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id (自由的小朋友) 標題: 開始慾望 時間: Thu Nov 27 02:15:41 1997 9月23日 基督徒受的訓練是「不隨從自己的私慾」的,我做孩子的時候當 然不懂這些,既成了人,就會在每個行動之前開始思想。 於是,我注意到自己有許多的衝動需要被滿足,那並不是我能控 制的,我只能察覺而已,我的意思是,我並不能夠讓自己沒有那些需 要。 那些想卻似乎無法擁有的,令我苦惱,世人所愁煩的,我也無法 逃避。誰說基督徒可以例外呢? 我不求上帝滿足我,我只希望那些慾望不要困擾我,其實這兩者 是差不多的,都不是太合理的請求。可是除了這麼想,我也不知道我 能怎麼辦。 欲求不滿讓自己像一個漸漸枯乾的植物,一個人缺乏應有的灌溉 ,漸漸喪失生命力。我真的覺得害怕,這有如一根大刺在我身上,無 法拔除。好像在童話故事裡的人,如果可以讓這些遠離我,即使把靈 魂賣掉我也願意。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要開始飽受這些騷擾,我對生活和人生不再因 為有了上帝就可以滿足,我也不解到底有什麼了不起,為什麼我內心 裡卻如此在乎。 我太害怕我會離開上帝的結果是我竟然開始漸漸地疏離祂。 旅程中,必須做很多的取捨,因為無法攜帶所有的東西,有時候 丟的是自己的手,是自己太年輕的熱情,和太無知的一廂情願。 而有時候,選擇放棄的是用愛心說誠實話,是腐蝕人心、氣餒鬥 志的包容接納,還有上帝。 > -------------------------------------------------------------------------- < 作者: kid (自由的小朋友) 標題: 給「開始慾望」加註 時間: Thu Nov 27 02:21:38 1997 ※ 引述《kid (自由的小朋友)》之銘言: ☆衝動︰ 意思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一個生理反應與心理需求結合後, 在個體內強烈流動的能量。 ☆我的需要︰ 這能量在三個向度中流轉,分別是愛、性和名-- 一種可以被真實了解、認識、讚嘆甚或景仰的內心感受。 ☆這個情形如同青春期的自己,對於自己生心理的劇烈變化無法接受。 是一種shock!所以不知所措。 ☆喪失生命力︰ 是一種頹靡、無精打采的狀態。生活裡,對一切活動不感興趣, 還夾雜著煩躁、不安、無力。 ☆騷擾︰ 以往只要單獨應付心理需求或生體反應,但現在這整合起來的 能量之強大,是我未曾經歷過的,並嚴重地影響生活。 果然「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 此外,使用「騷擾」也暗示著,我並不視衝動需求為我的一部份。 ☆疏離上帝的幾種可能︰ 1.忙碌--讓自己很忙很累,就根本不會有時間管上帝。 2.利用替代品,刻意不理會--例如運用想像力, 編織故事的場景。就可以像看小說一樣,陷在 杜撰的情節裡。 3.真的去做﹙此法不建議使用﹚--例如去求偶、 找人上床、開拓人脈交際,必要時進行權力鬥爭... 上述是理性功能理想運作的狀態, 真實的情況可能是... 4.根本沒有在上帝面前靜下來的可能,自然就疏遠。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