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cklin (期待天際相會)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9.3〈專題企劃〉請不要傷害我
時間: Sun May 16 00:34:24 1999

〈專題企劃〉

請不要傷害我                          /鄧美蘭

  時下的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心情故事。由於他們的挫折容忍度低,所以生命容易
陷入低潮,甚至亮起紅燈。在這個時候,他們需一雙溫柔的耳,一顆願意聽的心,
並且要按著他們的本像接納他們,再適時給予鼓勵和引導,通常他們都能夠走出生
命的低潮期。切記:「陪他走一段」和「多聽少說」是最實際的協助。以下是筆者
多年來輔導學生的實例,願與各位分享。

問:我毫無選擇的機會,就非得在單親的家庭中生長。小時候,我總是羨慕別的小
  孩上學放學都有父親接送,假日一家人熱鬧的親子遊……。同學說我乖僻,老
  師說我鬱卒,媽媽說我不懂事,他們常常指指點點的,叫我不怪才怪呢!我喜
  歡夜闌人靜時,獨自對著星空訴說心情故事,有時說到傷心處也會抱頭痛哭,
  真的,只有星星知我心!

答:妳對於成長的環境很無奈,妳不喜歡別人給你的評論……,妳希望有人瞭解你。

問:我不喜歡同學對我的冷漠,冷嘲熱諷,每次分小組我總是落單,沒有人願意和
  我同一小組。他們說我是自閉症,他們真的很討厭。

答:妳不喜歡同學這樣對待妳。

問:我不喜歡老師,他對那些功課好的同學說話特別溫柔;他對那些有一技之長的
  同學百般容忍,特別照顧;他對那些長得帥長得漂亮的同學總是多看一眼,懲
  罰也較輕。反觀我呢?在這個班上,似乎可有可無,有時候他連罵都懶得罵我
  呢!

答:妳很生氣,因為老師不在乎妳,沒注意到妳。

問:我討厭媽媽的眼神,我不敢看他的眼睛,我討厭她那張嘴巴,總是沒完沒了地
  嘮叨。她常說愛我才會管我,可是我一點都感受不到她對我的愛;她說我無法
  體會她的心情,難道她就真的瞭解我嗎?她偷看我的日記,偷翻我的書包,偷
  聽我和星星談話,我一點隱私都沒有。

答:嗯……妳覺得妳不被瞭解,不被尊重。

問:嗚……嗚……我是很糟糕的人,沒有人喜歡我,嗚……我好想死了算……嗚……

答:……(保持緘默、冷靜、遞衛生紙、輕撫她的頭)

問:嗚……不愛我為什麼要生我?嗚……不理我為什麼要教我?嗚……不喜歡我為
  什麼要做我的同學?嗚……

答:……(仍然緘默、遞衛生紙,輕撫她的頭)

問:我每天都躲在棉被裡哭,都把心事告訴星星,你是第一個願意聽我說那麼多的
  人,嗚……

答:嗯嗯。

問:同學取笑我暗戀坐斜對面的阿福,常常有意無意對他傻笑;老師說我年紀小不
  適合談戀愛,會影響學習,影響情緒;媽媽說我自作多情,自尋煩惱。大人的
  話我都懂,可是就是聽不進去,我就是情不自禁地會多看他幾眼,喜歡他難道
  是我的錯?

答:阿福?

問:他不像其他同學一樣欺負我,當我生氣或難過時,他會安靜地看著我。他跟我
  一樣成績不很好,跟我一樣不主動交朋友,不過……他好帥,真的好帥。

答:嗯嗯。

問:有一次他考不及格,老師罰他伏地挺身,他一口氣做了五十下,好英雄喔!有
  一次他和我擦肩而過,我注意到他對我微笑呢!有一次,阿香主動纏他,有完
  沒完的,氣死我了!有一次,他竟然和阿玲一起走回家,嗚……他不理我了,
  嗚……我心碎了……嗚……

答:……(保持緘默、遞衛生紙,輕輕擁抱她)

問:嗚……我是很糟糕的人,嗚……沒有人喜歡我,鳴……我不想活了……

答:嗯!妳很難過,妳不知道該怎麼辦。

問:嗚……我偷喝擺在櫥窗裡的酒,差點被嗆死!嗚……我想割腕又怕痛……嗚…
  …我想死又怕媽媽難過。嗚……我想找阿福說話,又沒有勇氣,嗚……我該怎
  麼辦?

答:孩子,妳渴望被瞭解,被接納,被愛。這是每一個人的基本需求,它確實很重
  要。你很勇敢表達自己的感覺,這是很棒的事,現在試著勇敢地面對此時此刻
  的自己,勇敢地幫自己找一條出路。

問:嗚……我不知道……嗚……

答:孩子,勇敢一點,妳可以的。

問:嗚……我不要想那麼多,心裡就會好過一些了。

答:嗯!不要想太多。還有呢?

問:嗚……我希望有知心的朋友。

答:星星?

問:是你。

答:嗯嗯。還有呢?

問:我可以專心地織毛衣、讀書……

答:很好。這樣做可以讓注意力轉移。還有呢?

問:我可以偶爾主動幫媽媽按摩,小時候媽媽說我是小鐵錘呢!(孩子的眼睛閃過
  一道亮光,臉上露出微笑)

答:好個小鐵錘。還有呢?

問:還有……老師你說呢?

答:我知道有一個地方,那裡有許多年齡跟妳差不多的孩子,在那裡他們享受愛的
  滋潤,他們完全被接納,他們臉上都有滿足的笑容。

問:喔!那是天堂了!

答:嗯!那是人間天堂,每個星期天下午,我們教會有一個青少年的聚會,那裡有
  許多人等著和妳交朋友呢!

問:我也可以去嗎?你陪我去?

答:好呀!怎麼樣?妳心情好多了吧?

問:嗯!好多了,謝謝老師。

  孩子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他們要的不是大人的建議、經驗或答案,而是
陪伴和一顆設身處地同理他們情緒的心。此時大人的角色是孩子情緒的緩衝,角色
扮演得好能夠增加孩子的能量,勇敢地面對生命的挫折。求主給我們一顆敏銳智慧
的心,好讓我們成為孩子的及時雨,陪他們度過情緒起伏的年代。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