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OIA_Study 看板] 作者: humble (師大 劉加恩) 看板: OIA_Study 標題: 主耶穌的歸納法 時間: Fri Apr 28 16:08:23 2000 主耶穌的講道,我想可以從中觀察到一點歸納法的痕跡,那並不是說 主耶穌是用歸納法,而是說我們可以從主的講道中學習歸納法的一些 原則: 路加福音第六章13-49節: 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個人,稱他們為使 徒。這十二個人有西門,耶穌又給他起名叫彼得,還有他兄弟安得烈 ,又有雅各和約翰,腓力和巴多羅買,馬太和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 各和奮銳黨的西門,雅各的兒子猶大,和賣主的加略人猶大。耶穌和 他們下了山,站在一塊平地上;同站的有許多門徒,又有許多百姓, 從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並推羅、西頓的海邊來,都要聽他講道,又 指望醫治他們的病;還有被污鬼纏磨的,也得了醫治。眾人都想要摸 他;因為有能力從他身上發出來,醫好了他們。耶穌舉目看著門徒, 說:你們貧窮的人有福了!因為上帝的國是你們的。你們飢餓的人有 福了!因為你們將要飽足。你們哀哭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將要喜笑 。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 惡,你們就有福了!當那日,你們要歡喜跳躍,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 賜是大的。他們的祖宗待先知也是這樣。但你們富足的人有禍了!因 為你們受過你們的安慰。你們飽足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飢餓。 你們喜笑的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要哀慟哭泣。人都說你們好的時候 ,你們就有禍了!因為他們的祖宗待假先知也是這樣。只是我告訴你 們這聽道的人,你們的仇敵,要愛他!恨你們的,要待他好!咒詛你 們的,要為他祝福!凌辱你們的,要為他禱告!有人打你這邊的臉, 連那邊的臉也由他打。有人奪你的外衣,連裡衣也由他拿去。凡求你 的,就給他。有人奪你的東西去,不用再要回來。你們願意人怎樣待 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甚麼可酬謝 的呢?就是罪人也愛那愛他們的人。你們若善待那善待你們的人,有 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是這樣行。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 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你們倒 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 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你 們要慈悲,像你們的父慈悲一樣。你們不要論斷人,就不被論斷;你 們不要定人的罪,就不被定罪;你們要饒恕人,就必蒙饒恕;你們要 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並且用十足的升斗,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 倒在你們懷裡;因為你們用甚麼量器量給人,也必用甚麼量器量給你 們。耶穌又用比喻對他們說:瞎子豈能領瞎子,兩個人不是都要掉在 坑裡麼?學生不能高過先生;凡學成了的不過和先生一樣。為甚麼看 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不見自己眼中有梁 木,怎能對你弟兄說: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你這假冒為善的人! 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纔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因為,沒有好樹結壞果子,也沒有壞樹結好果子。凡樹木看果子,就 可以認出他來。人不是從荊棘上摘無花果,也不是從蒺藜裡摘葡萄。 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 來;因為心裡所充滿的,口裡就說出來。你們為甚麼稱呼我主阿,主 阿,卻不遵我的話行呢?凡到我這裡來,聽見我的話就去行的,我要 告訴你們他像甚麼人:他像一個人蓋房子,深深的挖地,把根基安在 磐石上;到發大水的時候,水沖那房子,房子總不能搖動,因為根基 立在磐石上。惟有聽見不去行的,就像一個人在土地上蓋房子,沒有 根基;水一沖,隨即倒塌了,並且那房子壞的很大。 我們可以看到主耶穌一開始差派門徒,之後主耶穌便說了這一段講章 ,主耶穌派遣門徒出去之後,以祂自己獨特的觀察法預測門徒們的一 些狀況,之後略過了提問(事實上是主耶穌已經知道會有哪些問題) ,之後開始解釋,並在解釋的同時做歸納,也就是說主耶穌首先解決 門徒會遇到逼迫的問題,提出了要忍受逼迫的說法;之後講到彼此之 間的關係,要他們不要彼此論斷,最後說到一個最重要的應用,那就 是凡到主那裡去,聽見主的話就去行就好像蓋房子在磐石上。所以主 耶穌的講章是給我們使用歸納法查經的一個很好的榜樣: 第一:針對人所會遇到的問題給予解決,也就是體貼人的需要,並且 可以站在真道的立場上給予正確的輔助。那當我們在作歸納法查經的 時候,同樣必須是站在真道的立場上去解答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可以 幫助自己更認識上帝或是可以學習處世的方法。 第二:主耶穌很清楚用比喻的方式解釋要如何以真道的立場去處世, 所以當我們作歸納的時候,重要的是必須要清楚,不該是模糊、抽象 ,而是應該具體將所歸納的重點提出來。 第三:主耶穌歸納出重點之後,馬上要門徒去作,什麼都不用多說, 就是去作就對了。我想這也是我們作歸納法時,一個必須的重點,不 該只是停留在歸納,要不然就是停留在知識階段,更重要的是「聽見 了就去行」,歸納出來就有具體應用,並且確實去行。 所以從主耶穌的講章當中,我想可以作為我們在作歸納法時的一個學 習目標。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