟲當葷菜;昆 蟲太少了,連人丟掉的垃圾也吃。哪家的小孩太挑食,就應該學學麻雀的生存本領 ,什麼都能吃的孩子,生命力才夠強。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都能幫助牠消化 食物。 第二,麻雀的體型太奇妙了。麻雀的嘴呈圓錐狀,而且非常硬,大多數的果子 牠都可以啄來吃;麻雀的腳爪有力,可以抓樹枝、草桿、電線桿,也可以在地面上 跳躍,移動力強;麻雀的尾巴尖、翅膀短、頭也小,適合在樹林、住宅中穿越飛行 ;麻雀體格壯壯的,飛行的爆發力才會強。牠有完美的體型。 第三,麻雀喜歡群居。一群麻雀在一起,總是嘰嘰喳喳地叫不停,不知道麻雀 為什麼有這麼多話可以說。不過這種群居性,有助於麻雀的生存。當有外來攻擊時 ,一隻麻雀知道,所有的麻雀立刻都會知道。當老鷹突然飛至,或貓猛然追逐,一 大群麻雀飛起,常使攻擊者猶疑,不知道要追哪一隻,等到攻擊者不猶豫時,麻雀 已經遠走高飛了。 第四,麻雀的高繁殖率。一般的鳥一次只能生二、三個蛋,麻雀一次可以生六 、七個蛋。那麼小的母麻雀,竟有那麼多蛋可以下,令人佩服。小麻雀孵化二個星 期後,就可以出去飛翔了,而且很少會掉下來。麻雀的巢或在樹上,或在草堆中, 看似簡陋,卻很實用。可見得麻雀夫妻真懂得隨遇而安。 麻雀依人或依神? 很少人喜歡麻雀,但是麻雀仍然「啾、啾」不斷。馬路邊,任憑公車的黑煙直 冒,機車的噪音連響,大哥大的手機亂鳴,麻雀還是繼續唱著牠的歌。這個世界對 麻雀而言是危機四伏,但是牠心情依然輕鬆,因為牠知道,「上帝看顧麻雀」。所 以,人不要搞錯了,麻雀並不「依人小鳥」,牠依靠的是上帝。 參考文獻: (1) Hickin, N. 1985, Birds Pest Animals in Buildings, The Pitman Press (England).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