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8.4〈復活節專輯〉復活﹖!有可能嗎﹖
時間: Tue Apr  7 15:52:30 1998

《復活節專輯》

復活﹖!可能嗎﹖                    /林才筌、呂嘉能

  耶穌基督的復活一直是基督徒們深信不疑的一件事,它不僅帶給基督徒末世的
盼望,更是構成整個基督教真理的核心部分。保羅說:「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
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15:14)如果基督沒有復活的話,
那麼今日基督教的根基將蕩然無存。為什麼基督復活對基督徒來說這麼重要,在這
裡我們將對基督復活的真實性作多角度的探討。做為一個負責任的信仰求知者,我
們實在有必要知道聖經及其它專業的研究角度是怎麼認定耶穌復活這頗具爭議性的
事件。復活到底有沒有可能﹖耶穌真的復活了嗎﹖我們拭目以待!

   精神病﹖還是自大狂﹖

  耶穌生前所說的話是如此令人難以置信,許多人以為祂是瘋子,但是從嚴謹的
心理分析角度來看,耶穌卻又十足是個正常的人。

  「耶穌的復活乃是真偽基督教信仰的最大考驗。它若不是最大的神蹟,就是有
史以來最大的騙局。」(P. Schaff, 1962)耶穌復活的事件中,有一個很特殊的現
象,就是祂在還沒有受害以前,就不斷說著自己要受死並且會復活的情形。這怎麼
解釋﹖「這位耶穌基督祂從人群中站起來,開始說出許多令人驚訝的話來,其中有
些話在旁人聽來覺得祂若不是個傲慢自大的狂人,就是一個精神不正常的危險人物
。祂說祂要上耶路撒冷去,預言自己的死並不特別稀奇,但祂能在數週或數月前將
如何死的細節一一道出,這實在是奇妙的事。但等到祂說祂死後第三天要復活時,
這話就太奧妙了。一個人若希望他的門徒長久忠心地跟隨他,必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來,因為只有一個愚人才敢這樣說,除非他自信這件事必然要發生。世間沒有一個
創教的宗教領袖肯說這樣的話!」(W. M. Smith, 1951)耶穌是不是瘋子﹖

  以今天心理學及精神醫學的觀點:「精神病」是指因精神機能障礙,病人呈現
出思考、情感、知覺、行為的異常(如幻覺、妄念等),而造成對現實環境的脫節
與適應困難,大抵上有下列幾種:精神分裂、躁鬱症、妄想症、反應性精神憂鬱症
、或因器官受傷而造成的器質性精神病。但是從耶穌身上,我們察覺不出任何「與
社會現實環境脫節」的情況。福音書的記載中,不論是耶穌回答他人的問題,或是
耶穌面對各種情境的反應,都顯示祂是一個極為正常的人,而各樣機智、充滿智慧
的回答,更讓我們難以相信祂「社會適應不良」、「與現實脫節」。

  耶穌以一種無誤、坦率的態度直言自己要復活,對於祂復活的真實性,英國一
位刑事律師莫理遜以嚴厲批判的態度開始蒐集與新約聖經有關的資料,最後下結論
說:「只有因為耶穌已經預先言及自己的死與復活,我們才能對祂當年的受審及處
死一事找到適當的解釋。」(F. Morison, 1968)如果耶穌的話是合理可信的,那麼
祂的預言同時也可以解釋何以在基督教信仰中,基督死而復活是一個那麼絕對的事
實。

   這怎麼可能!

  即使是世界最強壯的人,身體受到像耶穌一般的苦待,再被放入石洞中,也不
可能有絲毫存活的機會。所以與其要我相信耶穌沒有死,還不如叫我相信耶穌己經
復活了。因為那些遭遇,實在是遠超過人所能承受的!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一個要上十字架的犯人,身體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被判
刑之後的犯人,會被綁在一個柱子上,受到無情的鞭打。在當時羅馬政府的刑罰中
,這種鞭打工具裝有骨刺和金屬片,足以撕裂人的皮肉。依照當時對耶穌行刑的是
羅馬兵丁來推斷,祂所受的傷害痛苦必定更加嚴重(根據羅馬士兵卑下、惡劣的本
性,他們行刑的野蠻程度一定較平常執行的劊子手為甚)。而當他們脫去耶穌身上
的紫袍,再讓祂穿上自己的衣服時,我們可以想像兵丁魯莽的動作,一定會對耶穌
的傷口造成更大的傷害。

  接著耶穌被釘上了十字架。一位學者描述一個被釘上十字架的犯人,身體會有
下面的反應:「犯人會抽筋、乾渴、昏迷、無眠、發著高燒、受傷風菌的咀嚼、傷
口因壞爛而壞疽。又因為掛在十定架上所造成的特殊姿勢,會使犯人的每一個小動
作,都造成極大的痛苦。而受鞭打的破裂傷口,和因痛苦造成的肌肉抽筋,都會加
速釘傷的腐化。」(F. Farrar, 1897)論到耶穌在十架上死去,一位學者提出,耶
穌並不是因為肉體的耗盡,也非因受不了十架的苦刑,而是因為心靈上所受極大的
痛苦,造成心臟破裂而死。兵丁為了確定耶穌是否真的死了,將長矛刺入其肋旁。
沒想到兵丁這麼一個動作,卻更加證明耶穌是真的死了。當長矛刺入之後,流出來
的是血和水。一位學者作此試驗:當他用相仿的大刀刺入屍體的左肋時,會出現三
種可能,都是一般解剖學家所熟悉的──流出許多血;流出一些血;流出許多水,
最後再流出一些血。另外又有兩種可能的情形,是如今的生理學可以解釋的:「先
是大量的水,接著有大量的血流出;或是大量流血,接著有大量的水和血流出。」
因為釘十架而死,會引起肺部充血,我們排除耶穌得「肋膜炎」的可能(由耶穌在
受難前的活動中得知,如果是肋膜炎,刺入後血會先流出,接著才是水流出),因
此我們可以確定耶穌是因十架的苦刑和心臟破裂而死。從反向推論,如果耶穌還沒
有死,那表示心臟還在跳動,所以若有傷口造成大量流血時,血一定會隨著心跳強
勁推力而湧出。但那時流出的卻是半凝固的深紅色血塊,是和水狀的血清分離的。
這種大動脈中含有血塊的現象,正是醫學上最有力的死亡證明。

  當耶穌被取下來之後,不是直接就放入墓中,而是按埋葬的禮節,用香料裹好
。如果耶穌這時還有氣息,在經過儀禮的處理後(將沒藥和沉香敷在屍體上,再用
細麻布緊緊地裹起來,臉和頭也要用裹頭布和香料裹上;這些香料和沉香具有辛辣
味、苦味和濃烈的氣味),是不可能有生存的機會。即使在放入墓中以後,耶穌仍
有一些氣息,當祂的身體置於冰冷的墓穴時,也會因血液凝固而昏厥過去。一個昏
厥過去的人,更不可能在一個緊閉的墓穴中突然活過來。再加上墓內是不通風的,
洞穴內充滿的強烈香料味,也足以讓一個昏迷的人死去。這些不變的事實,就足以
讓我們相信耶穌已經死了。

  耶穌是否真的死了﹖如果還有人認為沒有死,那接下去的描述會讓你放心地相
信,祂是真的死了。

  十字架的死刑,在巴勒斯坦一帶十分普遍,在羅馬兵丁眼中,也是極為常見的
。因此在十架上的人是否真的死了,對取下屍體的兵丁來說,是極其容易分辨的。
彼拉多在「認為」耶穌死後,提出他的疑問,他詑異耶穌這麼快就死了,因此他叫
來了百夫長,問清楚之後,確定真的死了,才准人將耶穌取下(讓耶穌死在十字架
上,正是他們的目的)。一位學者推論,這種得知實情後,才把耶穌交給約瑟的「
得知」,是經過四位執行官檢察證實的。而在墳墓前,有兵丁看守,這也正是彼拉
多確定耶穌真的死了,才會做出的舉動(不然,就不會把他放入墓中)。

  我們再做出一些推論:一個經過鞭傷、釘傷和長矛的刺傷,放入一個冰冷的洞
穴,沒有食物、沒有水、沒有處理傷口、也沒有舉動來減輕傷口造成的痛苦,然後
得在洞中待上一天兩夜,如何能使一個人活下來﹖就算真的醒來,耶穌也要能從幾
十磅的香料和包裹好的細麻布中脫身,再輥開一個連三個大漢都無法移動的巨石,
接著走幾里路向門徒顯現。一個嚴重受傷的人,是很難有如此的氣力與人溝通,還
交代事情;而且祂要用受重傷的腿,用不多的時間趕到下一個地方,向別人顯現。

  這些都是很少人會考慮到的。但是當我們細細地思量這些發生的事,我們會說
,耶穌是真的死了!

   要信可以,拿出証據來!

  如果我是一個高等法院的法官,當我看到埋葬耶穌的墳墓,和耶穌復活後所留
下的證物,我會毫無疑問地判定,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了。

  有許多的理由可以證明,聖經上所描述的每一個細節,都是經得起考驗,且是
絕對真實的。根據記載,耶穌所埋葬的地方,是一個由巖石所鑿出來的洞穴,外面
再以巨石擋住。當時的大祭司為了防止人移動,更在巨石封住洞口之後,又放置了
一個略小的石頭在巨石上,並加上封條,同時讓大約十到三十位的士兵看守著(一
個守衛隊通常是由四名士兵組成,一個一個輪班守衛,其餘三個就在旁邊休息,而
他們有責任在稍遇警報時,能立即一同採取行動。有時守衛的人會超過四人)。這
些士兵並不是沒有紀律的一群,他們乃是受了彼拉多特別的指派,也就是最親信、
最精良的一群,也不可能會受到收買。當他們接受了這極大的使命,來完成這個不
需費什麼心力,卻極重要的工作時,他們是不可能在看守的過程中睡覺的。對那些
想動耶穌身體的人來說,不用說是將石頭移動,連稍微接近都必被留守的兵丁察覺
、驅逐。所以從士兵被指派看守墳墓,到馬利亞來看墳墓的這段時間中,不可能有
人將耶穌取走。但是當墳墓的巨石被輥開之後,裡頭的景象卻告訴我們一個事實:
耶穌已經不在那裡了!也就是說,「祂的身體」消失了!

  我們再一同看墓中所留下的證據。福音書中,約翰把留在墓中的事物關係清楚
地記錄下來,他寫著:「……就看見細麻布還放在那裡。又看見耶穌的裹頭巾,沒
有和細麻布放在一處,是另在一處捲著。」(約20:6~7)其中所傳達的訊息是:裹
耶穌身體的麻布不是散亂地丟在那裡,而是和原來放置的時候一樣,也就是當初包
裹耶穌時的褶紋都還在,還有粉狀的沉香和沒藥在其中,只是中間的身體不見了!
裹頭巾「捲著」在原文的意思表示它中間是空著的,仍然保持著一個頭的形狀。就
好像蝴蝶出了蛹之後,一個完整的空殼還存留著一樣。如果耶穌真的是被取出來,
那麼耶穌的身體必須不能破壞這個外殼,比如說變小或變軟,這些都是不可能的。
而頭巾和細麻布沒有放在一起的描述,很可能會讓人覺得有身體被人拿走後,因匆
忙而將裹頭巾隨便丟放的感覺。但當我們知道它們是完整,和當初一樣有褶紋纏繞
,只是中間空了時,我們會完全打消身體被人拿走的可能(所以約翰會如此細緻地
描述)。再者,如果真有人要將身體拿走,也用不著將它們恢復成原來的樣子,因
為有與沒有,所帶來的結果是相同的,就是身體不見了(對信主的人來說,卻有極
大的意義);若是要做成和原來包裹前一樣,一定得花上不少工夫,這(些)人如
何有那麼多時間工作且不怕兵丁進來,或被發現﹖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再推論下去
,只會帶來更多矛盾點。這些最實際的物證,都是後來的人可以進來親自查證的,
也就是說,這些記載有最完整的可信度。

  而當馬可和路加在說明墓石與墓門的關係時,都用到「輥」(Kulio)這個字。
馬可加上一個介係詞'ana',即「輥上」,表示在墓門前有一個斜坡;路加加上的
介係詞是'apo',這字含有分開、離開的意思,顯然說明了墓石和墓門間有一段距
離;約翰用的字是'airo',這字含有拾起帶走的意思。這些字告訴我們一個事實:
如果要將墓中的身體拿走,也用不著在開墓門時做出這些舉動:「輥上去、分開它
們、且是拿起來一般。」這不是一個盜墓取身體的人會做的事,而比較可能是另外
一種「力量」造成的事實。當這兩個「物件」(巨石和上面較小的石塊)被分開之
後,同時表示封條被破壞了,對於這破壞的人來說,他必須有心理準備要面對羅馬
政府的處置!會有誰能﹖會有誰敢如此做呢﹖而且屍體被偷的結果也反應出一件事
:羅馬兵丁要為這事付出極大的代價(他們不可能以睡著為藉口,如果他們仍要對
指派他們的羅馬政府負責的話)。因此面對屍體莫名其妙消失的結果,他們只能轉
去投靠祭司長,照著祭司長和長老的吩咐,編謊言對外宣佈,說是門徒將身體偷走
。(太28:11~15)上面的事實都告訴我們,耶穌除非從死裡復活,否則這些都不可
能發生!

   當時別人的反應怎麼樣呢﹖

一、門徒的改變

  對當時的門徒來說,一直到耶穌死之前,他們仍在期望著耶穌能夠在地上建立
一個神治的國度。但是耶穌一死,這些希望全部成為泡影。耶穌被捉拿時,門徒四
散逃走(太26:56);耶穌背不動十字架,門徒沒有人挺身而出,反而是一個路人
西門被勉強來背十字架(太27:32);耶穌死後,沒有門徒敢向官府求耶穌的身體
去安葬,後來還是公會的一個議士約瑟壯著膽子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可
15:43),門徒顯然不敢露面,大概是害怕被牽連而受害;最後連大清早去膏耶穌
身體,發現空墳墓的,也不是門徒,而是一群婦女們;門徒在耶穌死後,因為害怕
猶太人而躲了起來(約20:19)。耶穌的死讓他們完全落入灰心、頹廢、害怕甚至
絕望的地步。

  可是到了使徒行傳,我們卻看到了一幅令人驚訝的景象:門徒們竟然開始在耶
路撒冷傳講關於耶穌基督的事,他們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站在幾千人面前大聲說
道耶穌基督已經復活了(徒2:32),這位充滿能力的講道者,就是當耶穌被捉拿時
,表現得極度懦弱、膽小,甚至三次不認主的彼得;而耶穌的弟兄──雅各,在福
音書中,顯然是不信耶穌的(約7:5),但到了使徒行傳,雅各已經成為一個信徒
了(徒1:14)。

  「當主被釘十字架後,他們個個頹喪無望;然而到了七日的頭一日,他們卻變
得充滿著自信與盼望。是什麼理由,令這群人有這樣的改變﹖短短的三日,時間尚
不足用來製造一個影響他們一生方向的傳奇故事。試想這班男女,他們為世間帶來
最崇高的道德標準,甚至他們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群言行一致的人。即使受
逼迫,也無法使他們閉口不言。若將他們這種戲劇性的心理改變,均歸咎於一個無
法證實的證言上,是他們想出來用以欺蒙世界的,那真是太不合情理了。」(J.
Anderson, 1968)我們只能說,門徒突然的轉變,是因為在這短短的幾天中,有一
件超過我們所能理解的事情發生了。

二、保羅的改變

  如果硬要說門徒是有計劃說謊的話,當時參與迫害教會,熱心到處捉拿基督徒
、參與殺害他們行動的保羅(信主前叫掃羅),是極沒道理突然由極端反對耶穌,
一變而為竭力傳揚耶穌的。當時教會並沒有收買他,甚至教會一開始也不敢相信他
。但他不顧生命危險到處傳揚基督,被打到幾乎死去又遭受許多患難(徒14:19,
林後11:23~27),直到死在監獄時仍沒有停止過傳揚耶穌(參提後四章)。是什麼
讓他有這麼大的改變﹖保羅在往大馬色路上遇見復活的主的遭遇(徒9:1~6),是
唯一可解釋的答案。

三、許多人親眼看到

  耶穌的復活顯現,不僅僅是發生在少數門徒的身上,聖經上的記載,告訴我們
有許多人也親眼看到他:抹大拉的馬利亞(可16:9)、從墳墓回來的婦女(太28:9)
、彼得(路24:34)、往以馬忤斯路上的兩個門徒(路24:13~35)、樓上聚集的十
個門徒(約20:19~23)、多馬(約20:24~29) 、五百多位弟兄(太28:16~20,林
前15:6)、雅各(林前15:7)、伯大尼附近的橄欖山上,祂也向許多人顯現(路
24:50~53)。這些只是聖經上有記載的,我們甚至可以假設有更多的顯現並沒有記
載在聖經上。

  對於一件不尋常的事件,我們通常不會輕易相信它。但是如果有足夠多的目擊
證人,而其它的證據也指向這相同的方向,再拒絕相信就不是一種健康的懷疑態度
。關於耶穌的復活,聖經上正記載許多見證人證明這事。

   比歷史課本還真實

 耶穌的復活是神介入人類歷史的明證,也是真實在時間和空間範疇內所發生的一
件事。我們對於一個事件是否具歷史意義,或者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來看,一個事件
的真實與否,最可靠的憑據,就是當時代所存留下來的文物。「歷史上有某件事發
生後,當時若有許多活著的人都看見這事,且在這件事上有分,那麼當這件事被記
載下來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環境上的證據相信這些歷史事件的正確性。」(J.
McDowell, 1978)「要證實歷史上的一件事實,沒有一種文獻能比當代的書信更可
靠了。」(E. Kevan, 1961)從新約聖經四福音、使徒行傳、書信的記載,「在使徒
行傳第一章中,作者路加告訴我們,祂受害之後用許多的憑據向他們顯現,講說神
國的事,這種語氣表明路加所用的憑據乃是法律上所認可的憑據。」(B. Ramm,
1957)「……使徒保羅的書信實無疵可指,它們包含著歷史上最好的證據,他所致
加拉太人、哥林多人及羅馬人的書信,其可靠性及寫成之日期至今均早已被鑑定。
」(Kevan, 1961)「收集歷史上所有證據後,我們依然不得不承認,世間沒有一件
史實能較耶穌的復活提供出更多的證據了。既已擁有這許多證據,我們實在不能說
證據不足,除非當事人根本已經事先肯定地假設耶穌復活之事乃是不正確的觀念。
」(B. Westcott)我們可以發現,從歷史考察或文物鑑別的嚴謹態度來看新約聖經
的可靠性的話,我們將沒有理由接受其它的史實而故意不在意福音書、使徒行傳及
書信中所提及耶穌基督復活的事實。

   消息蔓延得太快了!

  今天耶穌基督死而復活,為要拯救世人的真理傳遍全世界,所帶來的影響力,
絕非歷史上任何一個人所能及的,只有祂復活的大能可以有如此的影響力。

  如果耶穌復活的信息是門徒捏造出來的謊言,那麼謊言終有被揭穿的一天,我
們將可以預期這樣的言論只能欺騙當時人一段時間,不可能長久下去,騙盡古今中
外千萬億萬人。然而我們卻發現,這個「謊言」非但沒有因為時間的進行而銷聲匿
跡,反而「越演越烈」,越來越多人知道,而且相信。這其中不僅是普羅大眾,有
多少科學家、哲學家、醫生、博士、君王、總統、政治文化領袖……都信了耶穌;
多少基督徒冒著生命的危險到非洲、亞洲、中國、南美、太平洋、印度……許多遠
近的地方傳福音。雖歷世歷代不斷有企圖消滅基督教的手段在攔阻福音,但時至今
日,福音從來只有擴張的趨勢。我們會想問:到底背後的推動力是什麼﹖馬太福音
最後提到:「我就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如果耶穌沒有復活,祂如何與
我們同在﹖直到今天,許多傳福音、聽福音的人經歷到主的同在,正因為主耶穌仍
與我們同在,今天傳揚的人才能得到能力,我們信靠祂的人才會改變。

   結語

  事實上,能夠證明耶穌復活的證據與資料遠較本文來得多,詳細的文獻內容,
絕非短短幾千字就能盡述的。歷世歷代以來,不斷有人從事耶穌復活的考據研究,
也有人為了拆毀基督教信仰而尋根究柢,但最後卻總是不約而同地指向同一個結果
:耶穌真的從死裡復活了!在所有的證據都支持這件事的同時,留給大家的,將是
一個問題:我們自己願不願意相信耶穌基督就是那位復活的主。你覺得呢﹖

   參考資料

1. 章力生,《基督論》,晨星,1964
2. Norman L. Geisler and Ronald M. Brooks, When Skeptics Ask, SP Publications,
3. 沈介山,《信徒神學》,華神,民82
4. John R. W. Stott, Basic Christianity, Inter-Varsity Press, 1971(司托得,《
5. Josh McDowell, 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 Campus Crusade For Christ In
6. George E. Ladd, A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Vol.1, William B. Eerdmans P
7. 黃孝亮,《生命之旅─信仰疑難的突破》,校園,民78
8. John Young, The Case Against Christ, Church Pastoral Aid Society, 1971(楊約
9. 吳主光,《福音神學暨福音難題解答》,天道,1990
10. 楊牧谷編譯,《當代信仰手冊》,校園,1990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