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期待天際相會)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9.9〈帶著科學去飛翔〉壞土與好土 時間: Wed Nov 3 00:53:30 1999 〈帶著科學去飛翔〉 壞土與好土 /張文亮 上帝彷彿不是神射手 上帝是有一點滑稽,因為一個全能的上帝,卻在馬可福音4:1-9裡,把自己比 喻成為一個笨拙的農夫,喜歡撒種,卻不知把種子撒在正確的地方。怎麼會把種子 撒到路旁,難道看不見田的大小?怎麼會把種子撒到土淺石頭地,難道不知道撒種 之前要整地?怎麼會讓荊棘雜草長到把要種的擠住了,難道不知道撒種後,還需要 除草照顧?如果這個農夫來台大上課,他的農藝一定不及格。有趣是耶穌經常把自 己比喻成不及格的農夫,例如「種了一棵無花果樹,卻三年不結果」、「種了一些 葡萄,卻又出國旅行去了」。在人類的歷史上,上帝也像個西裝筆挺的紳士,拿著 007黑色皮箱,經常到宇宙不同銀河系出差,以致歷史上摩西過紅海這種大場面的 神蹟,或是小孩打倒巨人哥利亞的精彩戰爭,並不多見。上帝常出差,與世界上充 滿著自求多福的無神論,及太多自力救濟式的宗教有沒有關係? 有一天,我帶著望遠鏡到宜蘭的無尾港看水鳥,結果卻令人嘆息,怎麼幾隻在 水面游的鴨子、幾隻在淺泥灘上覓食的肥鳥,看起來都是模模糊糊的,莫非是什麼 「模糊鳥」?其實是望遠鏡的倍數不夠,光學透光品質不佳所致,所以只能遙望那 些野鳥。同理,上帝為什麼常出差?上帝為什麼這麼笨拙?也許是我觀看祂作為的 望遠鏡焦距沒調對,或是觀察倍數有問題。 愛裡有浪費 在這個講求競爭、效率的社會裡,把種子撒到好土壤裡,才是獲得最佳效益的 方法,撒到路旁石頭地等於是「浪費」,在經濟的原則下,實在不容許這種撒種方 式的存在。但是思量周遭的環境,上帝的作為的確經常有「浪費」。例如如果上帝 造太陽的目的,只是為了給地球取暖,那地球所取的熱能,則只有太陽的一小部分 ,99.99%的太陽能是散到地球以外的地方。如果上帝造星球的目的,只是為了給人 定節令,那人只要幾顆星球就夠了,怎知上帝造的星球幾乎無窮多。如果上帝造昆 蟲的目的,只為擔任有機物的初級分解者,那造幾種款式的昆蟲就夠了,哪知至少 造了一百萬種以上的昆蟲。如果上帝造人類的大腦,只為了給人思考,那上帝為何 造了一個人一生也使用不完的CPU。就像那個撒種的農夫一樣,上帝沒有像人那麼 小氣斤斤計較,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上帝的大能有一大部分都用在「浪費 」。也許「浪費」是「恩典」的要件。我開始覺得望眼鏡有一點對焦了。 上帝的作為有一點奇怪,祂出差去幹什麼?聖經告訴我們,祂去安慰一隻在曠 野中啼哭的小烏鴉,祂去給野地的一朵小花穿新裝,祂去點數人的頭髮掉多少,祂 去看坐在餐桌下討飯的拉撒路被一隻癩皮狗舔了幾下,這個上帝真是莫名奇妙嘛! 專做一些「浪費」的小事。耶穌也真是的,多少人需要祂,祂卻去井邊跟一個婚姻 記錄不好的女人談話;多少人要跟隨祂,祂出差到一個墳場去找一個被鬼附的人。 多麼奇怪的上帝。 再回來看這個撒種的比喻,耶穌是知道人心的光景。有人的心田,像是「馬路 」一樣地硬,對上帝的話完全「麻木不仁」,上帝雖然知道,還是給他們一粒種子 ;有人的心田像是一個「被各種道具佔滿的舞台」,各種的思慮、憂愁……,上帝 知道,也在那裡放上一把祂的椅子;有人的心田曾經一度對上帝滿了信心,而後失 望了,對於這種「變奏的祝福」,上帝知道,又再輕續一段奏鳴曲。耶穌知道「人 心有石頭,所以不回頭」,祂先撒下種子,讓人知道問題在人的心中,等人回轉過 來,祂就醫治他們。這些被醫治的心田,就成為「好土」。 南丁格爾的經驗 這使我想到南丁格爾在快走完一生的路程,她對「南丁格爾護士學校」的學生 寫到:「三十多年來,我回顧這麼多畢業生,為什麼在一樣的教育訓練下,有的護 士做得那麼好?有的卻是那麼差?為什麼有人的生命是那麼地滿被祝福?有人卻是 一無是處?我發現這種差別的關鍵是在一個人是否認識自己生命裡的黑暗面。在生 命的黑暗面裡,人有自私、欺騙、偏執、鬆散、虛浮、空幻、易怒、縱慾、頹廢、 不思長進、自我放棄、自傲而不與他人配合,人必須先認清自己,才能管理自己, 管理自己才能管理別人。當我們碰到管理人有問題時,其實是看到人生命的問題。」 在這個世界上,衡量人成就的方法,是看他完成了什麼偉大的工作,但是上帝 衡量人的角度,是看人有多少埋在心中的石頭被祂挪去。人所看的是你完成了什麼 ,上帝所看的是被祂挪去了什麼。這麼大的差異,難怪在世界轟轟烈烈的舞台上, 不太常見上帝做了什麼。在科學、人文、法政、諸宗教注意的焦點上,不太容易看 到上帝表現了什麼。上帝似乎是隱藏的,好像出差去了!或是躺在銀河系的某一個 星球上,關掉一切的通訊信號,睡覺去了。 上帝是石頭醫生 祂寧願像一個老農夫,坐在郊外的田埂旁,靜悄悄地把一顆種子埋進去,等待 種子成長,等待祂前面的那一小塊田地,與祂對談,問祂:「為什麼種子長不出來 呢?」「為什麼長出來,一下子就枯死了?」「為什麼長大了,卻不結果?」祂的 每一個回應都是一個醫治,因為這些田地本來都是祂的,不是石頭的,不是雜草的 。「但是種子最後沒有結果,不都是浪費嗎?」小田地問道。我好像聽到上帝溫柔 的回應:「在我的手中,還會有浪費嗎?」 當我十年來站在教育的崗位上,看到多少大學生進進出出,我逐漸能夠體會南 丁格爾所說的:「當我們碰到管理人有問題時,其實看到人生命的問題。」不僅是 別人的生命有問題,自己的生命也有問題。我常常覺得「大學生的程度,普遍上是 一年不如一年」,而且「愈來愈不好教」,我會沮喪、灰心。想在課堂上混日子, 是免得自己受傷的好方法,但是這種態度反應出自己的心態有問題,有一顆石頭卡 在那個樂意分享教學的心願上。而耶穌是那個醫治人生命深處的主,也許今天,祂 仍呼召我再一次回頭,回到祂的面前,接受祂的醫治。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