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Brahman.bbs@bbs.ntu.edu.tw (小狐汔濟濡其尾),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Re: 中台事件輿論文本分析
發信站: 台大計中椰林風情站 (Wed Sep 11 15:12:45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sie.ncu!spring!info.svd.fju!net

==> psycho.bbs@fhl.EE.NCTU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提到:

psycho兄與gospel兄將這次事件視為是出世與入世的對抗,

我在這裡提供另一個觀點給您參考,

基本上, 我認為至次事件的本質是「傳宗接代至上主義」與其反對勢力的對抗,

是由中國根深蒂固的「傳宗接代」思想以及所延伸的其他文化規範所主導;

這個「傳宗接代」觀念, 不僅僅是「生殖上」的,

而且還是「精神上」的, 「意志上」的,

由於中國自古即不講求來生來世, 所以對「永恆」的需求即從

「傳宗接代」所象徵的「精神的流傳」來彌補,

不但如此, 若父母或宗長有「未竟之志」, 由子嗣來達成也將能視同為自己的達成,

而子嗣綿延或是頭角崢嶸, 也被認為是極大的「福氣」,

從這個觀點, 我們就很容易了解為什麼父母對子女的態度極容易造成對子女的宰制,

而造成整個社會輿論對於「出家」這件事是多麼不諒解進而口誅筆伐,

而這些多半用的是「孝道」為藉口,

因為社會上一般以繼承與遵循父母之意志為「孝道」的實踐方式,

並認為這是儒家的倫理( 反對勢力似乎也是如此認為 ),

事實上, 儒家的禮的確是繼承宗法制,

但也不可以輕易把儒家, 傳宗接代主義與入世精神相互化約,

雖然儒家與傳宗接代主義有交集, 但由儒家的觀點而言,

所繼承的「傳宗接代」及其演伸的各種規範必須符合儒家最高指導原則「仁」,

否則就不能稱之為儒家思想.

而這個「仁」,從人際關係上來說必然是雙向的,

並非儘儘對單方面要求遵從另一方的意志.

總地來說, 我認為這次事件與「傳宗接代」的文化隱含意識有關,

出世入世或是儒家思想只是比較容易拿來使用並易於批判的代罪羔羊.

ps: 個人對於同性戀團體在國內所遭受的阻力的原因, 亦抱持相同之看法.



--
       身可危也  而志不可奪也
                                            --禮記.儒行
--
☆ [Origin: ◎椰林風情◎] [From: ccsun23.cc.ntu.edu.t] [Login: **] [Post: **]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