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若照您的標題而言... 您是在問..宗派...就像一國之內的 宗族(百家姓)... 2.天主教 是教(國) 其宗派比較有名的是 道明會,專門走教育與培養知識份子 方濟會,專門濟貧,分享自己所有,存在窮人當中... 耶穌會,絕對順服,通常是傳福音到最艱難戰線,如電影的[教會] 3.基督教,長老會,信義會是有幼兒洗禮... 人信主是全然上帝的恩典 浸信會,門諾會,貴格會;是古典的靈恩派,成人信而受洗就必得救 本來也反對牧師職分的,現在也都有了.. 真耶穌教會,目前仍強調信徒必須又有說方言的基本恩賜.... 本來強烈反智到 稱呼神學院是魔鬼學校,現在也有了自屬的神學院 4.在基本信條,得救基本概念都是一致;只是,在團體成長過程中,因著與別的 宗派少部分的次要真理上,各有堅持,賭氣... 就形成各有特色宗派 都是主內的基督徒團體... 5.號稱是基督徒,卻否認耶穌是神,否認耶穌是舊約預言的 彌賽亞 救世主... 若不信耶穌是基督...哪能當基督(的門)徒呢?? 這樣在最基礎的基要真理上有偏差的,我們稱他們為異端.. 耶和華見證人會與摩門教就是。尤其摩門教自稱基督末世聖徒教會.. 卻沒有基督的十字架,卻只有尖塔和吹號的 天使... 6.會所與新約教會雖然有兩百年前貴格會的 激進,獨自一格.... 但是,他們仍是,主耶穌的門徒,我們的弟兄姊妹.. 相信時間會改善彼此誤解的點,而讓各宗派更團結同心一起完成主耶穌的大使命 7.教派的林立對真理的認識是有幫助的。 宗教改革前,只有一個教會,雖然每位學者都可以有自己的不同看見, 但總會擔心自己是否會觸犯教會的信仰,以致於被判為異端,甚至開除教籍 新教分出來後,由於「人人皆祭司」以及「唯獨聖經」的理念 加上中產階級的興起帶動的個人主義 「一人一套神學」不是不可能的了 後來主流教派的發展,神學家的出現,整頓了整體的亂象 精緻化的結果,變成了教派的形式 然後各教派各自發展,歷經分裂與整合及不斷地反省 就形成了今日各主流傳統的樣子 並且,小派的不斷產生依然是可能的 重點是:「回到聖經」的這個動作,不斷地修正各傳統原有對信仰的認識 差異到一個地步,就分裂 相似處到一個地步,就跟隨或整合 天主教方面,近年來不斷改革的結果 亦丟掉了一些包袱 天主教神學亦綻放出燦爛的花朵 甚至部分神學家激進的程度,超過整體而言比較沒有教會規範的新教神學家 如拉丁美洲的解放神學就是天主教神學家的作品 教派林立的結果,不是亂象、衝突的表徵,或是真理的失落 反而是互補、是神學豐富性的開展。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