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haruhiko.bbs@bbs.cs.nccu.edu.tw (小嗣), 看板: philosophy 標 題: 論作品詮釋的形式決定論 發信站: 政大貓空行館 (Tue May 4 00:01:58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ctu-gate!news.nct 作為蘊含作者思想與表現作者設計的作品,本身可長可短,可大可小 ,可能是一大長篇,也可能是一瞬間的定影。同樣的,作品形式也展現了 這種多樣性;呈現作品的形式,可以是純文字的小說、散文,可以是純音 聲的廣播劇,可以是純視覺的插畫、漫畫,也可以是可同時表達音聲與畫 面的動畫卡通、電玩軟體,以及由真人所扮演的電視劇、舞台劇、電影戲 劇等。 不管作品形式如何,我們閱讀或玩賞一部作品後,有時可能因為他人 的詢問與要求,或者自己為了得到樂趣,而試著對這部作品做一些解釋, 探求作品故事內的事件的原因與其意義。每個人在進行這詮釋與解析行為 時,所使用的方法不盡相同。有的方法及其獲得的結論可以相容,有的方 法則因為本身的排它性,而造成排斥其它方法與結論的結果。我們今天要 談的形式決定論,就是這樣一種詮釋作品的方式。 作品詮釋的形式決定論的論調很容易理解,我簡單介紹如下:形式決 定論認為在對作品進行詮釋的時候,作品的形式是影響作品故事內事件發 展的最主要、最根本或絕對原因。在這種看法下,作品故事的一切發展與 因果,均必須歸因於作品本身的形式。形式決定論者不接受由故事本身內 容的發展與脈絡中求原因的方法,也不接受由作者生長背景、作者與讀者 所處的社會文化環境等作品外的領域來尋找原因、發表解釋的方法。總而 言之,作品詮釋的形式決定論,顧名思義就是由作品形式決定一切原因的 方法論。 舉個例子,倘若我們拿本愛情小說問一位形式決定論者:「為什麼女 主角會愛上男主角?」他會斬釘截鐵地回答:「因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說, 男女主角當然會相愛,女主角當然會愛上男主角;如果女主角不愛上男主 角,故事就不能進行下去了。」再舉個例子,如果我們拿一套日本的RP G(角色扮演遊戲)問一位形式決定論者:「為什麼要討伐頭目、魔王? 」他一樣會答說:「因為這是日本系的RPG,RPG裡有魔王,我們當 然要打;魔王就是阻礙我們進行的路障,如果不打,故事就不能進行下去 了。」 如上述所見,當我們詢問形式決定論者有關作品故事各種問題的原因 之時,他們的答案總是在作品形式上。以前述兩個例子為例,第一句話「 因為這是日本系的RPG」、「因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說」,就已經以形式 決定論作最根本的解釋;其餘的補充解釋,則可看出該作品所屬的形式的 徵。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詮釋的形式決定論,就是由作品形式決定一切 原因的方法論。 這種方法的迷思在於其認為在對作品進行詮釋的時候,作品的形式是 影響作品故事內事件發展的最主要、最根本或絕對原因,並且排斥其餘方 的解釋。以前述的愛情小說為例,「為什麼女主角會愛上男主角?」當形 式決定論者依此方法回答:「因為這是一本愛情小說。」的時候,他同時 也拒斥了許許多多從各角度思考,從各方法者找尋的解釋。好比由故事內 容追尋的解釋:「因為女主角自幼失父,自小就希冀父親疼愛的她,看到 了長相酷肖自己心目中完美的父親印象的男主角,便一時天雷勾動地火, 一發不可收拾地愛上他。」此外,由作者自身的生長過程,我們也可以得 到解釋:「作者本身即極為耽溺於類似父女戀的情欲之中。」由社會文化 與精神分析的方法與角度,我們仍然也可以得出其它的解釋。 在作品詮釋上持守形式決定論的人們,在解釋作品時也許因為方法的 簡單而覺得相當輕鬆、自在,但排斥其它詮釋方法與解釋的結果,卻是讓 自己的眼界限制於一個小框框中,不能多角度、多元地看作品;相當可惜 。平心而論,形式雖然簡單,但其實是詮釋作品的一個基本元素與面向, 其重要性不言可喻。但形式決定論提高作品形式為故事內容的最根本、最 高級原因,拒斥其它方法與解釋,卻成為排它性極強的方法。因此,作為 各種形式的作品的閱讀者與多元、多角度的詮釋者,我們沒有必要使用排 它性極強的它來和其餘理論抬槓,但認識它、了解它,卻可以增長我們在 作品詮釋方法論上的知識與學問,願與大家共勉之。 haruhiko 88.05.03 <論作品詮釋的形式決定論>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