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onyCruise (福音小將毅) 看板: nthu 標題: 林哥在美國的代禱信∼ 請大家為他禱告 :") 時間: Fri Aug 2 15:09:30 2002 親愛的信神同工,及關心在下的弟兄姊妹們,接信平安: 經過一週的時差調整,我已漸漸適應此地的環境。 謝謝你們的相送、代禱,使我能順利到達。 自7/18深夜抵達聖路易(St. Louis)協同神學院(Concordia Seminary)之後, 每天都有新的感覺,及新的感恩。 初抵異鄉,羅恆理教授(Dr. Henry Rowold)夫婦及劉孝勇學長夫婦都提供給我很多的幫助及鼓勵,使我有「他鄉遇故知」 的感受。學校提供的單身宿舍,也頗合適我的需要。 左有禱告室,右有盥洗室,前有運動場,後有發電廠。 不過暑假期間,覺得學校地廣人稀,氣候酷熱,如同住在曠野。學校建築多為石造, 且已有數十年,甚至百年歷史。若穿梭於教室、禮堂間,又感覺深處於中世紀修道院; 木門深重、老樹搖曳,似乎不斷散發出濃厚的經書味,及低沈的吟唱聲。 學校的鐘樓是此地的地標,也是學校的校徽。旁邊矗立著路德(Martin Luther)的銅像 ,左手持著聖經,右手指著經文,炯炯的眼光傳神地道出「這是我的立場」(Here I Stand.)之精神。可惜銅像立得太高了,否則很想摸摸他的臉,拍拍他的肩膀。 在這裡生活一週以來,最深的感想就是「敬畏」!敬畏神,也當敬畏人。 在餐廳吃飯時,很可能坐在旁邊嘰哩聒拉的歐機桑,就是學校的新約教授、 上廁所站在旁邊的就是是舊約泰斗、或是某地著名牧師。處處都有深藏不漏的人, 真是要謙恭學習,謹言慎行。 由於學院提供許多打工機會給神學生,故我發現學院裡圖書館搬書的,是一博士候選人 ,德文講的比我講客語還流利。福利社收錢的小弟,是巴西來的神學生弟兄, 將來可能是該地 教會的棟樑。最奇的是某次我晚進餐廳吃飯,見有一黑人(真的很黑)已在擦桌打掃。 我正想該員應是學院一般員工。未料他主動聊天,才知對方是一博士班學生, 來自衣索比亞。一時之間,我以為看見了埃提阿伯太監的親戚的後人。 一種處在教會歷史中的敬畏感,頓然升起,差點熱淚營眶、食不下嚥。 所以我現在碰到掃地、割草、供餐的先生、小姐、小弟、小妹、歐機桑、歐巴桑, 都不敢大意。一定虛懷若谷、真誠問安。因為對方可能吃過的鹽巴已超過我吃的飯 (指對方的希臘文書籍多於我的中文書籍)。有可能在這個學校裡, 就有像少林寺中的伙房工頭:武功高強、隱藏不現。 但隨便講一句希伯來文,我就要專研一年才知其意。 昨日,我拜見了學院研究所所長,他遞給我一份書單,說是將來考試的範圍。 真是字字天書,宛如晴天霹靂,因為大部分聽都沒聽過。 如今我只有以如履薄冰的心情繼續走下去了! 願諸位在禱告中繼續紀念。 我的地址是 Yin-Chao Lin Concordia Seminary 801 DeMun Avenue St. Louis, MO 63105, USA E-mail: linf@csl.edu 盈沼 敬上 我實在需要諸位弟兄姊妹的禱告。 這裡非常非常重視原文解經的訓練,還要修拉丁文 (才能讀初代教父及中世紀神學家的著作), 及德文(讀的懂路德會系統的神學著作)。 所以語言是進修的第一個門檻。 而我廉頗老矣,記性有限。 你們的禱告是我前進的動力! 再次致謝! 林哥 敬上 -- ※ Origin: 信望愛(bbs.fhl.net) ◆ From: ie54193.ie.nthu.edu.tw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www.fhl.net]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