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gl (小星) 站內: FHL-NCHU
標題: 宣教典範(1)
時間: Sat Sep 19 15:23:55 1998

整個漫長的中世紀教會歷史﹐大部分在紛紛嚷嚷中經過。
起先是奧古斯丁和伯拉糾學派對原罪的爭論﹐
再來是政教之間的分合及爭權。
到了中世紀的後段﹐「上帝國度」的擴張被認為是統治者「國王」的責任﹐
在披著合理化的神學外衣後﹐基督徒扛著「神的旨意」高喊著「神決意如此」﹐
昂首闊步的發動十字軍﹐用刀劍去宣教﹐去征服異教徒。

在短視、偏見、驕傲瀰漫整個歐洲的同時﹐
有一批修道士﹐他們簡樸、謙卑、辛勤的工作﹐一生傳講真理;
他們不只是一昧的苦修﹐反而進到社會去耕田、修橋鋪路;
他們發現世界無論在物質上或社會關係上都是一片殘破﹐
在沒有爭論、沒有呼喊、沒有譁眾取寵中﹐
每找到一快沼地﹐一叢樹林﹐總在荒野中建造出伊甸園﹐
於是一間教堂、一處農場、一所修院、一個學校、一座城
及城與城之間的道路就這樣形成﹔
他們把因戰事入侵而荒蕪的廢地重新變成耕地供人居住;
他們提昇了窮人和被人忽視的農民的心靈﹐
同時也改革了當時盛行的社會價值觀。
尼布爾(Niebuhr)說:「修道主義是唯一救拔中世紀教會
免於落入死寂、僵硬﹐完全失去異象以及真正革命性質的景況。」
因此這些最與世無爭﹐最不可能成為宣教主導者的群體﹐
成為中世紀更新歐洲社會的主要精神力量。
他們原沒有宣教的意圖﹐卻滿有宣教的特質和成果。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