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noise.bbs@bbs.cis.nctu.edu.tw (tom), 看板: story
標  題: Re:「虛擬虛幻虛擬真實」論小張
發信站: 交大資科_BBS (Thu Dec 26 15:29:33 1996)
轉信站: fhlbbs!alab03.ee.nctu!news-peer.nctu!news.nctu!spring!aidebbs!UUserv.N

    我覺得gospel這種網路文學集體創作的定義很有趣,對
我這種不從事文學創作的人來說,也未嘗不是件好事。因為
過去小說版對我而言,就是喜歡創作者的天堂,卻不是人人
皆可進入的殿宇。
    所以我很願意在這裡發表一點我對「虛擬虛幻虛擬真實」
這篇小說的看法。只是限於一向只愛運動不讀文學的我而言
,或許觀點不值一提,若有不適合的地方,還希望gospel見
諒。

    我最想探討的是「小張」這個人物。

    根據gospel的描述,小張是讓人最莫可奈何的男性沙豬。
他從頭到尾都不否認自己是沙豬。以下就是gospel對小張的
描述:

*************************************************************************
    小張從不否認自己歧視女性。至少公開場合是如此。這使小張討人嫌,那些其實
很反挫,卻痛恨沙豬的人尤其討厭小張,或許是因為小張如此毫無遮攔的暴露某些痛
處吧!
    譬如方才小張一說話:「女人啊!想往上爬,需要的不只是能力,還要好面貌與
好身材。這是現實。」就讓幾名聊興正熱的女同事不屑離席。
    但是沒有人想跟小張吵架。小張的言論大家太熟悉,會爭辯的早爭辯過,知道沒
人可以改變他,也犯不著這麼累,反正下了班,跟小張的生活就沒有交集,就讓小張
的老婆去煩惱吧。
*************************************************************************

    正是小張這種明目張膽的沙豬態度,導致一場單純的商業
研發會議,變成是「政治角力」。但是很弔詭的,是打從一開
始,蘇美娟就高居上風,過去大家一向認為是女性憑直覺憑情
緒作決定的,在這場會議中,反而變成是小張在憑情緒憑直覺
作決定。小張一切情緒與直覺的基礎,就是「不能讓女性高過
男性」。
    gospel相當技巧的將「對岸」不按牌理出牌的政治軍事經
驗,來襯托小張的「政治角力」下的非理性因素。


****************************************************************************
    年度企畫與業務檢討大會,因著上海是否要增設分公司變得萬分複雜。例行的利潤
分析報表,研發計畫,財務報表之外,還要加上對岸政治因素的評估,而深圳設分公司
時尚未經驗潤八月,97 又是一個敏感的數字,因此上海之議案, 就變成不能完全憑藉
深圳的經驗。
    幾天的開會,其實充滿了政治的張力。兩岸的,還有男女之間的。因為議事者全
是男性,除了蘇美娟。
.............

    奇怪的是在會議上支持上海議案的蘇美娟,與強烈主張連深圳一併撤銷的業務總
經理小張之間,竟因屢屢談及潤八月,而充滿了政治的與軍事的微妙張力。蘇美娟力
陳增設上海分公司的種種理由,竟像是「急統」,而小張期期以為不可的據理以爭,
又像是「急獨」,常造成開會中一些隱隱的浮動不安。
    報表與數字可以要求,政治變數卻無法透過電腦確定,這就是小張力斥美娟拓展
業務的最有力理由。美娟一切的擔保,都可以因對岸政情說變就變而拒絕。「萬一對
岸... ...?」成為小張的口頭禪。
***************************************************************************

    我認為gospel這種「政治角力」下,男性沙豬比襯對岸之非理
性的譬喻手法,實在是非常高段的小說技巧。類似這種政治vs男女
關係,卻對男性充滿反諷的譬喻,充滿整篇小說之間。


    gospel除了透過蘇美娟描述小張,也透過小李與財務室的女同
事來襯托小張。
    光看小張與蘇美娟的對恃,讀者絕對就會因為自己的情境與認
同對象,而選擇某種同情蘇美娟或同情小張的移情作用。
    等到小李與財務室的女性出現,卻會讓讀者發現,其實真正的
敵人不是「政治角力」中的小張,而是:


**************************************************************************
    ──女性主義很多時候是一種亮麗的商業包裝,讓人知道講此言談的人沒有跟時
代脫節,僅只是如此,包裝底下一切都沒有改變。罵人反挫的自己最反挫,口頭支持
女性的最污辱女性。跟政治一樣,是一種戲劇,看不見真實。
    ──比起那些將女性主義當包裝的,真實承認自己是沙豬,和真實承認自己是小
女人,都高尚的多。至少他們以其徹底的對立來凸顯女性主義議題,而不會含混掉立
場,真假難分。
..........

      ──女性的邊緣戰鬥,最大的敵人是女人自己。皎皎說。
    比起小張,財務小姐們的確更貶抑了美娟。在她們眼底性是美娟唯一的出線原因
。而小張,在會議上劍拔弩張,儘管言語不屑,至少暗示了美娟是他的對手。
***************************************************************************

    陳述到這裡,我們就會發現,小張讓人痛恨,卻有他質樸的一面,
因為他誠實,他從不遮掩自己是沙豬,也因此他在「功能」上,可以
促成「女性主義」的政治運動。
    反而是女性本身因與其他女性的明爭暗鬥,會傾向貶抑女性自己,
或者是小李,媚俗的支持女性主義,跟黃色的玩弄女性的言論參雜並
存,模糊掉男女平權的議題。

    gospel轉而開始從沙豬外表下,內心對「慰藉」這絕非陽剛氣質
的過渡需要,作了很「致命」的描述:



***************************************************************************
    言談從無法顯出真實。
    譬如小張,絕不會有人知道在極其沙豬的外表下,是個非常戀母情結的人。他無
法在離開妻子後安然入睡,總是輾轉反側。所以小張很怕出國考察,他寧願放棄這種
好機會。下班回到家,小張是個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連洗澡水都要妻子放好的男人,
但是在床上就變成戀母者。或許這正是張妻被呼來喚去斥罵連連之餘,仍坦然偷笑的
原因。床上的男人女人永遠是關鍵。
***************************************************************************


    若光看gospel對小張的幾筆描述,應可看出gospel對沙豬文化的批駁
反諷,和對被迫於「政治角力」的女性的同情。
    但這篇小說的複雜,卻絕不只是在這裡。
    因為小說到最後,蘇美娟竟然認同的角色是「男性」。而白皎皎從事
女性運動的變化歷程與導致的愛情悲劇,卻又不完全是把批判對象焦點完
全對準「沙豬」的。我想,這是這篇小說最出神入化之處,這篇小說,不
能只有單一方向的解讀。
    我是蠻訝異如此複雜的小說架構,竟然可以用兩萬字結束,這應當歸
功於gospel自陳的「三個主題交織」的小說技巧吧!


    因為功力有限,我先找出我最想分析的角色「小張」來談。至於整篇
文章的總體分析,完全超出我的能力了。

    當然,我會特別選擇小張,也是因為我個人的背景。我是客家人,生
長於客家家族之中,我的成長環境,男性全數都是「小張」,文化制約下
,男性也經常不自覺的以「男性沙文主義」為傲。我內心深處很複雜,一
方面想抵制男性沙文主義的狂傲,一方面又在看電影,看運動比賽時....
不經意的就流露出男性沙文主義的態度。gospel對小張的描述,一方面刺
痛了我,一方面又讓我會心一笑。老實說,在沙文主義底下,要掙脫出來
,成為女性的尊重者,其實並不容易。對我個人而言,純粹是基督教信仰
帶出的另一種「義理」,讓我看見沙文主義的偏狹侷限。儘管如此,在信
仰的崇高理想底下,要達致表裡如一的「男女平權」,還是一個很需要奮
鬥的過程。

    其實我很好奇,當小張知道蘇美娟竟然是「男性」,他會如何想?是
狂傲的大笑,還是受辱的憤怒??這是小說中懸而未決倏然休止之處,卻
是我最關心的地方。不知gospel如何回答這問題呢?








--
人生煩碌,何以解憂? 唯有單車!
--
 * Origin: ★ 交通大學資訊科學系 BBS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