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TonyCruise (福音小將毅) 看板: nthu
標題: 林哥的十二月代禱信∼
時間: Thu Nov 28 12:50:47 2002

林哥真是認真∼...考了讓我們都汗顏的分數...

   在信的最後∼ 還透露出他的志氣和青出於藍要更勝於藍的決心...

    恩∼ 我們也不能輸他∼...

                                    勇往直前吧!!

~~~~~~~~~~~~~~~~~~~~~~~~~~~~~~~~~~~~~~~~~~~~~~~~~~~~~~~~~~~``

協同神學院(Concordia Seminary)遊學代禱信                  林盈沼 Dec. 2002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接信平安:

在驚濤駭浪、風雨飄搖中,來美的第一個秋季班的課程,
終於在十一月中旬有驚無險地結束了。

學期最後一週是期末考,考第一門路德神學時,只能用「臨表涕泣,不知所云」來形容。
短短的兩小時,要回答12個小問題,六個中問題,評論兩大篇文章。沒有選擇題、連連看
、是非題,一點都不能取巧。走出教室只覺一片漆黑、欲哭無淚。

往者已矣,來者可追。接下來兩天重振心情,面對希臘文複習的考試,大概考了90分,
考希臘文讀經,總成績大概93分。考希伯來文讀經,考了93分(終於把總成績拉到85分)
。還好過去的事奉歲月,讓自己養成了一些耐挫力,可以隨時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所以考完之後,就犒賞了自己一頓冰淇淋大餐。

正式成績大概要到十二月中旬才會揭曉。可是,我已無暇顧及成績表現。又得馬上
整軍經武,嚴陣以待冬季班的大軍壓境。下一季,我選了兩門原文解經的課程。
分別是啟示錄及智慧文學。啟示錄的老師是Dr.Louis A. Brighton,
智慧文學的老師則是Dr. Henry L.Rowold(羅恆理老師)。兩位分別是這兩個領域的權威。
羅老師大名在信義神學院更是如雷貫耳、聞者敬畏。因為他曾告訴我們一句名言
    :「你們的生命是因信稱義,但是你們的功課是因行為稱義。」
這位智者讓我深深體會,因信稱義完全是恩典,因行為稱義就是苦工加苦修再加苦練、
沒有恩典!如今落入他們的手中,只有多做苦工了。其實能在他們手下做苦工,仔細想想
,也是一項恩典。

為了在枕戈待旦之前,徹底休息一下。考完回到宿舍,就狠狠的睡了兩天的覺。醒來之後
,精神振作,很想有一番作為。於是穿上全副車裝,踏上鐵鞋,牽出塵封已久的單車,騎
向森林公園。不知為什麼,好像完全不知疲累,在方圓20公里的公園內,攝氏六度下,我
不畏嚴寒拼命地騎。騎了兩個多鐘頭,回家一看碼表,發現竟不知不覺騎了65公里。
第二天一覺醒來,腿酸腰痛,我又躺了兩天。

在冬季班開學前,學校有兩週的假期。因正逢感恩節的假期,大部分的同學都走光了。
學校及宿舍都空空蕩蕩的,再加上秋風蕭瑟、草木凋謝,
整個學校像是一個寂寥冷清的修道院
。不知為什麼,我反而喜歡上這樣的景物。

可能是平常自己陷入熙來攘往的人群及生活,忙亂而不自知。如今人去樓空,正好提供了
一個絕佳的安靜沈澱之環境。這學期最大的收穫,其實就是考的最差的那一科:路德神學。
這門課讓我很深地思考「十架神學」與「榮耀神學」的差異。教授要我們讀兩本書
「On Being A Theologian Of The Cross」、「Theology Is For Proclamation」。
這兩本書都是Dr. Gerhard O. Forde的著作。前者是他針對路德的海德堡辯護論所作的解
析;後者則是申論「神學當以福音宣講為目標」。Dr.Forde雖然不是世界名牌,但深受我
們教授推崇。我讀了他的書也深受啟發,如獲至寶。他從作一個十架神學家的角度,
詮釋如何準確、有力的傳講福音。並可幫助我們走出時下強調名嘴、名人
、神蹟奇事的「榮耀神學」迷思。

最精彩之處,莫過於他分析保羅及路德的神學思想。他強調福音宣講中,
「基督恩典與主權」的重要性,遠超過「促使人作選擇」的重要性。
他指出「救恩是神揀選人,並非人選擇神」,「透過十架是認識基督最正確之路』而
「宣講基督就是讓聽者直接體會基督的應許與救恩,是透過聖道與聖禮直接臨到聽者」。
沒想到尋覓多年神學界的「武穆遺書」竟然在此找到!

我真感謝,過去在校園團契多年的事奉經驗,特別是在研經及佈道上有很豐富的實戰經驗
。所以現在讀起書來,很快可以發現要吸收什麼。此外我也發現聖經課老師所指定的參考
書中,有一部份我早已讀過。證明過去,我在研經的方向沒有錯,也收集了不少研經參考
書。本來我沒什麼自信,都將書打包留在家裡。近日發現,才通知老婆速速寄來。
沒想到韻琳竟能很快地從數十箱書中找到,其找書能力與寫書能力皆令人激賞。
看來下一季我可以不怕老師跟我說「好膽賣造」了。

這幾天睡醒時有點不習慣,因為好像沒做惡夢。記得學期中最常做的惡夢,就是夢見自己
和小兒阿諒對話。我用嚴厲的口氣叫他去讀書,在夢中我是用英文叫他的。而他,他竟然
用我聽不懂的語言跟我頂嘴,低低咕估一臉很不爽的樣子。

後來我終於想清楚了。夢裡的我,其實代表學校和老師;夢裡的阿諒,事實上就是我真實
的自己。他們對我來講,如同嚴厲的父親,我不得不從,但好像也不太聽得懂他們說什麼
。所以心裡其實是反抗的。不過因為不知道如何用英文表達心理的想法,所以可能是用台
語跟國語在反唇相譏。原來我是用這種方法在抒解情緒!希望下一季時,我可以夢到阿諒
用我在夢裡聽的懂得英文嘲笑我。


E-mail:linf@csl.edu
Add: 801 DeMun Avenue. St.Louis, MO 63105  USA
Yin-Chao Lin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ie54193.ie.nth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www.fhl.net]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