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8.7〈幸福家庭〉新新人類
時間: Tue Jul 14 12:03:39 1998

《幸福家庭》

<兩代之間>

新新人類                           /高宇成輯

  不知何時開始,社會將新世代的孩子稱為「新新」甚至「新新新」人類,原因
是這些新世代的青少年、兒童,在處事原則、思想觀念、待人接物、價值評量上都
與「舊人類」相去頗遠。有人戲稱新新人類有三不原則:對人不尊重、對事不負責
、對物不愛惜。聽來好似玩笑話,卻一針見血地道出新世代人類最大的問題。

  台灣的經濟成長帶來富裕生活,六十年次以後出生的人們,已少有嚐過「地瓜
簽粥」的滋味了。父母養育的子女數銳減,更使得每個孩子都是集三千寵愛於一身
的寶貝。再加上西風東漸,「個人主義、人權主義、自由意志」抬頭,富裕、溺愛
、媒體污染和自我為貴的的觀念相互影響之下,漸漸培養出不同以往的「人類」。
到底我們應該如何教育這些新人類呢?我們至少可以為他們建立新的「三不原則」:

一、不優先考慮自己

  從小就要為孩子建立良好的禮儀倫理、長幼有序的美德,訓練他養成謙讓、尊
重別人的品格。幫助孩子不是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好處,更要考慮到別人的需要和感
受。與長輩相處一定要有禮貌,即使是同輩之間,也要遵守長幼有序的原則。

二、不允許以逸待勞

  新人類容易動口不動手,滿嘴大道理,卻沒有實踐力,並且沒有責任感。有一
部分的原因是父母太寵愛孩子,常常孩子一有問題,爸媽就立刻代勞,比如說做不
起來的勞作、寫不完的暑假作業,甚至是鋪床褶被、盛飯倒水。試想孩子有萬無一
失的呵護,如何能培養責任感與做事的能力?只要遇到挫折就求援,完全沒有突破
困難的決心與毅力,又那能有責任感呢?所以要讓孩子從小就「自己事自己畢」,
真的遇到困難也要先讓他自己嘗試解決,再幫助他。一些日常生活應該要訓練的工
作,如洗碗、打掃等也要讓孩子操練,因為這是一個家,他也肩負家庭一分子的責
任。讓孩子從小就擁有「責任感」才是真正的寵愛。

三、不任意汰舊換新

  富裕的生活讓孩子有求必應,東西壞了再買就好,而不懂得節約。父母在教育
上可以循序漸進:小一點的孩子,教導他使用物品要愛惜;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從
零用金的理財來教育,由每月收入、支出及結餘來規劃培養正確的消費態度。

  其實教會是最好的「新新新……」人類改造學校。教會按照神在聖經上的真理
來教導人:「凡事規規矩矩照著次序行。」並強調「孝敬父母、尊重長上、看別人
的需要高過自己的需要。」教會從兒童主日學、少年團契、學生青年團契……層層
教育,並且在教會擔任同工者,沒有人能以逸待勞,無所事事。不但可以培養做事
能力,更能養成責任感,甚至能學習音響視聽操控、編輯排版、會議記錄等特殊專
長。每月按時的奉獻自然會幫助您的孩子規劃財務,並且透過愛惜公物及節省公費
,養成惜物的好習慣。

  您有令您頭痛的新人類子女嗎?還是您要「提早預防勝於治療」呢?記得將孩
子帶到神的面前,帶到上帝的家中,從此他會成為合神合人心意的人類。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