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8.8〈信息分享〉路加福音中的人際關係 時間: Sat Aug 29 21:58:11 1998 《信息分享》 路加福音中的人際關係 /董宇正牧師 建立屬靈同伴 基督徒信主以後就開始走天路──即進入神國的道路。這條道路聖經上說是小 路,是不容易走的路,因此,我們常聽見許多與神同行多年的屬靈人大聲疾呼:「 每個基督徒都需要屬靈同伴!」但有許多基督徒似乎自信滿滿,覺得自己夠堅強, 根本不需要,甚或覺得自己已經夠忙了,若再有屬靈同伴豈不是更加麻煩嗎?又有 人覺得雖然想尋找屬靈同伴,但不知如何尋找建立這樣的同伴;也有人曾經滿腔熱 血尋找建立,但卻半途瓦解,敗興而歸。篇幅有限,因此我們這兩期月刊要從路加 福音一至十章,來看為什麼基督徒在十架道路上需要屬靈同伴,我們當如何建立屬 靈同伴,以及屬靈使命為何。盼望神的靈感動我們,讓我們從這十章一段段的經文 中仔細地咀嚼、默想、領受! 成為屬靈同伴的必要條件 路加福音1:39~45,56 馬利亞與以利沙伯是屬靈同伴,她們同住了三個月、他們之所以能成為那麼要 好的屬靈同伴,乃是因為他們領受並協力奔赴一個共同的使命。一同的任務與使命 ,使兩個年齡即使相差極大的人也能成為忘年之交!這是建立屬靈同伴的關鍵,沒 有一同的異象與使命、任務,就沒有最親密最會心的關係! 一同來自天上的異象與任務,是我們要建立屬靈同伴的永不動搖根基。今日我 們所共同領受普遍性的任務使命是:「大使命」,若果我們要建立穩固不動搖的屬靈 同伴關係,那麼我們與我們的屬靈同伴就必須站在竭力傳揚福音的使命上,並且尋 求一致的使命異象! 擁有屬靈同伴的益處 路1:41~45中,以利沙伯對馬利亞的談話讓我們看見,屬靈同伴能夠領受神的 啟示,來幫助並堅立、激勵、扶持對方的信心,將喜樂帶給對方,促使對方的信心 大大堅固。 v41聖靈願意在屬靈同伴的彼此服事中充滿、運行、工作。 v42~55是屬靈同伴在一起時最美的景況:被神的靈感動,在靈裡有豐盛的信息 與看見,並且互相分享宣告! 屬靈同伴的使命與行動 路加福音5:17~26(參馬可福音2:1~12) 四個人把一個癱子帶到耶穌面前: v18「有人用褥子抬著一個癱子,要抬進去放在耶穌面前。」一個好的屬靈同 伴當怎樣幫助彼此呢?是十分關心對方、愛對方的,並且當對方有需要的時候,十 分有智慧地扶持幫助對方,要將對方帶到耶穌面前。經文中說他們用「抬」的(花 代價),他們遇見困難卻不灰心,克服一切困難把屬靈同伴帶到神的面前! 成為別人屬靈同伴的裝備 路5:20「……耶穌見他們的信心,就對癱子說:『你的罪赦了。』」屬靈同伴 在愛裡、在神面前所表達展現的信心是大的,是耶穌十分看重的!因此做別人的屬 靈同伴,第一要件是:自己對耶穌要有絕對的信心! 成為屬靈同伴的果效 路5:25~26讓我們看見,當屬靈的同伴這樣相愛,一同用信心來支取神的恩典 時,就為自己的屬靈同伴支取到神的恩典,且將一切的榮耀歸給神,成為神的好同 工,蒙神使用,向世人彰顯耶穌是赦罪的獨一真神! 建立良好的屬靈同伴的法則 路加福音6:27~45 1.v27~37要懂得饒恕與愛。 2.v38要竭誠、大方地給予。 3.v39~42要懂得時刻在別人的軟弱上,看自己是否亦是如此,嚴以待己、謙卑嚴格 地自省,除去自己的缺點。 4.v42要懂得不以自義、自大、自誇的態度幫助屬靈同伴。 5.v43~45心中要被神的善良、恩惠、慈愛充滿。心中所充滿的,嘴裡就會說出來; 「說話」常會將我們心中的惡彰顯、破壞屬靈同伴關係。治本之道在於,讓心中 充滿神的真理與愛,被聖靈充滿! 屬靈同伴是超越階級的愛 路加福音7:1~10 建立屬靈同伴的祕訣 v2「……所寶貴的僕人……」若果我們要建立合神心意的屬靈同伴,我們就要 彼此以屬靈同伴為寶貴。唯有如此,我們才會彼此珍惜、努力持守,才不會容易就 刺傷、離棄對方,才會努力地保護對方,從內心建造、扶持對方,為他著想。 成為別人屬靈同伴的責任 v3,6~7屬靈同伴當極熱心、竭盡所能地幫助扶持對方。百夫長一聽見耶穌的事 ,立刻就託人去求耶穌;耶穌快到了,他又託人去。面對屬靈同伴的需要,他是多 麼地積極熱心!從他託的人是猶太人的長老與託人的次數,我們可以看見他的用心 ,他相當認真用心地幫助扶持! 成為別人屬靈同伴的條件 v6~7從他謙卑地自覺不配來到耶穌面前,到他對耶穌那樣地有信心來看,我們 看見一個成熟的屬靈同伴,必須追求做一個在任何景況下都敬畏神、對神充滿信心 的人,唯有這樣我們才能成為屬靈同伴的祝福!這個人在神面前的真謙卑、敬畏與 信心使他的屬靈同伴得著實質的幫助;一般人在情急之下常常在神面前失態,不敬 畏神,或是說沒信心的話,這樣的人怎能成為有益於人的屬靈同伴呢? 最看重的事情:看屬靈同伴的生命為貴 v2我們最當為屬靈同伴著急、關心的是甚麼?當是他的生命!我們要有遠見, 不要只看見他們短暫、眼前的需要,而忽略他們最急迫的需要──生命!這是我們 最當努力關心的:他與神的關係、他的永生、他的靈命! (待續)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