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wei (靜候佳音) 看板: Ethics
標題: [轉錄][轉錄]【愛滋紀念主日禮拜講章文稿】
時間: Wed Dec 23 00:44:23 1998

※ [本文轉錄自 rethink 看板]

作者: wei (靜候佳音) 看板: rethink
標題: [轉錄]【愛滋紀念主日禮拜講章文稿】
時間: Sat Dec 12 09:34:39 1998

※ [本文轉錄自 religion 看板]

發信人: Elias.bbs@aidebbs.edu.tw (% 美少年),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愛滋紀念主日禮拜講章文稿】
發信站: 臺灣學術網路 BBS 實驗站 (Fri Dec 11 00:27:06 1998)
轉信站: fhl-bbs!news.seed.net.tw!feeder.seed.net.tw!news.ntu!ctu-gate!news.nct


1998年  待降節第二主日
         暨
       愛滋紀念主日禮拜


      【參與在邊緣人的福音】     Elias
新約聖經經文:
1.路加福音第四章18∼19節
  「上帝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
   給貧窮的人。差遣我報告被擄的得釋放,瞎眼的得
   看見,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上帝悅納人的禧
   年。」
2.約翰福音第十六章12∼15節
  「我還有好些事要告訴你們,但你們現在擔當不了。
   只等真理的聖靈來了,祂要引導你們明白一切的真
   理。因為祂不是憑自己說的,乃是把祂所聽見的都
   說出來,並要把將來的事告訴你們。祂要榮耀我,
   因為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凡父所有的,都
   是我的,所以我說,祂要將受於我的,告訴你們。
   」


一、路加福音具有幾點的特色:
1.它是在當時寫給外邦人的福音,因為路加福音書:
  a.很少引用舊約經文或先知的預言。
  b.為了讓當時受希臘教育的外邦人看得懂,因而
    將希伯來文的名詞轉變為希臘文,例如希伯來
    文的「各各他」就轉變為「骷髏崗」;希伯來
    文的「拉比」就轉變為「先生」的意思。
2.它是貧窮人的福音:
    因為在路加福音第六章提到「貧窮的人多麼有
  福」;在第十六章則是提到「窮人拉撒路與富人的
  故事;更特別的是在第十四章則是提到「邀請貧窮
  的、殘障的、瘸腿的、瞎眼的人來享受筵席是有福
  的」。
3.它是婦女的福音書:
    路加福音書中提及許多的婦女,而且這些婦女
  在路加福音中都是給予肯定與稱讚的地位,例如施
  洗約翰的母親「以利沙伯」;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女先知「亞拿」;拿因城中有一位死了獨生子
  的寡婦;在西門家中,替耶穌抹香膏用頭髮擦腳的
  婦女;在耶穌復活的墓中的三位婦女∼「抹大拉的
  馬利亞」、「約亞拿」、「雅各的母親馬利亞」;
  忙著招待人的「馬大」與坐在耶穌腳前聽道的馬利
  亞。
4.它是普世性的福音書:
  a.在第二章提到「耶穌的誕生是與萬民有關的」
  b.在第九章、第十章與第十七章,都分別對撒瑪
    利亞人有重新的觀感,例如第十章提到「好心
    的撒瑪利亞人」。
  c.在第七章中提及羅馬的百夫長的大信心。
  d.在第十三章中說,在上帝國坐席的人,乃是從
    東從西從南從北來的人。
5.它是解放人的福音書:
    正如今天的經文路加福音第四章18到19節
  說的悅納人的禧年;以及第五章32節說到召人悔
  改的信息。

二、路加福音的啟示是什麼?
    路加福音書又被稱為邊緣人的福音,或是弱勢
  者的福音。在作者路加筆下的耶穌,是一位與窮人
  、婦女、稅吏、身心障礙者、混血的撒瑪利亞人等
  等,在當時被視為是次等身份的人一同生活的,耶
  穌祂自己更是出生於邊緣的地方∼就是在馬槽中。
  耶穌的一生都是處於邊緣的處境,不管是出生,以
  及傳道生涯,一直到死在十字架上,耶穌都是處於
  邊緣的情境中,耶穌的確也是一位邊緣人。然而也
  是因為如此,耶穌來是要「傳福音給窮人,差遣我
  報告被虜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些受壓制
  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現在,受呼召成為基督門徒的我們,同時也是
  具有同志身份的我們,是否也能學習主耶穌基督關
  懷、認同邊緣人的心志呢?還是說,我們連誰是邊
  緣人也不曉得呢?讓我們想一想,有哪些人是邊緣
  人呢?在傳統教會觀念中,認為同志基督徒以及同
  志教會是錯誤的,是包容罪的地方,因此我們是邊
  緣人。然而,我們是邊緣人,但比我們更處在邊緣
  地帶的,大有人在。
    今天是教會所訂的「愛滋紀念主日」,我相信
  ,愛滋病患者在此時,絕對是比我們同志更弱勢、
  更邊緣、更被人所疏離的。在我認為,愛滋病患者
  最大的苦難就是∼∼要承受「孤獨」!因為孤獨往
  往會產生憂鬱,當我們孤獨時,最壞以及最悲傷的
  事會一起湧上心頭;當我們在生活上遇到逆境時,
  我們往往陷溺在其中,久久不肯出來,甚至會加以
  擴大外延,認為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不
  幸、不快樂了,而且想像著各種最壞的結局。換句
  話說,當我們孤獨時,總是會東想西想,並且輕易
  下定論,用最壞的眼光去看所有的事情。面對處於
  「孤獨之苦難」的愛滋病患者,我們又要傳什麼樣
  的福音給他們呢?
    說到「孤獨」,容許我脫離主題,因為這一直
  是我們教會的現象,甚至我自己都有這經歷,就是
  我們個人常常因為感情問題,或是對教會的期待落
  差很大,或是教會的關懷事工不夠好等一些因素,
  而輕易的離開教會;特別是感情因素,當事人常常
  會覺得自己需要安靜一陣子,因而離開教會。然而
  安靜後往往就會陷入孤獨而不自知!我並不是說需
  要安靜不好,安靜的確是有可能讓人從混亂的情境
  中,找到心靈平安的可能。然而若是過度地處於獨
  處之中,雖有自己與上帝的親近時刻,但別忘了,
  也還有魔鬼在旁邊虎視眈眈著!因為試探最容易在
  一個人孤獨時攻擊他,孤獨使人開始懷疑而充滿各
  種幻想,不只會猜疑與人的關係,甚至懷疑與上帝
  的關係。因此孤獨往往不能解決一個人的問題,反
  而是增加問題而無法得著釋放。所以我也用自己的
  親身經歷來提醒教會的弟兄姐妹,人是活在群體中
  、活在關係中的,不要讓自己孤獨,必須走出自己
  。我相信,愛我們的主上帝也會藉著我們周遭的人
  (基督教稱為「厝邊〈閩南語〉」),讓我們從情
  緒或是信仰的谷底回到山峰。別忘了!不可離群獨
  居,必須與人有所互動,因為越離群的話越容易遭
  遇試探!

三、福音不是只用說的而已:
    我想說的是,福音不單單只是說到關於永生及
  將來的盼望,耶穌基督的福音更是行出來的福音就
  正如主耶穌基督祂所宣告的:「主的靈在我身上,
  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傳福音給窮人,差遣我報告
  被虜的得釋放,瞎眼的得看見,叫那些受壓制的得
  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
    福音並不是告訴我們同志基督徒,以及教會外
  的同志,以及在台灣的所有邊緣人,要去追求一個
  遙遠的天堂。福音不是成為一個逃避現實生活的工
  具,真正的福音是要活出來的,是要行出來的,誠
  意正心地實踐主上帝的要求,也就是如舊約的彌迦
  書第六章第8節所說:「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
  的心與神同行。」
    如果說我們所傳講的福音只是為了使同志與同
  志基督徒參加教會聚會、守十一奉獻、按時靈修,
  卻對社會不公平的現象視若無睹,對邊緣人的需要
  冷漠,對愛滋病患者採取疏遠或排斥於教會之外,
  那就如社會主義者馬克斯形容說:「宗教是人民的
  鴉片!」。如果我們的教會,是對教會外的世界是
  視若無睹、是冷漠、是疏遠與排斥,那求主赦免我
  的言詞,我會說:「基督教是同志基督徒的鴉片!
  」

四、福音是主耶穌行走出來的福音:
    讓我先說一個比喻。有一次,一位基督徒向一
  位禪師傳福音。
  這位基督徒說:「請讓我唸登山寶訓。」
  禪師說:「我樂意聆聽!」
  基督徒講了一句後注視禪師,禪師笑說:「這些話
  充滿智慧!」
  基督徒很高興,繼續唸下去;
  禪師插嘴說:「這些話必是出於救世主之口!」
  基督徒非常喜悅,朗讀完整卷登山寶訓。
  禪師回答說:「說這話的人充滿神聖的光輝!」
  基督徒立刻感謝主,決定明天再來勸說禪師成為基
  督徒。回家途中,他看見耶穌站在路旁,
  他興奮地對主說:「我剛剛讓禪師承認你是神聖的
  !」
  耶穌微笑回答:「這除了增加你基督徒的自傲外,
  有沒有其他改變?」

    主耶穌基督雖是道路、真理、生命,但基督徒
  不能活出主的樣式也是徒然的。主耶穌願意成為人
  的樣式,祂活在受苦難、受逼迫的人當中,祂親身
  體會受轄制的人之困苦;我相信,主耶穌仍然隱藏
  在今天貧困和心靈受捆綁的愛滋病患者、同志以及
  同志基督徒之中。教會要有一顆敏感的心,讓我們
  能在有需要的人之中看見主。
    福音是好消息,是要跟讓眾人分享的,今天愛
  滋病患者以及同志的盼望、喜樂、愁苦和煩腦也應
  該是同志基督徒的盼望、喜樂、愁苦和煩腦。現時
  很多邊緣人是生活在充滿焦慮、壓力、不公平的處
  境中;我確信,福音能使人從被擄的人得著釋放,
  就如同聖經中所記載被鬼附的人得釋放,重新作一
  個自立、自主、自愛的人。
    福音帶來解放,使人活出更豐盛的生命。我們
  需要的不是廉價的福音,最重要的是言行合一。福
  音不只述說永生及將來的盼望,而是使人活於此時
  此地、感受生活、把握生命、反樸歸真。昔日耶穌
  受試探四十日後,首先在拿撒勒傳道,祂引述的經
  文是:「主的靈在我身上,因為祂用膏膏我,叫我
  傳福音給窮人,差遣我報告被虜的得釋放,瞎眼的
  得看見,叫那些受壓制的得自由,報告神悅納人的
  禧年。」
    到底福音對台灣的愛滋病患者、同志、同志基
  督徒、弱勢的邊緣人代表了什麼?對我自己來說,
  今日台灣需要的福音正是主耶穌行出來的福音。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