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cklin (期待天際相會)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9.5〈管理專欄〉守成──談儲蓄
時間: Fri May 21 03:10:40 1999

〈管理專欄〉

守成──談儲蓄                         /林以舜

  基督徒是上帝的管家,因此妥善管理手中的一切原是基督徒當盡的本分。當然
,維繫我們生活所需的必需品──金錢,也是我們應當管理的對象之一。

  一般來說,一個良好的金錢管理態度,就是「開源節流」。儘量打開收入的源
頭,並節省不必要的開支。但在這一期的管理專欄中,我們要從「守成」的角度,
來討論管理金錢的另外一個層面,也就是如何管理開源節流之後所獲得的多餘現金。

  我們在手頭有餘錢時,最常使用的保存方式就是存款。但是存款有那些種類?
應該如何運用不同種類的存款?這就是本文所有探討的重點。

一、活期存款

  一般我們在郵局、銀行或合作社設立的帳戶,都屬於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優
點是可以自由提領運用,我們不必將大筆現金留在手上,降低現金遺失的危險;而
且存入帳戶之中,還有利息可以領。但是活期存款最大的缺點,就是利息偏低。

  目前最受歡迎的活期存款地點應該是郵局,主因是服務點眾多,非常方便。但
是除了存款時必須前往帳戶所屬銀行或郵局存款之外,現在所有的提款機都可以跨
行提款,仍然相當便利;但是要支付七元的跨行提款費用。

二、定期存款

  如果我們存入一筆錢,和銀行訂定一段存款時間,在未到期之前不得提領,這
一類的存款即稱為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大致上又可分為整存整付(在存款時即將整
筆金額存入,到期時全數提出)及零存整付(定期存入一定量金額,到期時全數提
出)兩種。定期存款的好處是利息較高,而缺點則是流動性低。如果在未到期前即
將定存領出,利息會受到影響。

  在決定定期存款之時,必須選擇機動利率或固定利率。建議大家選擇的方式是
:注意一下近幾個月來的利率走勢,如果持續降低,那麼未來利率繼續降低的可能
性較大,因此應該選擇固定利率,才不會因為利率降低而導致利息減少。

  根據專家的建議,定期存款的額度應該保持在全家總收入的三至六倍。也就是
說,如果您是單身,月入五萬元,那麼定存額應該在十五萬至三十萬之間;如果全
家總收入為十萬元,那麼定存額就應有三十至六十萬元。這樣可以在出現緊急狀況
時,供應全家短時間內的需要。

三、共同基金

  共同基金是近來極熱門的投資管道,但是以定時定額的共同基金而言,亦不失
為一種良好的儲蓄工具。所謂的共同基金,是指投資公司集結多數投資人的資金,
進行統合之投資運用的基金。而「定時定額」則是指定期購買一定額度的基金,效
果上與零存整付的定期存款很類似。共同基金的最大好處是,就長期而言,它的利
息比定期存款還高,而且變現容易,只要到銀行將之出售即可(出售的日期則視各
基金及各銀行的規定而異)。缺點則是短期內不易看到利息收入,感覺上彷彿錢是
被凍住一樣。

  就儲蓄的角度而言,共同基金屬於長期的儲蓄工具,因此適合用來儲備退休基
金或子女教育基金之類的費用。換句話說,不要動不動就把共同基金變現,或是轉
換購買的基金種類,因為一旦變動,長期累積的效果就得再重新開始。

  在購買共同基金時,有一件事一定要提醒弟兄姊妹:長期投資是管理金錢的方
式之一,但是切記:不要被投資工具所捆綁。如果您發現自己不停地去注意自己購
買的基金獲利率,甚至患得患失,情緒隨著獲利率起伏而變動,那就不正常了(此
原則亦適用於股票)。我們要善加管理上帝交託我們管理的金錢,但是不要反被這
些管理方法所制。

四、保險

  保險算是另類的儲蓄工具,因為大致上來說,保險的所得都得等到發生事故時
才能獲得理賠,也要到這種時候才看得出保險的效果。但是若從家庭的角度來看,
就會發現保險是一項合理而且必要的儲蓄方式。如果您是家中經濟的主要負擔人,
那麼為您自己購買壽險,萬一發生不幸事故,可以為家人提供起碼的生活保障。如
果沒有發生意外,那麼在離開世界時,一樣可以為子女留下一些金錢;而且這筆錢
是不必繳稅的。

  就一般繳費二十年、保額一百萬元的壽險而言,保費並不高,但是卻可以為家
人提供保障。再者,在報稅時,保險費可以自所得中扣除(有一定額度),亦具有
理財的功能。

  另外有一種儲蓄功能較明顯的保險方式,就是定期還本的保險。這一類的保險
會在一定的時間內將一部份保費退還給保險人,比較感受得到儲蓄的功能,而且多
半是活得越久,領得越多;當然,保費也相對地較為提高。

  我個人覺得,在上帝交託我們管理的事物當中,金錢是最難管理的東西之一。
單是不被金錢捆綁,是比較消極的作法;如何運用上帝交託我們的金錢,使它發揮
最大的功用,則是較積極的態度。但是無論我們採取何種方式管理金錢,最重要的
一件事是:我們是上帝的管家,我們應善盡管家之職;但是若上帝要使用我們所管
理的事物,我們就應該尊重上帝的主權,將金錢用在祂要使用的地方,而不是緊緊
抓住不肯放。但願弟兄姊妹都能成為金錢的好管家。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