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Ladycat.bbs@csie.nctu.edu.tw (喜歡獨處的貓),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死是什麼? ──(二)從日常生活談論死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Wed Nov 27 19:51:13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sie.nctu!phoenix ● 二、從日常生活談論死 ── 台灣人真的不怕死? 處在台灣社會,我們發現周遭強烈迷漫著對死的疏離感。 什麼是『死的疏離感』呢?或許『不怕死』、『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的態度很可以成為一個代表樣本。 我們一定常常發現,一件公共建設,可以偷工減料到完全無視基本安全 的地步;建築商自己蓋給自己住的房子就比較安全嗎?不見得,或許偷工減 料少一些,但是一樣是安全標準下;喝酒開車的人難道不知道會出車禍而死 嗎?你看過高速公路有人酒後開車在相反車道上高速飆車嗎?明明實驗室標 明危險物品或藥品,你會在自居勇敢的理由下隨便使用嗎?闖紅燈多危險, 你看過多少次呢?走鐵軌或鐵路隧道被撞身故多可怕,你有沒有看過隔天同 樣地點照樣有人行走還責怪司機的嗚笛警告呢? 無怪外國人來台灣,往往要驚嘆:台灣人,真的不怕死! 台灣人真的不怕死嗎? 我認為,這是一種『死的疏離感』,不是單純的不怕死。當從小就沒有 經歷親人死亡歷程,當父母親嚴格避諱談死,當拜拜求神只顧要求長命百歲 ,死的必然性就在人生中被削弱。削弱的結果造成對死的疏離,總以為:『 我不會那麼倒楣剛好遇到......』。事實上,死神就在身邊,隨時都有死的 可能;透過自我反省,我們會發現我們生命中隨時都經歷過死,只是我們忽 視了!因為我們拒絕談死!如果我們與死疏離,就會蓄意看不到死,蓄意避 免談死,從而蓄意避免去想類似『萬一我的偷工減料造成幾百人死亡....』 的問題;你說,與死疏離,會不會造成對生命尊重程度變弱? 與死疏離,必定也導致與生疏離。 對死的輕忽漠視,正是對許多生命安全觀念忽視的開始。 這種情況,本來只會發生在經濟落後物質缺乏的國家;當有些國家人民 擠公車火車擠到車頂而隨時發生墮落摔死的慘劇,我想到的是經濟匱乏無法 避免的悲哀;但是台灣,一個社會資源有起碼水準的國家,輕忽安全的觀念 卻普遍出現在每一角落:你一定常常看到身價三百萬的Benz到處闖紅燈,在 修車廠看到的是買得起數百萬的進口高級轎車卻在攸關煞車安全的設備上硬 是想省幾百元。看過這些,我們無法不提問:為什麼這種不怕死的態度與經 濟如此無關?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由於對死的疏離導致對生的疏離,到底是從何而來的?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