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期待天際相會)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9.5〈五月的微聲〉一雙推動蒲草籃的手 時間: Fri May 21 03:08:22 1999 〈五月的微聲〉 一雙推動蒲草籃的手 /雷吳佳瑩師母 有句話說:「推動搖籃的手,是雙推動全世界的手。」當所有的人都放棄愛迪 生,覺得他是一個無可藥救的大笨蛋,母親收容了他。當奧古斯丁誤入歧途,沉浸 在荒淫無度的宴樂中,只有母親不間斷地為他禱告。再沒有人能像母親,可以在孩 子的絕境中,為他重新開啟一扇窗;在極度的絕望中,重新點燃希望。或許,你從 來都不知道約基別;或許,她的名字只在你的腦海裡驚鴻一瞥;甚至,你覺得這個 人連記憶的價值都沒有。但是,你不會不認識摩西,不清楚他的事情,不知道以色 列人出埃及的奇蹟。我們如果羨慕摩西的品格、領袖的風範、堅定的信仰、愛國的 情操,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約基別對他的影響。 這位小嬰兒,是出生在一個不歡迎他的世界裡,法老王為了遏止以色列民族快 速增長,頒佈了一道殘暴的命令──所有剛出生的希伯來男嬰,都必須丟到河裡淹 死。約基別這時抱著愛兒,心中沒有半點欣喜之情,有的只是恐懼、焦慮、依依不 捨。經過幾番掙扎,輾轉難眠,終於下定了決心。摩西生下來,他父母見他是個俊 美的孩子,就因著信把他藏了三個月,並不怕王命。承擔被發現的後果,面對一雙 雙狐疑的眼光,小心翼翼地不敢讓嬰兒的聲音外傳。但是,終究藏不住了!在聖靈 的引導中,約基別編織了一只蒲草籃,放在木箱中,外面塗上石漆和油,把嬰孩輕 輕放好,悄悄提到河邊的蘆荻叢中。她知道法老的女兒,常到這一帶來沐浴,也許 會注意到這個箱子。米利暗受母親之託,遠遠站著望「要知道他究竟怎麼樣」。果 然,公主發現了,正躊躇不知道怎麼辦,米利暗突然現身,建議公主找一個奶媽乳 養這孩子。我們不知道,摩西在進宮之前,在家裡住了多久?但是,這段時間必須 長到足夠讓孩童明白同胞的苦難,學習自古流傳的神聖傳統,領受獨一真神的愛, 作為一生的幫助和能力之源。 我們從摩西早期的成長過程中,可以窺見一位母親的苦心、用心、忠心和信心。 (一)苦心:按照真實的景況,許多孩子來的真不是時候。經濟如此擷据、工 作這麼忙碌、社會亂象迭起、孩子一個接一個,毫無喘息的餘地。其實,比起摩西 的生不逢時,也好不到哪裡去。約基別因著孩子是上帝賞賜的產業,儘管外在環境 多麼險惡,依然咬緊牙關,讓孩子有最安全的環境,最快樂的生長,真是一個好榜 樣。 (二)用心:母親的身分是與生俱來的,工作卻有許多挑戰和學習。有一份研 究指出,一位稱職的母親同時擁有三十多個身分,廚師、裁縫師、設計師、會計師 、教師、醫師、司機、洗衣婦、洗碗工、歌唱家、說故事專家……等等。就如同約 基別,像魔術師一樣把摩西藏起來,又像女紅編織上好的蒲草籃,也像策士計劃了 孩子的出路。 (三)忠心:約基別知道摩西不會留在自己身邊太久,終有一天必須獨自面對 繁文縟節、異教文化、爾虞我詐的場面。更知道引導孩子走上正途,歸耶和華為聖 ,是她責無旁貸的責任。於是她把握時機,將孩子該知道的事,全備地教導他。奠 定日後穩定的根基。 (四)信心:約基別最值得我們效法的,莫過於對神的信心。真正的交託,是 事情渾沌未明時的順服;真正的倚靠,是危難險阻橫在眼前時的無懼;真正的相信 ,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行動。一個母親在一生中不知道要經過多少驚濤駭浪,唯 有倚靠神,相信祂,才能安然度過。 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一家收容孤兒的醫院發生一件奇怪的事,每層樓的衛生 品質、食物供應都是一樣,但是,除了三樓,其它樓層的死亡率居高不下。護理人 員百思不得其解,決定一探究竟。深夜來臨,打掃三樓的老婦人,總是做做停停, 只要有嬰兒哭,她便丟下手邊的工作立刻把他抱起來,又搖又哄直到小嬰兒安然入 睡。母親的愛是孩子生命的原動力,因著愛,「把孩子當回事」,在他身上下苦心 、肯用心、願忠心、有信心,必能完成上帝所託付的神聖使命。 俗話說:「三歲定終生」,明白地告訴我們,幼兒期是人格養成的重要階段。 聖經上也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信仰的紮根 越早越好。摩西差不多在六、七歲或更早就進入埃及的宮中,學習各樣的知識,錦 衣玉食,叱吒風雲,好不風光。但他從來不敢忘記他的出身、他的同胞、他的上帝 。現代父母老喜歡送孩子去學音樂、學舞蹈、學心算、學各樣的技藝,單單忽略在 信仰的道路上,為他們豎立一個好榜樣,教他們讀經、禱告,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 。等到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己的想法,父母的影響也就與日俱減了。一個好母親 ,不在乎有多麼響亮的頭銜,多麼輝煌的事業,只在乎將神的產業管理好,即或默 默無名,在神的眼中卻是大功一件,如同這篇文章的主角──約基別一樣。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ccsun40.cc.ntu.edu.tw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