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bc(小娟娟) 看板: Softsouth 標題: 短宣分享 時間: Sun Oct 31 17:54:19 1999 真是感謝上帝,讓我神學院畢業後,進入服事工場前,有2個月的時間可以 做自己想做的事。 說是兩個月,其實在外國只有一個半月,另半個月探訪教會、朋友,分享心得。 泰北山區(芒果村--阿卡寨、回鵬、回海、老劉寨)等教會及學生中心配搭服事主 約半個月,在這裡的工作是探訪、主日證道、兒童主日學、聖經短講、畫壁畫( 三面牆)…。緬甸大其力三天,教唱詩歌、畫壁畫(二面牆)。在佤邦永平新寨比 較久,近一個月的時間,我們的工作是小學代課,教英語,詩歌、兒童主日學、 主日證道、探訪、趕鬼、開佈道會….。我們所去的地方有很多華裔,大多數是 雲南人,華語可通。泰北華裔、佤邦新寨的小學用台灣教材(舊版本)。 泰北山區近十年進步許多,聽劉月娥宣教士說,十年前沒有柏油路,上山都用走 的(很難想像,騎機車要3小時,每個村落都有一段距離…)。風景氣候有點像是 台灣南部山上的部落(華人部份,阿卡族還是很落後),有許多「學生中心」 (由國外基督教團體支持本地傳道人生活4000泰幣,並尋求贊助學童生活教育費 用的贊助者【一個孩童每月約500元】,孩童和傳道人家庭共同生活在學生中心, 一直到國中畢業。),因山區工作機會少,身份問題、沒有教育、節育問題、許 多孩子生了卻養不活,因此雛妓問題、AIDS、毒品問題嚴重;傳道人長年獨撐 大局,無進修機會,身感疲憊、自卑;教育方面需要有專業者去教導(老師資質 良莠不齊)….需要很多,知道的有限,看到這理有無感動為我們的同胞做甚麼? 佤邦是我回憶最多的地方,永平新寨是一個新部落,五百多戶人家,都是竹編的 牆,蓋茅草的屋頂,剛去時沒有衛生廁所,要到水邊穿沙龍洗澡,也沒有電,每 天晚上數星星,點蠟燭、油燈和學校老師唱詩歌(12個老師中9個是基督徒,為了 將要來的屏基短宣隊,趕緊解決水電問題,結果短宣隊因關卡受阻取消上山,我 們受惠了)。很難想像,我們竟是新寨第一批短宣者(3人)…。在這裡,我有許多 第一次:第一次出國、短宣、趕鬼、教英文、吃熊肉、烤狗肉(這裡食物缺乏, 狗屬食物不是寵物)、舉行四百多個孩童的戶外主日學(這裡沒有教會)、決志的人 很多…,一天2餐,每天走山路半小時去學校,來回四趟,很難不回憶。 當時興邦第一分校(興邦國小是屏基創辦,離此地約30分鐘車程。)剛成立兩個多 月,五百多個孩子,新學校正在蓋(明年年初可完工),年齡從五歲至19歲(幼稚班 至小學四年級);物資極為缺乏,紙、筆、作業簿、衣服…….。 一個連彩色筆都沒有的學校,孩童純樸、天真;雞蛋是給貴賓加菜的,不是用來 砸人抗議用的….,回到台灣還真不太適應呢!…..唉! 需要很多,知道有限,您看見甚麼? 很難寫出自己的感受,若想多一些分享,歡迎到大津營地….。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