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期待天際相會)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9.8〈七月夜,平安夜〉群魔亂舞心不亂──七月真平安 時間: Wed Aug 25 00:35:15 1999 〈七月夜,平安夜〉 群魔亂舞心不亂──七月真平安 /李弘章 農曆七月的夜晚,悶熱的空氣中,夾雜了些許奇異的感覺。轉了轉手中的鑰匙 ,躊躇了許久,小華終於拿出了勇氣,咬著牙走進了返家必經的暗巷。 突然地一聲貓叫,差點沒把小華嚇破膽。說也奇怪,平時不知走過多少遍的小 巷,竟變得是如此陌生﹔夜,竟變得如此猙獰,彷若一頭惡獸,引著小華心驚膽跳 、邁著似乎永無止境的沉重腳步前進著。好不容易走進了唱空城計的家,又一種莫 名的寒意襲上心頭。「看個電視或翻翻報紙,輕鬆一下吧!」誰知,一打開電視, 滿是「魅影幢幢」、「八夜怪談」等靈異節目﹔翻開報紙,盡是大幅的靈異新聞或 是鬼片預告,原本已平復的心情,霎時驚悚起來。勉強自己忘了一切,早早入睡吧! 才一躺下,耳旁卻又傳來鄰居陣陣不絕、喪葬的超渡誦經聲。躺在床上,小華瞪大 的眼睛呆望著天花板,「唉!又是一個徹夜難眠的夜了。」 農曆七月,中國人俗稱的「鬼月」,彷彿是青梅竹馬一般地,伴隨著每個中國 人成長,成為記憶中不可磨滅的印象﹔它亦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甚至可說是一 種「道統」,例如鬼節祭祖與追念已故者,象徵著人情味與感恩,富郁著「慎終追 遠」、「飲水思源」意義。而各樣的慶典活動,例如「搶孤」、「放天燈」,則是 充滿了人們對於來年順利豐收、得享祝福的期盼。 不可諱言,這些「鬼節」的習俗,為中國文化增添了幾許神祕與浪漫的色彩, 但再深究其另一層面,卻是充滿著如同令小華徹夜難眠的莫名驚惶與恐懼。不宜嫁 娶、不宜喪葬、不宜遠遊、不宜動土、不宜搬遷……諸多的禁忌避諱,讓人動輒得 咎;各樣的儀典祭祀不可缺,金紙冥鈔不可少,竭力地討那眼不可見「好兄弟」們 的歡心,以求得鬼月大吉、闔府平安;稍有不順遂,即推說是鬼祟之故。雖已是科 學昌明的今日,此風仍長未消。如此特異的文化習俗,反映出了人們的心理意涵── 對生死禍福難明的不安、對死後幽冥世界存否與鬼魂有無的疑懼。 從大量挖掘出的文物遺跡與壁畫、文字的記載中,可看出人類自上古即有靈魂 不滅與來世的觀念。從東方許多宗教的死亡觀來看,皆有一項類似的觀點,即是「輪 迴」的觀念。大體上,「輪迴」觀認為,人類的生命是一連串無止境的循環──從 出生而到死亡,死後再藉由輪迴轉世,以另一種不同的生命(有些宗教認為,轉世 後的生命不一定是以人的樣子,可能是變成其它的生物)開始另一段不同的生命歷 程;生命的本身即是一場與「苦難」的搏鬥,一次生命的輪迴,即是另一場苦難的 開始;基本上,人無法靠著自己得救或是與神接觸,除非透過特別的方式如功德、 苦修、悟道、謹守教條律法……等,才得以「解脫」,不再困於輪迴,而進入另一 種「不朽」的生命型態,得到真正的「安息」──例如印度教的「梵我合一」(即 認為靈魂與生命並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為了表彰婆羅門神而存在,而唯有當自我 靈魂與生命消滅,進而與婆羅門神合而為一,才能達真正的「不朽」)或是佛教的 「涅槃」(即是一種無色、無慾,不再有知覺、沒有痛苦、死亡,完全的寂靜、真 正「空」與「滅」的世界)。對亡魂的態度,大致認為其仍具有知覺、思想與情感 ,能賜福或降禍給未亡者,而使人們對其存又愛又怕的心理;與東方宗教觀不同的 是,西方宗教大多認為,人死後的靈魂,不是進入天堂蒙福,即是下落地獄受審判 刑罰。 多數的人寧願在現代科學的領域中尋找生命的答案。早期的科學觀對於許多宗 教的觀點,予以否認的態度,但隨著近年來靈魂學的興起,與許多「瀕死經驗」的 個案(個人死而復生的經驗),而從過去堅持老舊的「物質主義」,轉向一種自覺 性的探索。新的研究學科興起,如超自然現象與自然感應、招魂術、卜卦或是靈魂 出竅。根據許多「瀕死經驗」的個案,當事人大多有見過死去的親人、見到天堂與 地獄等景象,許多學者試著從宗教與文化、醫學或生理的因子來加以說明,但無論 哪一種學說,皆無法提供圓滿的解釋,尤其是對諸多的鬼魅,如幽靈與促狹鬼等靈 異現象,皆無法加以說明。基本上,科學對於人類生死的問題,所知仍是有限。 是否我們對於靈魂、死後的歸所,只能藉由上述這些似是而非的觀點加以臆測? 其實不然。我們可從聖經中,得到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觀點: 創世記1: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 世記2:7:「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 的活人,名叫亞當。」人類是上帝照著祂自己的形像造的,我們的靈魂極其寶貴、 尊榮,因為獨有人類有上帝的氣息,我們是有靈的活人,是與其它動物截然不同的!伯來書9:27:「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羅馬書8:3:「律法既 因肉體軟弱,有所不能行的,神就差遣自己的兒子,成為罪身的形狀,作了贖罪祭 ,在肉體中定了罪案。」以弗所書2:8-9:「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 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人人皆只有一 生,不能重來,並非無窮無盡的輪迴,且死後必須為所犯的罪受審判,要從罪中得 救,不是靠積功德、善行或苦修等方式,而是藉由上帝的恩典──透過祂獨生子耶 穌基督為我們的受死、復活,我們得以自由,脫離「因果報應」的威脅束縛,並能 有力量去行善。 對於「生存的目的」與「永恆生命的追尋」等問題,在提多書2:11-13說到: 「因為神救眾人的恩典,已經顯明出來,教訓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 ,在今世自守、公義、敬虔度日,等候所盼望的福,並等候至大的神,和我們救主 耶穌基督榮耀顯現。」而在希伯來書2:5-8更說到:「我們所說將來的世界,神原 沒有交給天使管轄……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世人算什麼,你竟眷顧他?你叫他 比天使微小一點,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並將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萬物都伏 在他的腳下。」我們的生命,絕不是一場苦難爭鬥與盲目追尋,到頭來回歸無有, 而是有一更高的目的,即是「榮耀神」;並有著極美好的盼望,在耶穌再來的日子 ,在祂榮耀永恆的生命中,與祂一同掌管萬有。這樣的應許,正是基督教信仰與其 它宗教最大的不同之處──出於上帝對人類生命的愛,與永恆的期盼。正如上帝在 約翰福音17:3中清楚地宣示:「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 ,這就是永生。」 腓立比書4:7:「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 念。」靠著耶穌,我們得以明白生命的意義、戰勝恐懼。但願每個農曆的七月夜, 在皎潔的月光中,伴著點點燦爛的星光,並耶穌基督裡的平安,每一位朋友都能安 然入眠,得享一個最寧靜、甜美的好夢。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