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第一章  創造原理


        不瞭解神的創造本性, 便無法徹底地解決關於人生與宇宙的根本問題, 因
為, 當我們想要瞭解及解決任何關於結果性的問題時, 必須先瞭解原因性的問題.
為要解答關於所有作為結果性存在的最基本的問題, 我們必須先瞭解作為創造者的
神之本性, 以及牠創造世界所依據的諸原理. 「創造原理」這一章要解釋神的本性
以及這些原理, 並藉此解答關於人生和宇宙的根本問題.

第一節  神的二性性相與被造世界

A. 神的二性性相

        我們如何瞭解無形之神的本性呢? 藉著觀察被造世界就可以明白. 正如一
個藝術家的作品, 是他本身無形本性之有形顯示一樣, 被造世界中的每一存在也是
它的創造者神之無形本性的實體顯示. 我們可以通過一位作家的作品來瞭解這位作
家的性格, 同樣地, 我們也可以通過神所創造的宇宙萬物來察覺神的本性.

        因此, 保羅說:「自從造天地以來, 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 雖是
眼不能見, 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 叫人無可推諉. 」【羅1:20】

        如此, 藉著發現神所創造的宇宙當中一切存在的共通特性, 我們便得以確
定神的本性.

        1. 性相( 內性 )與形狀( 外性 )之二性性相

        我們發現一切存在都有一種看不見的內性與看得見的外形. 「內性」是指
任一存在的內在本性或性格, 「外形」則是指任一存在的物質或結構及形狀等層面
; 或稱「性相」與「形狀」. 以人為例來說明, 性相是無形的心, 形狀是有形的體
; 以動物來說, 無形本能性的心是性相, 形成動物體之組織與器官是形狀; 以植物
來說, 生命與各種不同的無形之內性是它的性相, 由細胞構成的物質部份則是形狀
; 同樣的原理也可以用到元素上; 分子, 原子與基本粒子的物理及化學特性是它們
的性相, 而可見的物質與構造則是它們的形狀.

        另外, 就人而言, 心是體的主體與動因, 體是按照心的方向而行動, 同樣
地, 動物, 植物, 分子, 原子與基本粒子等的性相, 分別指揮並支配著它們的形狀
. 形狀的體反映並相似於性相的心, 雖然心是看不見的, 但它有自己的「形」, 而
體則顯示出一種相對應的形狀. 心與體是同一個人的內, 外兩面, 心是居於原因的
立場, 且對體來說, 心是站在主體的位置, 因此, 我們研究一個人的外貌, 便可以
瞭解他的內心與命運之理由便在此. 如此, 我們可以明白, 性相與形狀正是每一個
存在之內, 外的兩面; 性相是原因面, 相對於形狀來說, 是站在主體的立場, 形狀
是結果面, 相對於性相來說, 是站在對象的立場. 因此, 形狀可以稱為第二的性相
. 我們可以把它們一起稱為二性性相.

        由於神是一切存在的第一原因, 而每一被造物都有性相與形狀的二性性相
, 因此, 神必定也有性相與形狀【羅1:20】, 且神的性相與形狀是一切被造物之性
相與形狀的主體. 因為神的性相是一切被造物之性相的主體, 因此稱為本性相; 而
神的形狀, 是一切被造物之形狀的主體, 因此稱為本形狀. 在這裡要強調的是, 神
的本性相與本形狀, 並非以互相獨立之兩個實體而存在, 乃是以和諧的相互關係一
體地存在著. 如此, 神是由和諧的本性相與本形狀所構成之主體性的存在, 且是結
果世界的第一原因.

        2. 陰陽的二性性相

        同時我們發現到, 在整個宇宙當中, 存在著一種陽與陰的相互關係( 註:
陽與陰是以陰陽哲學中之意義來使用, 並不意味著善與惡, 好與壞, 或建設性或破
壞性等的意義 ). 譬如, 原子是由陽性與陰性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形成的. 此外
, 原子自身也有陽或陰的特性, 且以這樣的特性為基礎,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原子之
間, 建立起一種相互的關係而得以形成分子. 植物也有雄姓與雌性的要素. 同樣地
, 絕大部份的動物也有雄姓與雌性的區別, 且一切動物與植物之生存與繁殖, 都是
憑藉著其陽性與陰性要素之間的各種相互關係而成就的. 聖經上說, 只有男人並不
能令神滿意【創2:18】. 因此, 牠創造了一個女人--夏娃--做為亞當的對象, 這樣
, 牠才頭一次看著牠創造的整個宇宙時說:「甚好. 」人類是由男人與女人構成,
人類社會是通過男人與女人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存在及發展的.

        陽與陰之間的關係, 是相似於內性與外形的關係. 因此, 陽與陰之間有主
體與對象, 原因與結果, 內與外等的相互關係, 所以陽與陰也可以一起稱為二性性
相. 宇宙萬物被造的樣式是: 一切事物都是藉著陽性與陰性之間的相互關係而存在
著.

        那麼, 在整個宇宙萬物中, 到處可以見到的這一切陽性與陰性支二性性相
的根源是什麼呢? 由於一切存在都是結果性的存在, 因此, 他們所擁有的共通要素
必定是起源於其終極根源的創造者神. 宇宙萬物是由陽性與陰性之二性性相所構成
的, 這一事實意味著, 作為萬物的第一原因之神本身是陽性與陰性二性性相的起源
. 這點可從創世紀一章二十七節所說的內容得到理解:「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
, 乃是照著牠的形象造男造女. 」

        神的陽性與陰性之屬性, 站在一切被造萬物之陽性與陰性屬性之主體的立
場. 我們把站在主體立場的神之陽性面與陰性面稱為本陽性與本陰性. 神的本陽性
與本陰性, 在神自體內彼此調和. 神是結果世界的第一原因, 並且是以陽性面及陰
性面彼此調和而存在著.

        3. 神的二性性相

        性相與形狀之二性性相, 以及陽性與陰性的二性性相, 這兩種二性性相之
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就一切存在而言, 陽性與陰性, 或男性與女性的二性性相是性
相與形狀之二性性相的屬性. 也就是說, 心與體是一個人最根本的層面, 男性與女
性則是次要的層面. 換句話說, 性相有陽性與陰性的屬性, 而形狀也有陽性與陰性
的屬性.

        讓我們來看人類所擁有的二性性相. 首先, 就心或性相而言, 有陽性的性
情就是明朗活潑的情緒, 以及陰性的情, 就是多愁善感或安靜的情緒; 也有陽性的
知, 就是活躍積極的知性, 以及陰性的知, 就是被動消極的知性; 也有陽性的意,
就是主動進取或負責任的意志, 以及陰性的意, 就是被動性或反應性的意志. 此外
, 人的肉身或形狀也有陽性與陰性的二性性相, 凸出的部份是陽性面, 而凹入的部
份是陰性面. 這樣, 我們就可以明白陽性與陰性是性相與形狀的屬性.

        同樣地, 本陽性與本陰性是神本性相與本形狀的屬性. 簡言之, 神是第一
原因, 且是以本陽性與本陰性的二性性相來調和本性相與本形狀之二性性相的主體

        那麼, 什麼是神的本性相與本形狀的基本性質呢? 神的本性相是神的內性
, 並且是一切被造物無形之內的性相之根源; 人的心, 動物的本能, 植物的生命,
以及礦物及元素等的物理化學特性, 都是來自神的本性相. 本性相與是神的心, 這
包括知, 情, 意以及概念與法則, 而在神的特性中, 最基本是心情. ( 心情是神的
性格之本質, 也就是神的性相之本質. 心情是神的本性中最重要的部份, 在神裡面
其他所有屬性得以各有其性質並各盡其功能, 都是因為有這心情屬性存在的緣故.
心情是想要去愛, 以及想要與其愛的對象在愛裡結合成為一體的衝動. 因此, 心情
可以說是愛的來源, 同時, 也是愛的背後之主要動機. 神的心情自體內有其目的,
因此, 藉著神的愛, 藉著神的心情, 原理( 道 LOGOS )才得以表達出來, 且被造物
得以存在並獲得滿足.

        本形狀是神的屬性, 且是一切被造物之實質與外形的來源. 如: 人的體,
動物與植物的體, 以及無機物的質與形狀等, 都是來自神的本形狀. 萬有原力(
見下一節 )與質量是本形狀的主要屬性.


B. 神與被造世界之間的關係

        每一被造物都是神的實體對象, 也就是說, 每一個存在都是無形主體神的
二性性相之有形實體的表現與形式. 當一個被造物成為主體神的完全對象時, 神的
旨意就得以充分地實現. 換句話說, 完成的世界就像是一個完美的有機體, 只按照
神的創造目的而行動或靜止.

        雖然一切被造物都反映著神的二性性相, 但可以把它們分成兩種: (1) 人
類, 以及(2) 其他的萬物. 人類被造為神的對象, 因此, 稱為按神的形象創造之實
體對象, 即形象的實體對象; 其他萬物則象徵地相似於神, 因而稱為神的象徵的實
體對象.

        其二性性相相似於神的二性性相之任何實體對象稱為「個性真理體」. 正
如我們已知的, 每一個個性真理體, 在其自身裡面都有性相, 形狀以及陽性, 陰性
, 這是根源於神, 且相似於神自體內的本性相, 本形狀以及本陽性, 本陰性.

        讓我們從二性性相的觀點, 簡要說明神與被造世界的關係: 被造世界是神
的實體對象, 是以形象(人)以及象徵(其他萬物)的形式, 展現神的二性性相之眾多
個性真理體所組成的存在.

        當我們把神與被造世界當作一個整體來看時, 神與被造世界的關係則是相
當於性相與形狀的關係. 對宇宙來說, 神是無形的, 內的原因, 以及性相的, 陽性
的主體, 被造世界則是神的有形的, 外的結果, 以及形狀的, 陰性的對象.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