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wei (靜候佳音) 看板: Theology
標題: Re: 何謂第一因?
時間: Fri May 26 01:13:29 2000

※ 引述《humbling.bbs@cef1.cef.org.tw (想不到....)》之銘言:

從我玩BBS五年來,一直有人在問這個問題,說真的,今天的神學已經不太
去談這種東西了,不過我想我還是整理一下關於這個問題的基本觀點,希望對
有疑惑的人有些幫助,雖然大概沒法是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我不太清楚 maranatha說的猶太人的第一因思想,我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觀點,
不知出自何處。就我的理解,會說上帝是第一因 (first cause),這是從哲學
來的,尤其是亞里士多德的哲學。

先有一個觀念:這裡講的原因,並非那種『若A則B』的嚴格邏輯意義上的原
因,而是有更廣泛的意義。

在亞里士多德那裡,原因(cause) 有很多種,可大分為質料因、形式因、動力
因與目的因。四因說基本上是要解決『變動』的問題。至於為何要解決變動問
題,這牽涉到當時希臘哲學問題意識的發展,在此不談。四因說如何解決變動
問題呢?簡單說,我們想一想,一塊木頭如何變成一張床?必須要有質料因:
木頭。只有木頭還不夠,還要有一個形式因:床。在木頭變成床以前,床對這
塊木頭而言只是一個還未實現的形式,實現以後,木頭的質料並未改變,但其
形式已變成床。床這個形式也是讓木頭變成床的原因之一,我們就稱之為形式
因。可以看到質料因與形式因都是變化的內在原因,是變化物本身具有的。好
,再想想,只有這兩種原因當然還不夠,木頭不會自己變成床,還需要一個木
匠,我們就說木匠是這個變化的動力因。

除了這三種原因外,還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目的因。目的因是變化的
最終結果。很多時候目的因和形式因等同,有時也會和動力因等同,但目的因
特別有那種終極的意味,同時也有某些主動的意味。最終來說,每一種變化活
動都是因為某一目的而形成的。很化約的說,質料因與形式因是內在原因,動
力因與形式因是外在原因。

這些原因都在各式各樣的存在物層級中起作用,此一存在層級若一直往上推,
推到最後我們發現必須設定一個最高的原因,不然就會形成一個無窮的原因系
列。好,這麼一來,這樣一個最終的原因,我們就稱它作第一因,亞里士多德
有時候就稱此第一因為神。神是最終極的目的因,也是最終極的形式因,他是
最高最純粹的形式,這就是說,在神那裡沒有任何物質的成份。神也是一切變
化的最終目的,到神那裡就一切靜止不再朝向外在目的變化。否則就表示還有
更高的目的。更嚴格講是,神是一切變化的最終推動力,而神自己的運動則不
依賴於他自己之外的目的。亞里士多德還把這第一因稱作最高善,變化之能夠
形成,就是出於對善的欲求。只有善才能被當作目的來追求。

現在問題來了,如果神是純粹形式毫無物質,他的全然自主的運動就只能是一
種精神的運動,而非物質的,所以亞里士多德不認為神創造了物質世界,神也
不推動世界的運行。推動世界運行的是比神還要低層級的其他目的因,他們不
是純粹形式,故能推動物質世界。所以可以看到,原始的第一因的觀點根本就
不合基督教教義,這個第一因是不直接在世界中運行的,他只是作為一個最最
抽象的形上原理保證世界運行的最終基礎。後來多馬斯等士林哲學家曾改造亞
里士多德的理論,而融合進基督教的思想,但在此不去討論。

以上是關於第一因的一些澄清,還沒解答你的問題,對不對?現在就來針對你
的疑惑來回答。從以上觀點繼續思考,那麼,如果有任何造成不好的後果的變
化,該怎麼解釋?照亞里士多德的觀點,一切變化都是指向善、指向可欲求的
目的,又怎會有惡出現?首先要區分兩種惡:質料惡與倫理惡。所謂質料惡是
事物在其整體存在狀態上的缺乏,比方說一個人少了一隻腿,他在其存在狀態
上並不完滿,我們稱這是一種惡。倫理惡則是指人的意志違反了道德上的要求
,以及由此帶出的一切行為。從前者言之,凡存在就是善,惡只是指這種存在
的不完美,惡不是一種積極特性,而是指事物之積極特性的缺乏。那惡是怎麼
來的呢?惡既不是一種積極特性,不是善的,則任何變化都不直接導向惡的形
成,惡始終只是伴隨著事物的不完美而形成的。不完美的原因造成不完美的後
果,後果本身在其存在狀態上總是善的,但其不完美的部分則被視為惡。惡也
可能起於兩個各自為積極的因果系列的碰撞,如兩輛車的行進在其自身都是善
的,都有其目的,但當他們碰在一起發生車禍就出現惡了。這也是因為事物本
身的不夠完美而形成的。至於倫理惡的產生則是因著人的意志做了錯誤的選擇
,這也可說是一種不完美的狀態。總而言之,惡不是積極形成的。因此,當有
不好的事情發生,我們不說是什麼原因主動造作了惡,而是說因為事物的有限
性而導致的不夠完美的結果。

這樣的觀點當然問題多多,但在中世紀士林哲學那裡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影響
到今天還潛藏在教會中。我只想說:請大家忘了第一因這種東西吧!雖然現在
還有很多護教學課本採用亞里士多德和多馬斯的論證,但要用這些理論所付上
的代價太大啦,多少信徒根本拋不掉對第一因的信仰,以為不講第一因就不信
上帝,才不是這樣咧。第一因的理論背景與基督教差異頗大,我相信在中世紀
那樣的處境裡,神學思考引進第一因的觀點,的確有他的貢獻,但今天已經不
適用了,我們面對新的時代處境,得另行構想足以回應當代思潮的神學架構才
行。

至於猶太人的思想,我想他們應該沒有『第一因』這種用語吧,就算有,我相
信內涵也跟上述觀點不同,還有待能者補充。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