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陰霾 —談九二一災變後的心理調適 ◎洪桃美
鼓勵生者勇敢地去談論失落,唯有完全體認這個人已死、不
會再回來,如此生者才能真正去面對失落後,所引起的情緒
衝突。
一場無預警的撼天動地,又創下了一個台灣兩千萬人民血
淚交織的歷史名詞k「九二一大地震」。生者悲愴、傷者哀
慟、逝者悽涼。光是嘴上空談一個「愛」字,恐難撫慰這些
慟、逝者悽涼。光是嘴上空談一個「愛」字,恐難撫慰這些
慘烈的錐心之痛,尤其是有下列症狀的受災者,沒有專業心
理諮商人員的協助,很有可能會終身活在災變的陰霾中。
災變帶來的創傷
第一、只要一談及這次的災變和因此而喪生的親人,就會
感到無可抑制之強烈、鮮明的悲傷;第二、看似無關緊要的
芝麻小事,在災變後卻會引發不可收拾的失落反應;第三、
災變及親人死亡後,生活有重大、不尋常的改變,並出現社
會人際退縮行為,如不再和多年親朋好友、鄰居來往,或不
再參與和逝者有關的活動;第四、陷溺於長期的憂鬱,特別
是因持續、揮之不去的愧疚感,和低落的自我價值,導致無
法適應正常的家庭及工作生活;第五、出現一蹶不振的自毀
性衝動行為,如沉迷於煙酒、藥物、飆車、賭博、幫派等反
社會活動;第六、對災難和死亡出現莫名的恐懼,而不斷有
幻聽、幻覺、睡眠和食慾障礙等困擾。
心靈關懷的方法
若是周遭的親友在經歷災變後,並沒有出現上述的問題,
則可運用以下三原則,來協助他們進入自己的靈魂深處,去
知道並體驗這次巨創所帶給的痛苦、失落、恐懼、憤怒、和
悲哀。
一、鼓勵生者勇敢地去談論失落。任何人一下子失去了身
邊重要的人,都會有不真實的感覺,唯有完全體認失落確實
已發生—承認這個人已死、不會再回來,並大量說出對逝者
的回憶,如此生者才能真正去面對失落所引起的情緒衝突;
請千萬別讓沒表達出來的悲傷,摧毀了那過度疲憊的心靈。
二、允許時間給生者去悲傷。悲傷是需要時間的,一般人
在經歷重大事故後的心理修復期是一年,在這三百六十五天
中,生者最難熬的是各種假期及特別節日,因為這些日子會
讓生者憶起過去和逝者相處的情形,而引發混亂的失落情
感。
三、幫助生者在失去逝者的情況中活下去。先了解生者目
前最急迫性的問題是什麼及如何解決,並釐清逝者曾在生者
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地位;當生者可以適應此處的失落,且
能在沒有逝者的環境下獨立做決定時,表示生者已逐漸找到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