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8.3〈麥子園地〉這是家的感覺
時間: Mon Mar 16 13:27:58 1998

《麥子園地》

<不能不說>

這是家的感覺                    /林忠一(晨星團契)

  自小生長在信仰佛道,具有強力政商背景的家庭中,一直以來,我雖不至於目
中無人,但可確定拜拜時心中確無神佛,只是手持三柱香,眼望滿桌佳餚,尤其是
雞腿,口水早如滔滔江水綿延不絕。國三時父親過世,頓時家中群龍無首,母親一
心要帶領五個未成年子女長大成人。因家中無大男人,霎時原以父親為首的財產轉
為家族掌控,全由五叔接管;五叔是一個逢廟必拜,逢卦必求的人,然而他的行徑
反令我對桌上的小木偶,感到不堪入目,更加深我對神佛的厭惡,尤其是一些右手
五指指天、左手五指平擺,口誦阿彌陀佛的偶像,彷彿是在念著「給我錢、給我錢
」一般。

  從小自認聰明,凡想做的事沒有一件令自己落空(考試除外),因而自視甚高
。進入社會後,雖不是勤奮工作但也換來不少掌聲(馬屁聲),更甭提夜夜笙歌了
,但內心深處總感到一陣空空盪盪,唯有回家後看到母親的笑容和她輕輕地一句讚
美方能消除一天的疲憊。可惜好景不常,我二十六歲那年,母親病倒了,兩年之後
離世。母親對我而言如知己,像是一位二十多年的老友,當我歡喜或憂愁,她總陪
伴著我嬉笑消遣,當我跌倒摔傷,她也總不忘伸出雙手安慰扶持,但如今她卻永遠
離開了。再也沒人可讓我撒嬌,也沒人會用心來瞭解我,還有什麼是值得去爭取去
付出的呢﹖

  母親一生信仰傳統宗教,最後卻帶著基督徒的身分離開,令恨透滿天神佛的我
充滿莫名。在弟弟的帶領下,我抱著探索的心理進入了北溫哥華教會,因北溫教會
屬靈恩派,所以初去的十多天裡,我心中常有這些人已走火入魔的想法,但也感受
到他們的熱情。雖然語言不通,但在他們熱情邀約下,還是參加了家庭團契,團契
裡有位小弟兄為我一一介紹每個契友和他們的背景、專長,七八個來自不同國家、
不同膚色的人,同住在一間約二十坪的房子,從他們的言談間可以感受到他們更甚
於一家人的和睦喜樂,以及追求主的火熱!對一個來自有「經濟奇蹟」之稱的台灣
人而言,我對人與人間的互動關係,常有一種如俗語說的「一個和尚有水喝、兩個
和尚搶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體會,更別說是七八個「和尚尼姑」,可能早引
發第三次世界大戰,衝突頻繁!但這群基督徒卻不是如此,因此在他們的生命見證
感召下,我決志信主。

  母親臨走前交代要與父親同葬,於是全家返回台北舉行母親告別式,葬禮過後
因種種理由未再上教會,但沒多久老婆再度攜子翹家,更加深了不知為何而奮鬥的
念頭,像個活死人一般茫茫然度日。半年後小孩帶回來才開始邁入新的人生目標,
接下來的日子是帶小孩和上法院,如此又過了半年。因當初想追隨母親腳蹤行的心
願未了,而於85年11月17日重返合一堂;進了教會,一人默默地獨坐在二樓,當詩
歌響起,只感到心中一陣輕顫,而眼中淚水直流不止,直到禮拜聚會結束。同樣的
景況於24日重演,雖然這兩次均未曾與任何人交談,但我知道這是家的感覺;自從
母親過世從溫哥華返回台北後,曾經消失了的家的感覺又再一次出現了。

  回教會這一年當中,因小孩的語言學習能力和環境造成了自閉症,接著不斷上
法院和每個星期小孩的交接,曾不斷困擾著我,尤其每次交接小孩,必須面對對方
的小動作,更是精神上的一大壓力。曾多次與友人討論,但因信仰關係總覺得不妥
,最後在牧師建議下,大膽地將這一切交託在主手中。感謝神!「誰肯為我起來攻
擊做惡的﹖誰肯起來為我抵擋作孽的﹖若不是耶和華幫助我,我就住在寂靜中了,
我正說我失了腳,耶和華啊,那時你的慈愛扶助我,我心理多憂多疑,你安慰我就
使我歡樂,那藉著律例戲弄殘害,在位上行奸惡的,豈能與你相交麼﹖雖然一切事
情至今仍然前途未卜,但願將一切交托在你手裡,凡事依你旨意行,因你必指示一
條又新又活的路。」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