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ohn316 (God is Good) 看板: CYCU 標題: [轉錄]宗教信仰與無神論的關鍵(2) 時間: Sat Mar 17 01:38:37 2001 ※ [本文轉錄自 rethink 看板] 作者: noise (塞外大可汗) 看板: rethink 標題: 宗教信仰與無神論的關鍵(2) 時間: Tue Mar 6 13:12:34 2001 二、存在主義式的論述 ── 焦慮與絕望: 要談存在主義,我在此先小小的解釋一下存在主義的主要思考方式。 過去的哲學思考方式往往主張『本質先於存在』,也就是說,如果你認為『人性的本質 就是趨樂避苦』,那麼,你會認定,這個人的『存在』── 就是他這個人的真實自我 ── 基本上一定會朝著趨樂避苦的方向發展。而存在主義的觀點認為,人沒有任何決定性的本 質可言,人是先存在 ── 也就是由於活在世界上所以能經歷各種具體發生的真實生活, 然後因為這些「存在」的存在,所以人類在生活經歷中由於自己決定如此選擇,而非本質 決定自己如此選擇,所以他自己創造了自己的真實自我,然後才表現出所謂的本質。換句 話說,今天你的存在完全是你個人的責任,你得為你自己完全負責。 因此,存在主義大師沙特主張的無神論如下: 1.既然人的本質完全是自我創造,所以人要為自己負上完全的責任。而一個人的存 在必然會牽涉他人,例如,選擇一夫一妻制同時就影響到他人,所以存在主義不只對自己 負責,也要對所影響到的他人負責。 2.因此存在主義會產生很大的責任感,因為他得問自己:『如果每一個人都做出某一 種行為,則社會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因為有這麼重的責任感 ── 不只對自己負責,而 且對其他受影響的人負責,所以存在主義認為人『必然』是焦慮的。 3.這種『完全負責』的態度,正是因為人類是『完全自我創造』這種『完全自由』 而來。如果人的本質可以訴諸上帝或社會的決定,那麼人雖然『不自由』,卻可以『不必負 責』。而存在主義認定人都從『存在』中依個人自由完全創造了自我,所以相對要負上最高 的責任。 4.因此人的『絕望』也是正常;因為人既然完全自由,當我死後,誰能保證我進行 的完美工作不會被破壞?所以,我們永遠只能考慮我們意志能達到的事物,對於我們意志 達不到的事物,只能絕望。 5.存在主義所推導出的無神論,由於認為強調人的完全自由、人只能考慮其意志所 能達到的對象,所以人要追求其自我的實現;而焦慮與絕望是『正常』,而且是『可喜』, 因為這正是一個人充分自我實現後的一個象徵,當然了,這裡所謂的絕望是指『各人永遠 只能依其生命的限制內做事』,而焦慮是指『各人為了自由而負出的代價』。 相對於這種存在主義式的無神論,基督教信仰根據存在主義的推演,所得到的宗教信 仰與無神論之差異如下兩點: 1.由於基督教『遵守聖經』,所以『完全的自由』不是人的存在,而是上帝賜與的。 所以,焦慮不是正常的,焦慮是因為沒有順從上帝而導致『完全自由』的結果。 2.因為死亡是『絕望』的一個主因,這種絕望主要是對人死後『一切皆終結』的反 應。但是依基督教信仰,相信有來世,而且來世會是現世的完美更新,所以死亡不但不是 一切的終結,而且正是各人努力栽種後的收割之時。 所以,由於相信『上帝』這種超越『存在』的向度,宗教信仰跨過『焦慮與絕望』的 人性『存在之本質』,而能表現與無神論完全不同的面貌。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