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wei (尉) 看板: DailyBread 標題: 流浪者之歌 時間: Wed Dec 4 12:54:56 1996 雲彩怎樣消散逝去, 照樣,人下陰間也不再上來。 他不再回自己的家,故鄉再也不認識他。 因此,我不再禁止我的口, 我要說出靈裡的憂愁,傾訴心中的痛苦。 ∼約伯記 7:9--11 主啊,是時候了,夏天已很盛大。 請往日規上投下你的影子, 還讓西風在田野裡吹刮。 • 命令最後的果實結得飽滿, 再給它們兩天南國的溫暖, 催促它們快快地成熟,還給 濃烈的酒漿加進最後的甘甜。 • 誰此刻沒有屋,就不會再造屋。 誰此刻孤獨,就會長久孤獨, 就會長久醒著,將長信書寫、閱讀。 就會在落葉紛飛的時節, 不安地在林蔭道上往來踟躕。 ∼里爾克〈秋日〉 但願我得著我所祈求的,願上帝賜我所盼望的。 願祂樂意把我壓碎,願祂放手把我剪除。 這樣,我們得安慰,在痛苦之中我還可以歡躍, 因為我沒有否認那聖者的言語。 ∼約伯記 6:8--10 「倘若一個人敢於背叛古老的聖訓,堅持在此岸世界作孤注一擲的流浪,那麼, 在他的靈魂中必定潛伏著不同凡響的大東西。儘管他在漫游的途中一次次地建築 ,又一次次地倒塌,但他精神深處的大東西是不死的,它將時時刻刻支撐著他向 那心中的目標默默地遠行,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擋。雖然這一大東西現在還說不清 楚,更沒有成形,然而總有一天,它會從靈魂的深處浮現出來,作為顛沛流離的 漫游對他的回報。否則,誰又敢將自己交給那條荒僻孤寂的路呢?只有那些膽小 的畏怯者才淺嘗輒止,在流浪的途中一經挫折,便收起腳步,慟哭而歸,返回傳 統的香巢。而真正的流浪者總是始終不渝、義無反顧的,命運對這些無畏者才會 報以玫瑰色的微笑。」 ∼崔建軍《純粹的聲音──傾聽杜英諾悲歌》 你為甚麼不赦免我的過犯,除去我的罪孽呢? 現在我快要躺臥在塵土中, 那時你尋找我,我卻不在了。 ∼約伯記 7:21 你怎麼辦,上帝,要是我死了? 我是你的壺啊,(要是我碎了?) 我是你的酒啊,(要是我敗了?) 我是你的衣衫和你的技藝, 失去了我你就失去了意義。 • 沒有我你便沒有家,那兒 有親切溫暖的話語問候你。 柔軟的拖鞋將脫離你疲乏的腳, 因為這拖鞋正是我變的。 • 你的大衣將從此拋棄你。 我曾用溫暖的臉頰迎接你的 目光,作你目光憩休的軟榻, 而今它將長久地將我尋覓── 直尋到夕陽西下,終于投入 陌生的石頭冰涼的懷抱裡。 • 你怎麼辦,上帝?我真憂慮。 ∼里爾克〈祈禱書〉 我沒有家。於是,上帝也沒有了家。 上帝唯寓居於塵世, 寓居於我與他者的關係之中。 對上帝的祈領唯在對他者面容的凝望中實現, 上帝寓居於他者的面容之中。 無限寓居於有限, 永恆寓居於時間, 上帝之言寓居於肉身。 只要不放棄聖者的言語, 只要堅持對十架上上帝之言苦痛肉身的凝望, 流浪者就不會遠離上帝, 即使他永遠身為流浪者。 當上帝放棄祂的話語時, 當天地一片肅寂, 唯十架孤傲地矗立於各各他山頭時, 上帝之言無家可歸。 當上帝保持沈默時, 祂與每一個流浪者同在。 只有以整顆心靈傾注於對他者的凝望中, 方能望見流浪者所不願放棄信仰的那位不住流浪的上帝。 家,寓於這顆心靈之中。 「與人的關係本是與上帝的關係之真實摹本,其間,真實 的稱述呼喚皆承接真實的反應回答;所不同的是,萬有皆 作為語言而敞亮於上帝之回答中。……儘管我們塵世中人 無法直觀無世界的上帝,只能直觀上帝中的世界,然我們 直觀世界之時即是我們塑造上帝永恆形象之時。」 ∼馬丁•布伯《我與你》 『天國就在你們心裡。』 ∼路加福音 17:21b -- 因為上帝, 信仰得以可能... -- ※ Origin: 信望愛(fhl.ee.nctu.edu.tw) ◆ From: 140.119.185.116 ※ 歡迎來看我們精心製作的信望愛全球資訊網[http://fhl.ee.nctu.edu.tw]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