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capita@CCCA.NCTU.edu.tw (Lai min-tsun),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Re: 宗教信仰中的集體主義取向與個人主義取向 發信站: Campus Computer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Fri Jun 14 16:19:28 1996) 轉信站: fhlbbs!alab03.ee.nctu!ccnews.NCTU!serv.hceb!news.CCCA.NCTU!not-for-mai. Origin: capita@ccca.ccca.nctu.edu.tw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psycho.bbs@fhl.EE.NCTU.edu.tw) 提到: : : : 謝謝你的說明,以往我看到不少關於「教會」的討論,但同時 也見到許多宣稱「信神不信教」的朋友,卻始終沒有想到這就 是基督教的集體主義以及個人主義的挑戰。也難怪我那時沒有 看懂,為什麼宣稱每個人都可以是「教會」的神學家會被歸類 為激進神學。 以往也曾經對於西方人對於團隊的迷思以及個人主義的堅持, 有一些好奇,我想,這時自己又找到了一個文化背景的因素了。 然而若從集體主義出發,宗教的盲信困境就不得不顯現了,也 難怪基督教永遠不缺乏激進團體與派別之爭,而若以集體主義 的標準來看基督教,基督教對我來說是醜惡的,少數個人之善 永遠會被多數人之惡所隱沒,用簡單的算數就可以知道,如果 十個人分別在十個方面表現善的一面,整體來看卻是這十個人 在每一方面都有九個人是惡的,特別是在絕大多數的基督教信 仰者所見證的上帝只是自己薄弱的感受所感知的上帝,未曾用 理性洗清其中的雜質,反而呈現出其共通文化背景下的集體意 識,原來可以作為引導、解決這個問題的聖經就在集體的選擇 性認知中被扭曲了。於是宗派林立、紛爭不已,地域性的教派 往往有自立門戶的傾向。 所有的單一信仰者都有缺點,但是每個人本來就都有缺點,我 寧願去看每個人美好的一面,整體來看時,我們卻看不到人心 理的微光。天上眾多的繁星也照不亮黑夜啊。 或許,人本的思想太過根植自己心中,看不出集體主義的優點。 Capita Lai ============================================================== 發信人: psycho@fhlbbs (神性-人性.理性-感性), 信區: religion 標 題: Re: 宗教信仰中的集體主義取向與個人主義取向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Mon Jun 17 00:06:28 1996) 轉信站: fhlbbs ==> 在 capita@CCCA.NCTU.edu.tw (Lai min-tsun) 的文章中提到: 說的好,這也只有少數人如你一般能這樣觸類旁通了....:) 沒錯,因為每個團體『缺乏』某種制衡聲音時,他們會因為『集體主義』 信仰的『交託上帝』特性,而過分以為他們所做所為是完全正義的。 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壞處就是你所說的困境;好處呢,卻會因此而讓社會 提早產生『制衡』與『法治』的觀念,因為,這種集體主義帶來的問題, 使人們意識剽唯為『制衡與法治』才是避免流血的根本。 我建議我們看一個對象時,不只要看到它的『平面意義』,還要看到它 的『歷史意義』。例如說,集體主義信仰的平面意義,就如你所推演的 ,會產生『強化盲信的激進活動』;但是,從歷史發展看來,它卻產生 一種『歷史意義』,使這個社會『提早』產生現代社會所需的文化背景 精神。 如果加上『歷史意義』後,我的觀點就與你又有些差異了....:) 因此我可以回答你的下一段文章: 以上所言是集體主義式信仰的『平面意義』中所引發的缺點,但是 放在時間的垂直向度,探討其『歷史意義』後,我們卻發現這些缺 點反而變成重要的文化更新因子。個人的善被其他人之惡隱沒,促 使這個社會永遠不相信個人,而相信『制度』。 對我來說,一個思想不只能對自己的合理性負責,還得對該思想的 『思想之落實』(就是心理實相)與『歷史意義』負責。因為,我 們往往看到這三方面是不一致的,思想本身的完美,不見得代表該 思想的落實或歷史意義就是完美;而思想的錯誤,說不定從心理實 與歷史意義之角度來說是良善............. 所以我不能否定你這篇文章所指出的問題,但是,我看待這些問題 的思考方式卻又與你不大相同,指出這種思考方式的不同,我們的 溝通一定會更成功,不是嗎?.......:) : Capita Lai 不是,我寧可說,是你評斷一個思想時,忘了『思想本身』、『思想落實 』與『思想歷史意義』三面是完全不可相互化約的.......:) psycho -- ※ Origin: ★ 信望愛 BBS 站 ★ (fhl.ee.nctu.edu.tw 140.113.11.234)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fhl..e.nctu.edu.tw]7;40m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