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wei (靜候佳音) 看板: philosophy
標題: [轉錄]宗教學理論介紹:伊利亞得的「聖顯」現象學
時間: Wed Mar  8 17:50:42 2000

※ [本文轉錄自 scriptures 看板]

作者: ichunglu(gulu) 看板: scriptures
標題: 宗教學理論介紹:伊利亞得的「聖顯」現象學
時間: Tue Mar  7 10:19:17 2000

伊利亞得的「聖顯」現象學


著名的宗教學者伊利亞得(Mircea Eliade)以跨文化比
較的方式從事宗教研究,他認為宗教研究的中心主題應是「神
聖」(sacred),而他也選取了與神聖相關的「聖顯」
(hierophany)事件,對其做現象學之類型分析,其首要關切
點,是要呈現出宗教經驗與世俗經驗的相異處(1961:17);伊
利亞得並認為這些宗教經驗是不斷重複的經驗,因此他的研究
就著重於呈現這些會重複的經驗。
從現象學對聖顯類型作分析,伊利亞得直接展示宗教人經
驗世界之範疇,包括對神聖之定義、聖顯之辯證關係、禁忌、
神聖時間、神聖空間、以及對宗教人的存有意義。
首先論及伊利亞得之神聖定義,他認為神聖具有對立並存
之性質(ambivalence),這種對立並存之性質使神聖同時呈現出
正反兩面之特性,例如神聖與褻瀆、純潔與污染。
其次論及伊利亞得之聖顯辯證關係,他認為聖顯之辯證
性,就是當人們判定「一件東西顯示出異於自身的某物」,此
時這件東西就被認為擁有神聖的性質。進一步詳細而言,當任
何東西具備不尋常、無與倫比、陌生的、完全的、怪異的性質
時,它就立即具有宗教魔力的力量(magical-religious powers),並
使人們對此具有魔力之東西尊敬或害怕,這是因為一般人認為
具有「完全」性質的東西並非來自這世界(1958:13-14),因
此就做一選擇,視此東西為神聖,而使其成為一聖顯事件。


第一節  禁  忌

如前所述,伊利亞得認為一物之所以具有神聖的性質,是
因此物被人們認為具有魔力,因而就彰顯為異於自身的某物,
而被認為是神聖。
在神聖彰顯的過程中,由於伊利亞得認為神聖者具有對立
並存的性質(ambivalence),這種對立並存之性質使神聖同時呈
現出正反兩面之特性,例如神聖與褻瀆、純潔與污染,因而他
認為人們對其產生了不確定性,並且為了面對這種不確定性所
可能引發的危險,進而使人們產生了種種的禁忌。
伊利亞得對禁忌之定義為:「任何物體、行動或人,自然
地或經由某些本體層次之改變,使其擁有或多或少不確定性質
之力量,因而成為禁忌」(1958:15)。

(一)不尋常和令人害怕的事物
伊利亞得將「不尋常或令人害怕的事物」之禁忌分為幾方
面討論。首先他認為對一個具有原始心靈之地區的人而言,外
來不尋常和新奇的事物所顯示出的特性,若是超出他們原有認
知的自然法則之外,就會被視為有危險,也就因此成為了禁忌。
然而伊利亞得認為這種的禁忌會隨著人們經驗的改變而改變,
其對社會控制之功能也隨之改變,他說:「一旦(這些不尋常
和新奇的)事物被(人們)熟悉,並將其處理、融入原有之觀
念體系中,它們就失去顛覆(其他)事物規則的所有力量」
(1958:15-16)。
其次伊利亞得又提到這系列禁忌的另一類型,這類型是:
「所有那些在自然規則之外或角落的事物;任何公共災難、不
尋常的不幸、違反自然的罪、或亂倫」(1958:16)。
最後他提到死亡和疾病也是這系列的禁忌的一種,伊利亞
得說:「死者和病人是嚴格地被限制,以致必須和社會的其他
人分離;甚而禁止去接觸、注視死人,或禁止提起死者之名字」
(1958:16)。

(二)適用於女性、性、生育、特殊處境之禁忌
伊利亞得解釋這類禁忌,主要都是因著:「某人或某事,
擁有暫時性集中的力量,或正處於危險的處境」(1958:16)。
例如適用於女性的禁忌,主因都是與女人週期性的經血有關。
    家有喪事的人,也是屬於這類型的禁忌之一。特別是乩童起乩時,
就必須避開處於生理期的女人以及家有喪事之人,否則乩童所流的血就
無法止住。
    在這類禁忌之中,還包括某些處於危險情境之人,例如漁民、軍人等。

(三)禁忌的人或物
與上一類禁忌不同的是,這類禁忌具有永久的性質;所禁
忌的人或物,都一直處於禁忌的狀態。

第二節  神聖時間

從儀式進行現象之分析,伊利亞得以類型學顯示宗教人之
生活範疇;以神聖時間而言,其所顯示的是宗教人時間的循環
性。由於伊利亞得努力於尋找被他稱為「宇宙宗教」(cosmos 
religion)之所有宗教的根源。因而他以古代英雄的舞蹈、戰鬥、
婚姻做為典範行動,歷史上的各類宗教儀式都是對這「原型」
(archetype)典範行動之模仿。在伊利亞得的分析之中,各種
類型和時間、空間都可辯證性地彰顯神聖,也就是說,它們都
是異質的(nonhongenous),因此伊利亞得認為神聖時間與其他
時間相比,神聖時間具有異質的、非連續的性質。伊利亞得又
認為,這兩種時間根本上的差異,在於神聖時間是可反轉的
(revessible),因為它是原初神話時間的重現(1961:68);
而其存有上之辯證性是「重複」原初神話時間的存有。例如藉
著參與在週期性的節期中,參與者經驗到相同的神聖時間,這
是與世代以前相同的神聖時間,因此宗教人就得以回歸到原初
神話時間,伊利亞得並認為這種回歸顯示出一種存有論的意義,
因為在回歸之中,宗教人得到了「一個象徵式的重生」
(a symbolic rebirth)。
    伊利亞得對神聖時間,曾做如下的分類(1958:388-89):
   1.儀式時間(ritual time):一個儀式舉行的期間,這段
     時間是不同於接連在其前的世俗時間。
    2.神話時間(mythical time):藉由一個儀式、或僅藉
      由神話原型的某項行動而獲得。
    3.宇宙的週期(the rhythm of the cosmos):就像月亮
      的聖顯,這種週期性被視為啟示,這種啟示顯現出宇宙
      中一種根本的神聖力量。
    4.大自然的週期(the rhythm of nature):藉由大自
      然的週期,所展示、啟發的時間。例如Dyaks民族,他
      們以一天為單位,並依這天各時刻所顯示特別的“質”
      ,來判定當天是否幸運,因而就產生了「幸運與不幸運
       的時刻」(lucky and unlucky moment)。
若對伊利亞得之神聖時間類型做進一步分析,其中儀式時
間的選擇可以是屬於宇宙週期中的一些「固定點」,也就是在
節日中的儀式時間。除此之外也可以選擇任一時間,然而這種
選擇仍然必須符合大自然週期的「幸運與不幸運的時刻」。
進一步而言,神聖時間之範疇既可辯證性地彰顯神聖,並
顯示出宇宙週期之規律性、以及對大自然週期之「規定」。


第三節  神聖空間

神聖空間是伊利亞得聖顯類型的另一重要向度之研究,他
以古代的宗教現象作為研究的對象,特別是神話象徵的研究,
以此說明神聖空間的意義和類型。
就意義層面而言,伊利亞得認為神聖空間是一個與世俗空
間異質的空間,他對此表示:「每一個神聖空間都暗示著一個
聖顯事件,也就是神聖的「介入」(irruption),這種介入導致
某一範圍區域與其周圍世俗環境分離,並且呈現出不同的質」
(1961:26)。在此,神聖彰顯過程中指引出一個異於世俗空間
的神聖空間,這種“指引”,伊利亞得稱之為「定向」
(orientation)。
神聖空間的聖顯過程,當其成為一個原型模式之後,人類
就開始模仿這種原型模式,使得這種原型模式不斷地被「重覆」,
因此伊利亞得認為每一個神聖空間的建立,就是原型模式的重
覆出現的過程。伊利亞得認為神聖空間之重現是一種辯證行為,
然而與神聖空間類似的是,在生活範疇中神聖空間也成為一種
規定。
在重複的過程中,宗教人首先依循原型模式尋找神聖的「介
入」象徵,這也就是「定向」的過程。定向就是一個定點的“發
現”,然而這種發現過程,除了對聖顯的辨認之外,也必須遵守
空間之「規定」。
伊利亞得神聖空間之存有觀念包括「聖顯」和「分享」。
至於儀式的表現,藉著辯證之範疇,則分別對應於「定向」和
「分隔」。其中「聖顯」表明藉著對空間之聖俗辯證過程;至
於「分享」,則是神聖分享自身存有之功能,使「俗」也具有
存有之意義。因而他認為,神聖空間的中心意義就在於它是宗
教人的世界中心。至於這個世界中心的建構,都是依循傳統規
範建立(1958:372),經由儀式性的「定向」、「分隔」
(partition)等過程來完成;在儀式過程中須注意必須捨棄世俗
的空間和時間,並且在建立神聖空間的過程中,也必要同時在
時間的選取上,以神聖時間來配合(1958:379)。

(一)定向
定向是神聖空間辯證範疇的表現,神聖空間因具有異質
性,所以對宗教人而言,總是在“發現”某一定點。伊利亞得認
為這種定點的取得的方式,可能是一工藝作品,或是基於一個
宇宙論系統的啟示(1958:369)。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定點之
取得除了伊利亞得所言者之外,另外類似時間之「幸運與不幸
運」範疇之規定一般,空間也有吉凶之規定。因而這種取得定
點之行為,除了對聖顯之本體辯證以外,也會遵循著某種「規
定性」之範疇。

(二)分隔
分隔就是建造一個「人造聖域」(man-made sanctuary),
伊利亞得提到古代最知名的人造聖域是以石頭形成的圍籬、牆
或圓環圍繞在神聖空間的周圍,其目的是為阻止惡魔的入侵
(370-371)。伊利亞得並認為這種人造聖域需舉行許多的
「宗教魔力」(magico-religious)的儀式,以便分隔神聖空間
和世俗空間,並提供一個可供安身立命的「世界中心」。(371)

(三)神聖空間和時間的配合
伊利亞得認為若要建立一宗教人的世界中心,無論這世界
中心是一城鎮、房子、廟宇,在建立時都必須要神聖空間與神
聖時間彼此配合。就本地文化而言,神聖空間與神聖時間配合
形式就是「利年、利方向」的彼此配合,其中的利方向是以建
物的坐向來判定。
City,N.Y.Doubleday.
Eliade,Mircea
   1958  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 Translated by Rosemary Sheed.New York: Sheed and Ward.
   1961  The Sacred and the Profane. Translated by Willard R. Trask.New York:Harper & Row.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