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8.1〈專業事奉〉上帝手中的精品──專訪作家黃友玲師母 時間: Mon Jan 12 13:08:13 1998 《專業事奉》 上帝手中的精品──專訪作家黃友玲師母 /林清雲採訪 友玲師母,到1997年底已著有《天下第一酷爸》、《我愛嬌妻》、《疼自己愛 別人》、《生命使用說明書》等16本散文著作; 另外還有《熾愛》、《把愛找回 來》等6本翻譯書籍。身為一位文字專業的事奉作家,師母說:「神的恩典是夠我 用的。」 從小就有寫日記習慣的師母認為,寫作對她好像是自自然然的,並沒有刻意去 挖掘它。一直到大學階段,師母才有確定的方向及異象,「在這之前,我的文學生 命雖是火熱的,卻是死寂的、無方向的、絕望的;但信了主,卻成為活的,方向清 晰、異象顯明的。」 談到文字事奉的異象,師母引用詩篇的話:「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 你的救恩。」這是不斷督促師母繼續向前行的重要使命。談到文字事奉的影響,師 母說若要有效率地傳福音,文字是一項不可忽略的利器。因為文字可以停留、文字 能夠傳遞,它是無孔不入的,它也是無遠弗屆的;透過文字,我們能把神的福音傳 到更多我們無法接觸的角落。 至於整個文字事奉的道路,師母從大一開始,便為自己前面的道路尋求神,在 這過程當中,神不斷藉著經文打動她的心,又因著師母大學時參加「中國大陸論文 寫作比賽」得獎,使她知道神不單幫助她,並且喜歡她這麼做。更重要的是,上帝 不斷地將那寫作的動力放在她心裡,彷彿不透過「寫」就不能滿足事奉主的心似的 。師母說:「那種感覺就像火燒一般,在我的心裡督促我不斷地寫,不斷地寫。」 大學畢業後,師母在神的帶領下進入宇宙光擔任雜誌編輯,「那幾年我參與的 是群體實戰,操練我不寫草稿,隨時可以寫出正式的文章。」後來師母到再興小學 教作文,那一年接觸青少年的經驗,幫助師母在日後的寫作上能更加了解青少年的 胃口,並且以深入淺出的寫作方式來表達。 在生活的次序上,「牧會第一,文字事奉第二」,這是她與宇正牧師的默契。 友玲師母一直是以探訪人、關懷人為第一優先,即使這使她的寫作變得零碎而有限 ,但師母相信時間掌握在神的手中。「上帝總是賜下更豐富的題材,並幫助我事半 功倍。」 在文字事奉的過程中,師母一次又一次地經歷到神的恩典,使她在這條道路上 一點也不孤單。友玲師母一直希望可以為這時代的基督徒寫書,於是她切切地跟神 禱告,求神開路;就在第二天,有一家出版社主動找師母聯絡,希望師母可以從藝 文的角度,把基督徒的生命、福音的信息寫給慕道友明白,師母說:「上帝大大地 垂聽了我的禱告。」 提到寫作一本書所需用的時間,師母說:「我通常會用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間 去思想、蘊釀一本書的主題及呈現的方式,而著手去寫大約只要一個月到一個半月 的時間。」師母的寫作是有計畫與進度的。每一年師母都有個人寫作讀書規劃,並 且按月去執行它,她說:「人生就很像是一篇文章,你要寫好它,就必須先構思, 預備上贏,就全盤皆贏。」 對於有心在文字上事奉神的人,師母首先認為要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並且儘 早找到自己的路,是新詩、小說、或是散文,確定方向後便開始裝備自己,並要有 系列地閱讀前人重要的典籍作品,「因為若不吸收前人的經驗,便無法寫出更好的 文章」。 另外還有兩項基礎不得不有,其一是加強速讀聖經,提高對真理的熟悉度;其 二是加強英文聽說讀寫之能力,如此可提高文字事奉之品質,拓展事奉之彊界。 提到最喜歡的經文,「我們原是祂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 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以弗所書2:10)這是師母最喜歡的經文,她 說:「我們是上帝手中的精品,在我們身上有祂奇妙的心意,求神使用我們成為榮 耀祂的器皿。」 黃友玲著作簡歷 /編輯室 ◎曾獲全國教育部「中國大陸研究」論文比賽甲等獎 ◎曾獲臺灣省政府優良文學獎,贊助出版《陽光情事》一書 ◎所著《祝春天快樂》正中書局推薦為一九九五年全省國高中優良讀物 ◎所著《我的夢想在遠方》正中書局推薦為一九九七年全省國高中優良讀物 ◎另著有 我愛嬌妻\希代 天下第一酷爸\希代 生命使用說明書\圓神 當自己人生的設計師\方智 疼自己愛別人\方智 兩棵樹\知青頻道 親愛的畿外人(上下集)\橄欖 渴啊渴!\天恩 給我一枝笛子\永望 蒲公英之歌\永望 飛翔,在雲端\校園 ◎譯有 把愛找回來\展望會 我的第一本聖經\道聲 熾愛\宇宙光 教養青少年的十大錯誤\大光 清遠挹芬\大光 信徒教育事工\主日學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