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daphy (一直在找尋) 看板: FJ-FHL 標題: 一些感觸 時間: Mon Sep 14 14:23:55 1998 前天和一個朋友聊天,聊到一個人生命中到底可以承受多少重量, 我很誠實地承認從小到大沒有經歷過親近人離開世界的傷痛, 但往往在一些電影或小說情境中,我也竟能同理劇中人的傷痛而掉淚 久久忘了自己, 直到震撼消退卻又回到天真的日子裡 夢裡也掛著微笑 而有這麼一天 年歲漸長 我也親嘗這種生離死別的滋味 才慢慢看得懂楊牧谷書上寫的苦難在生命中刻畫的深刻 ]才知道為什麼約伯那三個朋友講的話是多麼刺耳少憐憫 在最難過的時候,以為沒有人可以真正懂,甚至上帝也不插手 沒有一個人可以背負另一個人的傷、重擔 即使我曾深深把期待的眼神放在他身上 所以,你問我「生離」和「死別」哪一樣較痛? 哲學、神學都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去比較誰承受多少痛 只是模糊了個人生命的獨特性 於是人有時選擇在自己房間裡獨自輟飲一杯杯苦膽汁 然而,在上帝出現向約伯說話前,神兒子早已定意走上十字架 無言流下血也流下無比的愛 以至於約伯心中翻騰的痛苦平息 不再詰問 不再自憐 :「如今我親眼見你。」 可以重新開始嗎? 耶穌:「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