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klin (小闓) 看板: Grain 標題: 《一粒麥子》1997.11〈專業事奉〉老師,有問題!──文山國中鄧美蘭老師專訪 時間: Tue Nov 4 16:52:44 1997 《專業事奉》 老師,有問題!──文山國中鄧美蘭老師專訪 /林清雲 「當時換了一個輔導主任,他是虔誠的佛教徒,他因為害怕我在團契裡會帶學 生們禱告、唱詩歌,所以每次團契時間他都會在。起先我很害怕不夠勇敢,我把詩 歌中所有耶穌的名字,改成兩個洞洞,不敢寫在黑板上,但後來我跟上帝求勇敢的 心,神的名應該被高舉,於是我開始在團契中講福音、唱詩歌及呼召。」一位國中 老師努力在校園中建立一個福音的家。 美蘭姊,馬來西亞華僑,高中時就去過教會,高三接受主並且受洗。到了台灣 ,進入合一堂以後,跟神的關係更加穩定、堅固,校園的福音工作也就此開展。 國中時代的美蘭姊是個好勝心極強,處處都求最好的學生。因此當有個在各方 面都不比她起眼的基督徒同學邀請她去教會時,她總是用各種藉口拒絕她,她不覺 得自己需要耶穌。高中的時候,一個她很喜歡的基督徒老師邀請她到教會中,並且 帶她參加了一個福音性的營會。在那次營會中,她決志接受主了。然而在這之後, 她不是很願意參與教會太多的聚會和事奉,剛開始她只參加主日崇拜,之後因為看 不懂聖經,才開始和母親一同參加慕道班。這就是她屬靈生命的開始。 來到台灣,她就讀於師大,在附近的聖道堂聚會,並接下一些事奉。後來她到 了靈糧堂,反而不像在聖道堂聚會時有詩班、兒童主日學的事奉,只是單純地參加 主日、參加聚會。 畢業後,美蘭姊便開始在三芝國中任教。這五年當中,她並沒有任何福音行動 ,只是讓學生知道她是基督徒,但她很怕學生會問她任何有關聖經的問題。「因為 那時候覺得自己跟上帝的關係還是若即若離,最主要的是對聖經不很了解。」她說 。即便如此,上帝仍然使用她在三芝國中結出一個福音的好果子──簡麗娜(現為 合一團契同工)。 後來她被調到文山國中,進去之前,她作了一個禁食禱告,尋求上帝在她身上 的心意。「在那次禁食禱告中,我真的經歷到神。上帝清楚啟示我四件事:在真道 上要扎根、在兒童的工作上要忠心、要聖潔、要在文山國中開福音的門。」就因為 那次的禁食禱告,美蘭姊不單投入合一堂兒童主日學老師的事奉,她也開始了文山 國中的福音行動,「我相信絕對是你先為我開路,我才能夠進去開路。」面對文山 國中的福音禾場,美蘭姊在掙扎之後,再次面對上帝的,是全然的順服。因為神奇 妙的引導,文山國中成立了飛颺團契(又稱飛颺成長營),直到如今,已經有七年 的歷史了。 飛颺團契的前身只是個輔導「壞學生」的團體。那時候的輔導主任是個天主教 徒,當她知道美蘭姊(那時是輔導組組長)是基督徒時,便提議把學校裡所有被記 大過、小過的學生集合起來,請美蘭姊用宗教的方式去輔導他們。剛好那時文山國 中的校長就是她以前在三芝國中時的校長,他非常支持美蘭姊這麼作。帶著興奮及 感恩的心,美蘭姊很用心地帶這個團體。第一年,學生人數就從二十幾個,倍增到 四十多位,當然成員也不再只是那些被記過的學生了。看到這樣的成績,學校決定 從下學期開始,要讓這團體成為正式的社團。第二年,學生人數已增加到一百多位 ,社團也因此一分為二,分別稱為「光鹽社」及「信望愛社」。 後來文山國中換了校長,美蘭姊被要求接訓育組長的職位,使她不能親自帶領 團契,因此改在課堂向學生傳福音,帶他們參加校園團契舉辦的「飛颺營」。就在 這樣的帶領過程中,有一個學生──張仲良(目前在合一團契聚會)常常在禮拜六 中午,帶著許多聖經問題去找美蘭姊。漸漸地,學生一個帶一個,每個禮拜六中午 去找美蘭姊的越來越多,於是開始有「飛颺成長營」的出現,時間是每週六中午, 內容有詩歌、見證、福音和呼召。 然而在飛颺團契成立的過程中,遭遇了許多困難攔阻,因為校長換了,他不希 望在校園中進行宗教活動,而輔導主任也換了,他是一位很虔誠的佛教徒;不單如 此,還有家長會打電話去責難美蘭姊。然而在人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神親自為 美蘭姊開路。現在的飛颺團契,有許多家長常常來幫忙,甚至有些家長帶著家中其 他小孩一起參加團契並且作決志禱告;許多畢業的學長姊也都回來幫助美蘭姊分擔 她的辛勞;更感恩的是,這學期開始,飛颺成長營的地點被分到全校最少人會去, 最偏遠的地方,如此一來,當團契聚會的時候,校長及主任經過干預的機會就大大 減少了,「一切都要向神獻上感恩。」美蘭姊說。 「耶和華要揀選誰就揀選誰,要恩待誰就恩待誰。」(羅9:15)是美蘭姊很喜 歡的一節經文,「這些年來,若不是有異象,不可能會持續這麼久,因為人的熱忱 是很容易被磨掉的。」也就是因為神清楚的引導,今天的文山國中,是一個有神同 在的學校,校內的飛颺團契,成了神向老師學生們宣揚祂自己的導管。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