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quarks.bbs@bbs.cm.nctu.edu.tw (quarks), 看板: story 標 題: 風信子(1) 發信站: 交大電信風信資訊站 (Fri Nov 14 18:57:27 1997) 轉信站: fhlbbs!alab03.ee.nctu!news.csie.nctu!aidebbs!news.yzit!news.ncu!ctu-pe OO兄, 久未連絡,不知近來可好?嫂子和小孩一切都平安嗎?這麼久沒有連絡,給 你捎個信,也算是報一聲平安。在這家公司待了三年,如今為了種種因素,我決 定在年底把工作給辭去,我們在台灣的高科技製造業,流動率非常的高,像我如 此能在一家公司待上近三年,也算是異數了。今年一整年我家裡急需用錢,所以 我每個月都得把薪水的三分之二給寄回老家去,剩下的三分之一拿來當一個月的 開銷那還不是很夠用呢! 台灣是個工商社會,每個人就像工蜂或螞蟻一樣,為了得到維持生活下去的 物資和空間,不得不努力地工作,其實我覺得人只要過得平安快樂就好,對於物 質生活的追求和享受,我並不是看得那麼重的。這一年來,我的生活發生了許多 變化,也沒辦法一一向你提及,倒是寫了幾篇散文,恰可解說我這些日子來的心 境。為文之中或許台灣本土之意識相當濃厚,你可能不大習慣,但是我總覺得文 學應該是要和土地相結合的,而我本身就是一個對土地之情依賴很深的人。余秋 雨先生說,讀文猶如讀人,或許你也可以從這些文章之中,讀到我呈現不同的另 一面。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機會再到湖北探望你,大家帶給我許許多多的回憶, 我甚為感念。內地的生活是比較清苦的,如今回味起來卻又如此溫韾,尤其是我 有兩次隻身前往山鎮,你的真情招待,至今我仍感謝在心。一個人離開故鄉這麼 遠,來到完全陌生的漢江之岸,心靈的寂寞是在所難免的,幸虧那時有你每天陪 我解悶,我倆最真切的友誼也是在那時建立起來的。你告訴我湖北鄉下的生活情 形,而我偶而也談論台灣的農作物,如果我的朋友們要說我為何對湖北的景緻如 此熟悉,那都要拜你的農業常識知識之賜。 還記得電腦中了病毒那一次嗎?正逢大陸的開國紀念日10月1日,我還傻 呼呼地到郵電局裡去工作,而你卻微笑地告訴我,你們這兩天放假。雖然如此, 我們還是一面工作一面聊天,雖然我是掛念著想早點回到台灣,但由於襄樊的飛 機航班不方便,也只得在鎮上多待幾天,也虧得是如此,我們才有更多的時間來 增進雙方不同的認知和了解。有時,我開玩笑地跟別人說,我可是台灣最早實行 『一國兩制』的人呢!因為兩邊的假我都放到啦!哈哈!! 其實,你我也都明白,兩岸在意識形態的差異是一個很難解開的心結,我們 對中南海當局的強硬態度一直抱著非常排斥的態度,像我父母這一輩的,土生土 長從來沒有離開過台灣的人,也許他們自己並不自覺,但是骨子裡所流的卻是台 獨思想的血液,這種心情可能不是國內所能體會的。我的父親時常這樣告誡我, 台灣可以獨立是很好沒有錯,但是中國是絕對不會容許的;或是這樣跟我說,台 灣獨立只能做不能說,台灣爭取加入聯合國是件很沒有意義的事。我也覺得合 理。父親以傳統的漢人自居,尚且都說這種話,更不用說我們這一代,跟『祖國』 之間又多一層隔閡了。 我,一向是個主張化干戈為玉帛的人,但也絕非所謂的委曲求全。你是內地 內和我們接觸,算是比較溫和理性的人,所以我會把台灣人的立場向你誠心的解 釋。四百年來大陸或國際上一直沒有給我們該有的尊嚴和地位,所以日據時代的 知識分子稱我們自己是『亞細亞的孤兒』,這種悲情並不是大陸人所能理解的。 國民黨政權來台之後,實行所謂高壓統治,蔣氏政權製造所謂的白色恐怖(政治 迫害),令許多台灣高級精英份子流亡海外。 這些流亡精英份子如彭明敏、邱永漢等,畢竟只是少數。有人選擇留在島內 繼續尋求抗爭,如施明德、許信良、陳水扁等,因而啷噹入獄的也不在少數;有 人選擇加入國民黨,如李登輝、林洋港、吳伯雄、蕭萬長等;對政治感到灰心的 精英則一味地往經濟求得發展,以紓解心靈上的出路和苦悶。國民黨老要拿『台 灣經濟奇績』攬為自己的功勞,雖然像孫運璿、李國鼎、趙耀東等幾位大陸精英 我是很敬佩的,沒有他們,台灣沒有今天的局面,但我還是相信,台灣今天能有 這樣的經濟成就,是因為政治欲望受到壓抑,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的結果。 這幾十年來,台灣為了經濟成長,犧牲的不只是人權的尊嚴,更是我們賴以 生存的大自然環境。沒有錯,國民生活所得是年年的提高,但是我們的生活品質 卻是一年比一年要糟糕;本來,我們以為蔣氏政權結束之後,民主政治能夠得到 健康的發展,環境的破壞能夠予以遏止,然而如今我們所看見的,國會議員的私 謀牟利,政府之公權力不張,社會重大刑案的層出不窮,山坡地的亂墾亂伐,在 在都顯示社會的病態所在。 雖然如此,我從來不會為台灣的前途感到灰心。我相信,台灣人總有一天能 夠自己管好自己,創造出真正為世人敬佩的福爾摩沙之島。我知道,有許多台灣 人對自己的土地沒有信心,他們不是成天想著出走,不然就是把子女都送到國外 深造;在資本主義的社會之中,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對於這班人的行逕 ,我抱持著不置可否的情境。然而我所不滿的是,這樣的人,只把台灣當成是一 個賺錢的地方,對土地一點感懷心情都沒有的,這只會使我們建設家園成為美麗 之島的推行更加困難。 我總覺得,他們要走就走得乾淨,不要口口聲聲矯情地說,『台灣必須獨立』 ,卻是對家鄉一點貢獻也沒有。其實,台灣最需要的不是獨立,而是找回台灣人 民對這塊土地的歸屬感,肯奉獻心力建設成為美麗的家園,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可 以安居樂業,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初,你曾問我們對兩岸關係的立場,我們幾個年青人是笑而不語的。我不 能否認,每個台灣人多多少少都有牆頭草兩邊倒的性格,這是環境使然,我們必 須如此,因為這是我們在國際夾縫間求生存的方法。對於統一或是獨立,我個人 是抱持非常超然的態度,我們從不肯給自己假設一個立場,因為一旦我們給自己 設限,對自己在社會上的發展是多多少少會有阻礙的,不是被貼上統派就是被貼 上獨派的標籤,在台灣,很少人喜歡被貼上標籤,我是這樣覺得。因此,你也會 發現,台灣的政治團體,主張統或獨的人都是很少數,大部分的人都還是抱持見 風轉舵的態度的。這是一般台灣人的心態。 我不願意我們之間的情誼受到這些意識型態的影響,歷史的大方向本來就不 是一個人的力量所能左右,每個人能夠掌握的就是自己而已。讓政治地歸政治, 文化的歸文化吧。我們都是喜歡看書的人,藉此以文會友,以友輔仁,當可沖淡 彼此間的意識對立。其實,大陸一些作家的書,在台灣也是很受歡迎的,像是我 送給你韓少功的『馬橋詞典』,台灣也有繁體字版,錢鍾書的『圍城』聽說在台 也不知被盜版了多少本。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在台灣更是一時 洛陽紙貴。除了這幾本書,最近我又買了商務館出版的『南方有嘉木』以及『另 一種童年時代的告別』二書,這些書我都喜歡的,只是有的抽不出時間去看。 兩年不見,想必小姪一定又長高不少了,我這個台灣來的叔叔他大概也不認 得了,但我知道他還是如以往機伶可愛的。我希望,有一天你也能到台灣來看看 ,正是曾子所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樣的心情,我們是頗能體會的 。啦哩啦喳說了一大堆,無非是傳達友誼之情。祝 好∼ 弟 XX 1997.11.14 于 竹塹 > -------------------------------------------------------------------------- < 發信人: quarks.bbs@bbs.cm.nctu.edu.tw (quarks), 看板: story 標 題: 風信子(2) 發信站: 交大電信風信資訊站 (Fri Nov 14 19:01:25 1997) 轉信站: fhlbbs!alab03.ee.nctu!news.csie.nctu!aidebbs!news.yzit!news.ncu!ctu-pe ○○, 我有告訴過你,我年底辭掉工作回屏東的事嗎?上次九月份打過電話到八里 給你,說十月份要去拜訪你,沒想到時間一晃,現在都已經是11月份了。明天 我要上中和喝大學同學的喜酒去,想到你這位十多年的老友,怕你結婚時會忘了 把帖子丟給我,趕快和你連絡一聲,別把我給忘了啊! 關於工作的雜記,我不想在信中和你多說,對於我種種心境的變遷,或許下 次我們能夠碰面之時,再做一番詳談了。事實上,你可以在網路上看到我所發 表的一些文章,有被收入到幾個版的精華區內,篇名叫做<竹塹隨筆>,如果 在BBS屏東版的話,我則以<屏東人在新竹>為名發表。這些文章是我在新竹工 作、生活以及情感的心情記事。希望這些文章不會讓你覺得乏味,因為曾有網路 上的朋友告訴我,我的文章他是讀不下去的。 談一談故鄉的情事吧?前幾天在電視上看到吳念真所主持的一個鄉情節目 ,節目中介紹了宜蘭的移廟活動之後,接下來是訪問音樂評論家--楊忠衡先生 。你知道,我們實在要為自己生為屏東人而感到驕傲,因為我們在各領域,都 有屏東人為台灣這塊土地默默地服務奉獻。像是文學家陳冠學的『田園之秋』 ,你實在應該去讀讀的,我保證你也會像喜愛余秋雨作品似地喜愛上它;環保 學者邱文彥的『我家住在福爾摩沙』所關心的議題,更是你們身為公務人員所 應該深切省思的。而我為什麼要提到他們?因為他們都是屏東來的鄉親啊!當 我意外的發現,楊忠衡先生竟是屏東的客家人時,心中不只感到一股歡欣,更 為屏東這塊土地感到無限的驕傲。 又是選舉時節,這次無論國民黨或是民進黨的候選人,兩人我都不滿意, 加上離職前事務會繁忙,我並不打算返鄉投票,你呢?屏東縣的地方政治之敗 壞,早已為他縣所笑柄,我們也老是這樣揶揄自己,說咱們屏東是『三代同堂 』,即是所謂代縣長、代市長及代議長。不過,我覺得即使別人有這些負面印 象,也絲毫不減我身為屏東一份子的驕傲,相信人傑地靈,屏東代代都有傑出 人才,而這些正是我們屏東所有鄉親的光榮,我們不過也只是一時不察,選出 幾個敗壞官僚而已。 你知道嗎?最近我讀了本書,叫做『少年小樹之歌』,是在描繪人的一種 返樸歸真,很受感動。小樹是一個擁有印地安血統的小孩,透過他的純真眼光 ,讓我們明暸到文明世界的種種病態和醜陋,我就想到許多人無法明白屏東人 心中的那份純真。你知道,有時我會覺得很受挫折,因為你對一個人好,並不 一定會得到對方善意的回應,即使你要求的不多,也不過是淺淺一笑,但是人 家還是會把你的真心給扭曲。不過,幸虧我總是有北大武山給我依靠,培養我 堅強的心志,人生只在耕耘,不問收穫。 好久好久,沒有寫這樣的一封長信給你了。或許是因為離開校園,進入社 會太過繁忙的原因吧?我想我辭掉工作之後,為了一些心願大概也閒不下來, 人總是會在屏東就是,如果明年你偶而回屏東老家時,別忘了探問我一聲! XX 1997.11.14 于 竹塹 -- ※ 風信遊子(bbs.cm.nctu.edu.tw) ★ Post From: alumni.NCTU.edu.tw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