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8.4〈復活節專輯〉黎明前的黑暗 時間: Tue Apr 7 15:47:31 1998 《復活節專輯》 <看耶穌> 黎明前的黑暗 /林以舜 被賣 夜色已經悄悄地籠罩客西馬尼園。 「父啊,若是可行,求你讓我可以不必經歷這些事。但是不要照我的意思,只 要照你的意思。」 在黑暗的園子深處,傳來大聲祈禱的聲音。那聲音極其痛苦,情詞懇切,聽起 來就像帶著血淚一般。那是耶穌,來到世上三十三年,走遍猶太人的大城小鎮、醫 治過無數病人、傳講無數次神國真理的耶穌。他知道今晚是決定性的一刻。他的心 裡極其痛苦,禱告的時候,汗珠如大血點般落在地上。 禱告的聲音停了。耶穌站起來,走到不遠處的一棵樹下。樹下的三個人──彼 得、雅各和約翰──好夢正酣。他們是耶穌的得意門生。 「怎麼了﹖你們不能和我一起儆醒嗎﹖就連短短的一段時間也做不到嗎﹖」耶 穌平靜地說。 彼得努力地睜開眼睛。「老師,我們……」彼得抓抓頭,不太好意思。想說些 什麼為自己辯解,但是平時能言善道的他,嘴巴卻像塞住了似的,一句話也說不出 口。他記得耶穌帶他們到客西馬尼園來的時候,心裡非常憂傷、驚恐,因此要他們 與他一同儆醒,陪他禱告。但是他們三個人的眼睛就像沾了蜜糖似的,上下眼皮一 接觸,就難以分開。 「我們走吧。賣我的人快要來了。」 「什麼意思﹖」三個學生面面相覷,不知老師的話是什麼意思。 就在這個時候,遠遠傳來人聲。原本安靜而黑暗的客西馬尼園突然間被火把的 光亮照得通明,人聲鼎沸。一群人帶著火把,手持刀劍,湧到樹下的四個人面前。 帶頭的那個人走到耶穌面前。 「是猶大!」約翰低聲地叫了出來。 「這個傢伙!他想幹什麼﹖」彼得忿忿不平地說。 猶大走到耶穌面前,對耶穌說:「老師,你好。」說完就按照猶太人的禮儀, 跟耶穌親嘴問安。 耶穌看著他,還有後面拿著火把、刀劍的群眾。耶穌說:「你們拿著刀棒出來 抓我,是把我當作強盜嗎﹖」 最前面拿著火把的男人走上前來,說:「少囉嗦,跟我們到公會去,有什麼話 到了那裡再說!」他做了個手勢,後面幾個人一擁而上,拉拉扯扯地將耶穌帶走了 。彼得彷彿想說些什麼,但是終究閉上了嘴,只是遠遠地跟著。而其他的門徒早就 不見蹤影了。 隨著人群的散去,客西馬尼園又恢復了原本的寧靜。一場震動天地的大事,於 此時正式展開序幕。 受審 「你一句話都不講,是不是默認了﹖」祭司長指著耶穌。 從客西馬尼園的逮捕行動開始,耶穌一直沒有為自己辯解過。祭司長和文士想 盡辦法控告耶穌,找人作偽證陷害耶穌,但是彼此之間做的證詞又相互矛盾,難以 達到一致的結論。耶穌面對這些人的指控和惡劣的神態,卻出奇地沈默。而這群控 告者面對沈默的耶穌,卻無計可施。 這時候一名祭司長走到大祭司的旁邊,跟大祭司耳語。大祭司聽完,抬起頭來 看著耶穌。那眼神就像釘準了獵物的隼鷹,目光炯炯,必致之於死地而後快。 「你說,你是不是基督﹖是不是上帝的兒子﹖」大祭司陰沈地問道。 耶穌不再沈默。他抬起頭來,直視大祭司的眼睛。「我是。」 耶穌的話一說完,群眾大嘩。基督是猶太人日夜期盼的救世主,怎麼可能是這 樣一個出身卑微的木匠﹖在非常敬重上帝的猶太人眼中,這分明就是褻瀆神的說法 。這個人若不是過於自大,就一定是瘋了。 「你以為你是什麼東西﹖居然敢說你是基督﹖」大祭司拍著桌子怒罵。 旁觀的民眾群情激憤,喧嚷不休。他們議論著耶穌,說他如何妄自尊大,自以 為和上帝同等。他們完全忘記從前在無處覓食的野地裡,耶穌用五個餅兩條魚餵飽 五千人的事;當然更沒有人想到當他們看見瞎子、跛子,還有痲瘋病人蒙耶穌醫治 時,從每個人心裡發出來的驚奇與讚嘆。 在紛擾的院子裡,耶穌站在中間,昂然而立。雖然眾人都與他作對,但他深知 自己的使命。只有經歷這一切,才能完成上帝自創世以來即命定的計劃。 夜越來越深。 不公 「將這個無辜的人判處死刑,並非我的本意。如果將來你們的上帝要責罰,你 們就自己承擔吧!」彼拉多將手從水盆裡舉起,一面說話,一面甩乾水。 昨晚喧騰一夜之後,猶太人的高層人士下定決心要處死耶穌。但是當時猶太人 已經歸羅馬人統治,猶太人不能私自行刑,因此勢必要借羅馬政府之手,將耶穌這 個眼中釘除掉。於是在天亮之後,眾人就把耶穌押到巡撫彼拉多的面前,要求彼拉 多判處耶穌死刑。 彼拉多雖然醉心權勢,但是並不糊塗。他對於猶太大祭司的企圖心知肚明:耶 穌對猶太平民的教導很明顯威脅到既得利益階級,因此他們想要除掉耶穌。問題是 ,處死人需要罪名,但是彼拉多審了半天,卻找不出任何足可構成死罪的罪名,可 以用來將耶穌判處死刑。 其實彼拉多是很想釋放耶穌的。除了找不出耶穌犯罪的證據之外,也是因為猶 太人告訴他:耶穌自稱是神的兒子。彼拉多是個聰明人,他對耶穌的事蹟早有耳聞 ,從他聽到的事蹟來判斷,就算耶穌不是神的兒子,至少也是一位先知。雖然他不 信猶太人的神,但是別去招惹某個神的兒子(或先知),在他看來才是明智之舉。 再者,在他的心裡仍然保有些許人的良知:耶穌罪不至死。 但是他的良知還沒有大到能夠勝過群眾聲音的地步。因此,在猶太人的要求下 ,他將耶穌判處死刑,而且用的是最殘酷的刑罰:釘十字架(註一)。他惟一能做 的,就是在眾人面前洗手,表明自己與此事無關的態度。 因此,耶穌踏上走向各各他(註二)的路。穿過耶路撒冷,穿過狹窄的街道, 穿過他所愛的人群。他來到世界上,就是為了這一刻。 犧牲 任憑誰也想像不到,就在幾天前,當耶穌騎著驢駒進耶路撒冷城的時候,群眾 夾道歡呼,那時就連站在耶穌旁邊的門徒都感到意氣風發。這是基督,這就是彌賽 亞! 但是今天,當日夾道歡呼、高喊和散那(註三)的群眾,口裡喊著的卻是釘他 十字架。而當日意氣風發的門徒,早已抱頭鼠竄,各自逃命去了。 當日拿著衣服鋪在地上讓耶穌的驢駒走過、手裡揮舞棕枝表示歡迎的人們,今 天卻用輕視的眼光看著耶穌。彷彿全耶路撒冷城的人都擠到這條狹窄的路上,想要 看看這個名聲遠播的耶穌在面對十字架的酷刑時,會不會顯什麼神蹟。但是除了在 後面哭泣的幾位婦女,以及幾個遠遠跟著的門徒之外,所有人看耶穌的樣子就像看 著一頭待宰的羔羊,冷漠而無情。 經過一夜不眠不休的折騰後,耶穌似乎已經精疲力盡;加上頭上戴的荊蕀冠冕 和身上的鞭傷,使耶穌的體力消耗更劇。按照羅馬律例,釘十字架的囚犯要自己將 十字架背到行刑處。但是耶穌實在太衰弱,背不動十字架,因此羅馬兵在路上抓了 一個叫做西門的人幫耶穌背十字架。 彼得遠遠地跟在後面,看著他所愛的老師一步一步走向行刑的地點。擁擠的人 群像無邊的海洋,一副要將耶穌的身影吞吃的樣子。群眾的議論聲像一波又一波的 海浪,不斷地衝擊著彼得的思想。狹窄的街道像永無止盡的隧道,永遠走不到盡頭 。如果真的走不到盡頭,那就好了──偏偏這條隧道的盡頭,就是耶穌行刑的地方 ──各各他。 這是怎麼一回事﹖彼得並不懷疑耶穌的身分。他深知耶穌就是上帝的兒子,但 是他不明白,耶穌為何要忍受這些無知的群眾施加在他身上的羞辱﹖他記得耶穌說 過,若他願意,他可以求天父派遣十二營天軍來保護他。但是耶穌甘心忍受這些痛 苦。他不懂。 再長的隧道也有走完的一天。各各他到了。 西門放下十字架,被羅馬兵丁推開。兵丁將十字架放好,一把將耶穌推倒。兩 名兵丁粗魯地將耶穌的雙手拉開,放到十字架的橫木上。彼得看著兵丁拿出長釘, 對準耶穌的手腕──他轉過頭去,不忍再看。 當兵丁將釘槌用力揮下,釘子穿過耶穌的手腕、釘到木頭上,發出「鐸」的一 聲。彼得的心跟著「鐸、鐸」的釘木頭聲,一下一下地抽緊,淚水也簌簌地流下。 他不知道耶穌有沒有發出聲音,因為他的腦海裡不斷地叫著:「老師!老師!」 兵丁們用繩子將十字架拉起來。木製的十字架發出難聽的咿呀聲,搖搖晃晃地 豎了起來。陽光耀眼。 彼得鼓起勇氣,偷偷地抬眼望耶穌。掛在十字架上,與兩名罪犯一同處死的, 就是他跟隨了三年的老師。他忍不住想起當初耶穌告訴他:「來跟從我」的時候, 自己毅然放下從事多年的漁夫工作,跟隨耶穌時的豪情壯志。他也想起附在人身上 的鬼在耶穌面前跪地求饒的情形。他更記得那許許多多被耶穌治好的病人,在發現 自己病得醫治之時,臉上流露出來的欣喜表情。 但是現在,從前醫治好無數以色列人的耶穌,卻被自己的同胞利用羅馬政府的 權勢以最殘忍的方法處死。那雙安慰過無數遭受厭棄之人的手,現在被粗大的釘子 貫穿。風塵僕僕、面對過無數饑渴、需要安慰之人的面孔,滿是血水和污泥。 旁邊的人議論紛紛:「他不是自稱是上帝的兒子嗎﹖怎麼會這麼簡單就被處死 了﹖他應該可以救自己啊!」 有一個人索性走到十字架前,對著十字架上的耶穌大喊:「你如果是上帝的兒 子,就從十字架上下來啊!證明給我們看啊!」 旁邊的祭司長也幫腔:「你現在從十字架上下來,我就相信你。你不是上帝的 兒子嗎﹖上帝如果疼愛你,現在可以馬上救你。」 彼得聽到這些話,真想衝過去告訴他們,耶穌真的是上帝的兒子,因為只有上 帝的兒子,才可能做出那樣多凡人做不到的事。但是彼得沒有這樣做──因為他也 不明白,為什麼從前大有能力的耶穌,今天卻軟弱無力地被釘在十字架上,讓自己 的生命一點一滴地消逝。他相信耶穌有能力救自己,但卻不明白耶穌為什麼情願受 這樣的苦。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害怕。害怕就像一張無形的巨網,撲天 蓋地地把他網住了。他完全無力掙脫懼怕的網羅,只能撲倒在地,無聲地為他的老 師哭泣。 被荊棘刺傷的頭部已不再流血,只留下滿臉的血污;但是手腕的血卻流個不停 。鮮紅的血一滴滴地落在地上,迅速被土地吸收。但是漸漸地,滴下來的血漸漸增 加,土地已經飽和,再也無法吸收,便在地上形成了一個小小的血池。未乾涸的血 在陽光下閃閃發光,彷彿向宇宙萬物控訴流這無辜者之血的罪行。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正午曝曬的豔陽漸向西行,十字架的陰影漸漸拉長。斜 照的陽光熱度並未稍減,反倒與地面散發的熱氣一同肆虐,整個加略山的空氣熱得 令人窒息。 彼得瞇著眼睛看著十字架上的耶穌。上帝啊,耶穌的苦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停止 呢﹖上帝的兒子,不應該是這樣斷送性命啊!在他的心裡,其實仍然暗暗地期望, 能夠突然看見耶穌大顯能力,脫離十字架的綑鎖,站在那些不相信祂神子身分的人 面前,向他們証明祂的能力,這樣那些驕傲自大、有眼無珠的人,就會知道他們犯 了多大的錯誤。 突然間,一直保持沈默的耶穌發出呼喊:「我的上帝,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 我﹖」 彼得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怔怔地看著耶穌。烈日下,釘在十字架上的耶穌顯得 格外孤獨。一直滿有神能的耶穌,在這最需要力量的時候,上帝卻離開了他!彼得 彷彿看見黑暗的權勢抓住耶穌,企圖將他拉到地獄的最深處。 彼得不明白的是,這時候耶穌的身上背負了人類歷世歷代以來的罪惡;當耶穌 孤獨地死在十字架上的時候,他的死代替了人類所有的罪,在人類與上帝之間搭起 一座橋樑,使原本因罪而神隔絕的人類,能夠再度恢復與神和好的關係。 這是耶穌來到世上的目的!他來,就是為了犧牲自己,做眾人的贖價。 彼得看著耶穌。他看到耶穌的嘴唇動了一動,終於說:「成了。」頭一低,就 斷氣了。 彼得心一緊,悲傷如滔天巨浪,向他整個人撲來。他突然想到曾經在加利利海 的狂風巨浪中,當他失去信心,幾乎就要被大浪吞沒之時,耶穌伸手拉了他一把, 使他不致沈沒水中;但是現在,在悲傷的狂濤中,再也沒有人能伸手拉他了。 就在這時候,大地搖晃起來,是地震!很少遇到地震的猶太人十分驚慌,像無 頭蒼蠅般跑來跑去,以為末日將近;想找個掩蔽的地方,卻似乎全無安全之所。幾 乎就在同時,天色突然變暗,原本彷彿要將大地烤焦的烈日好像突然失去了熱氣與 光輝,整個加略山和耶路撒冷城被一片黑暗所籠罩,就像死亡的陰影。 突然間,聖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成兩半。從這個時候開始,神與人之間的幔子 被除去,只要信靠耶穌的名,人類就可以坦然無懼地來到上帝面前。原本隔絕神與 人的罪惡鴻溝,已經藉著耶穌的死,獲得跨越的途徑。 但是,耶穌終究是死了。死亡似乎已經得勝。天依舊昏暗,婦女們的哭聲縈繞 在空中。在黑暗的光線下,只隱約看到山巔上十字架的陰影。 躲在遠處的門徒流著淚離去了。耶穌死了,他們不知道前途如何。但是他們也 不知道,上帝偉大的計劃已經全面展開。就在兩個月之後,這群傷心欲絕的門徒以 耶路撒冷為起點,掀起一場翻天覆地、改變世界的大行動。 註解 註一:「釘十字架」是用以處死耶穌基督的酷刑。自古以來,釘十字架就是公認的 酷刑。在西方,已判刑的犯人先被鞭笞(往往就在刑場附近),之後頸懸罪 狀牌,背負橫木,被押赴已立好木樁的刑場;犯人頸上的罪狀牌被除下,釘 在木樁頂部,犯人雙腕縛在桁木上,或用巨釘穿透,釘在桁木上(按:因掌 骨承不住體重故而釘腕);然後,將懸犯人的桁木舉起,釘在木樁上。若執 刑者欲使犯人痛苦地慢慢死去,則在木樁下部加釘方木,承著犯人的臀部或 雙足。如此慘狀可持續數日,犯人終以失血過多,冠狀動脈枯竭而亡。有時 將犯人脛骨打斷,使其足不能蹬,被縛或被釘的手腕受力更甚,以速其死, 其痛楚尤甚。犯人嚥氣後,有時准許親屬即時收屍,但一般則要待屍臭體爛 方許解下埋葬。 註二:各各他是耶穌和兩個強盜釘十字架的地方,在耶路撒冷附近。 註三:「和散那」是希伯來語,出自詩篇118:25,意思是「求你拯救」。耶穌來到 耶路撒冷時,群眾呼叫「和散那」歡迎,並且舞動棕櫚樹樹枝;這個行動的 意思,是群眾以迎接彌賽亞的禮儀,來歡迎耶穌。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