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期待天際相會)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9.2〈宣教專欄〉恆春宣教之旅 時間: Fri Apr 16 22:41:38 1999 〈宣教專欄〉 恆春宣教之旅 /曹正文 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的所在地,每年吸引國內外無數的旅客到此一遊,絕 大多數的遊客只徜徉於她的美景,對此地留下極為美好的印象,卻不知這片土地上 有許多的缺乏,不僅遠遜於大都市,連一般的鄉鎮也比不上,其中尤以醫療資源的 缺乏最為顯著。感謝神,恆春基督教醫院(以下簡稱恆基)卻在這裡默默耕耘了三 十年,當妻子綺玲和我在去年的六月及十一月,代表合一堂拜訪恆基時,從陳雲址 院長、簡肇明醫師及王義成專員的口中,得知了恆基的歷史、使命、工作以及需要。 恆基以「耶穌基督愛人如己的精神」,給予病患「身、心、靈」的全人醫治為 服務宗旨。從1968年由芬蘭宣教士成立的醫療診所、1976年轉型為恆基、1979 年由台灣醫師接棒、1995年醫院的擴建直到現在,恆基沒有停止過照顧這片幾乎 被遺忘的土地。恆基現有內科、家庭醫學科、小兒科、神經內科、婦產科、眼科和 外科,共有病床八十床,目前開放五十七床,醫師七位、護理人員四十一位。 恆基主要服務工作及偏遠地區醫療難題敘述如下: 一、山地巡迴醫療義診 此範圍包括一鎮四鄉的恆春鎮、滿州鄉、牡丹鄉、車城鄉和獅子鄉,面積達829 平方公里,人口卻僅6萬餘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僅84人,這些人口中有70%為65 歲以上的老人。 三十年來,每個星期固定一天,恆基會差派二名醫師、四名護士、二名社工及 藥劑師、掛號等工作人員,開著巡迴醫療車,帶著簡便的醫療儀器,到這些無醫村 ,靠著麥克風呼叫村民,開始行醫。這些醫護、社工輔導,除了有病醫病,並安慰 他們空虛的心靈之外,還主動瞭解他們的生活問題及需要,給予適當的協助。若病 情較嚴重,無法當場處理,恆基便會儘快派車接他們下山就醫。 恆基山地巡迴義診(一組共十位工作人員)每次成本約七萬元,每次上山大約 看診五十人次,扣掉健保給付,恆基每次義診必須倒貼三至五萬元;因此恆基每年 要花數百萬元在山地巡迴醫療義診上。而這賠錢的生意,已經做了三十年。 二、緊急醫療照護 恆春半島每年大約有近兩萬人次的急診,扣除其他小醫院的部分急診容納量, 恆基要接納一萬兩千人次的急診量。根據統計,包括內、外、婦、兒、眼各科之急 診費用,平均一人次的成本約需一千五百元,扣除保險給付,恆基每一人大約倒貼 八百元。以每天三十人次急診數計算,光是急診一天就要虧本二萬五千元,一年約 為九百萬元。不管在偏遠地區或都市,一組基本的急診值班人員都需要九名:包含 醫師一人、護士二人、X光師一人、檢驗師一人、藥師一人、掛號人員一人、收費 人員一人和救護車司機一人;但在這裡一個晚上平均只有五位病患,在都市則有五 十到八十位。 從成本效益的層面來說,偏遠地區的醫療需承受很大成本負擔。這些虧本的金 額,在台灣其它地區公立醫院,是由政府的公務預算來貼補,其它都會區財團設立 的醫院,因門診及病人數量夠多,足以彌補其短缺。相較於偏遠的恆基,基於上帝 的愛,看待每一個生命都為至寶,即便只是一個病人,不符合所謂的經濟成本,也 都必須急救。因而短缺的部分,一直都是由愛心人士奉獻,及儘量縮減醫護員工的 薪資來貼補這方面的虧損。 恆基的需要: 一、巡迴醫療車一部七十萬元,需要兩部。 二、交通車一部七十萬元,需要兩部。 三、山地巡迴醫療(每週一次,每次大約七萬元,一年共需三百五十萬元。) 四、恆基醫院擴建(每月必須支付向衛生署貸款的本息一百零二萬元。) 五、恆基醫療設備急需的有: 1.生化檢驗儀器需要三百萬元。 2.X光洗片機五十萬元,攝影透視兩用X光機三百五十萬元。 3.呼吸器一台十五萬元,需要五台。 4.心肺復甦機一台十萬元,需要三台。 5.保溫箱一組五萬元,需要十組。 正因為恆基的醫療事奉是如此繁重,需要是如此急迫,恆基發起了恆基之友的 奉獻活動,所有有感動的弟兄姊妹及朋友,可以以每月一千元的奉獻支持恆基,當 然也盼望大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一同來關心恆基及當地的醫療需要。神愛我們,也 同樣愛恆春半島的居民,藉著我們同心的醫療事奉,他們可以更直接體會到上帝對 他們的愛。 欲奉獻的弟兄姊妹可以 郵政劃撥帳號:04033313,戶名:財團法人恆春基督教醫院, 也可以電話關懷恆基:08-8892293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