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8.9〈編者的話〉兩個數字的麻煩事
時間: Fri Oct  2 02:19:50 1998

《編者的話》

兩個數字的麻煩事                        /林以舜

  電腦幾乎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規模大者如政府的各項國
家資料,小者如學生的作業,處處可見電腦處理的痕跡。如果現在突然間電腦停擺
,那麼全球將有無數的公司行號,甚至政府機關,都會面臨停擺的命運。

  事實上,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出問題的機率是越來越小了。不僅如此,科學
家還努力開發能夠自動偵錯的系統,目前已經做到在發現錯誤時可以主動告知管理
員前來處理的程度,但是科學家希望開發出能自行解決問題的系統,這樣才能完全
自動化,使人力的運用減到最少。而科學家最終的目的,則是期盼發展出具有思考
能力的電腦,讓電腦能夠真正獨立運作,不至於在出現狀況外的問題時就束手無策。

  然而,正當科技以等比級數的速度成長,彷彿在未來勾勒出一片光明遠景的時
候,隨著公元兩千年的到來,資訊界卻爆發了一個相當大的危機;而造成這個危機
的根由,卻只是小小的兩個數字。

  原來電腦是二十世紀的產物,當初設計的人只想到19XX年,為了節省資料儲存
量,因此年份都以後兩位數字來表示(也就是說,1998年記錄為98,1997年記錄為
97)。但是到了兩千年時,問題就來了,2000年的後兩位數字是00,那麼電腦怎麼
知道它到底是1900年還是2000年?後續的年份也是一樣,電腦根本無從判斷它是
19XX年還是20XX年;而更嚴重的是,電腦多半會認為它是19XX年。如此一來,所有
與日期相關的資料會完全出錯,不但影響計算結果(舉例來說,若在2000年時計算
1988年出生者的年紀,就會得到負數的年紀),嚴重的甚至可能因為超出電腦的邏
輯思路而導致程式失誤,電腦停擺。如果置之不理,全球可能會因為這個日期問題
而損失數百億美金。

  若要避免這個問題,就必須將年份的表示方法改成四位數,才不至於造成電腦
誤判。因此許多政府及民間機構開始修改程式,務期將這個問題在兩千年前解決;
所耗費的人力及物力亦相當龐大。但是分析師估計,在兩千年前最多只能修正百分
之九十的程式,還不包括那些將問題置之不理的機關行號。

  讀者看到這裡,是否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電腦是人一手造出來的,但是在發
生這種始料未及的問題時,人類無法完全解決,無法保證它運作無誤。人類雖然很
聰明,但是能力仍然很有限,在這個事件中顯露無遺。

  人類的有限,正反應出人類在面對無限時的渺小。我們習慣坐井觀天,以自己
的知識來解讀我們一知半解的事。今日電腦的問題,其實正肇因於此。當初設計者
若有遠見,就不會造成今天花費大筆金錢及人力而仍無法完全解決問題的結果。然
而當我們面對永恆的問題時,許多人也犯了同樣的毛病:只看到眼前的生活,卻不
細思將來的可能,因此拒絕了眼前的機會。原因無它,只因為未來遙遠而不可知。

  親愛的朋友,人生不是只有有限的現在,也不僅止於有限的這一生。如果真有
永恆的生命,你的生命將呈現何種光景?如果我們沒有把握將來會如何,那麼何不
試試,將生命交託給永恆的上帝?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