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k (陳小小) 看板: GreenEarth 標題: 社會知識份子的缺席 時間: Tue Aug 22 20:19:23 2000 社會知識份子的缺席 lk ─────────────────────────── 然而除了學術團體裡的知識份子,其餘社會上的知識份子面對 社 會集體不公義事件,站在哪裡呢? ─────────────────────────── 【自來水公司七區處說,為提昇水質,從高屏溪抽水後仍繼續添加活性碳以強化去除 臭味效果,並嚴密監控水質狀況,民眾若對水中異味有疑慮可將水塔中所蓄積水量先 行流洩,重新儲備即可有乾淨「無毒」的自來水。】 一些學校老師自行抽樣檢驗,卻發現含有至毒。但在一些可怕的威脅與壓力下,怕惹 麻煩,沒敢站出來與之對抗。學術單位裡只有前教育部長吳京,公開向民眾指出,不 要以為下幾場大雨,高屏溪的有機溶劑污染就可以消弭,其實兩岸岸邊都已遭受污 染,必須動手清除才行。發揮道德勇氣,拆穿自來水公司的謊言。 然而除了學術團體裡的知識份子,其餘社會上的知識份子面對社會集體不公義事件, 站在哪裡呢? 現在的社會,已是資本主義操控,一切以「交易」為主的競爭社會。當知識份子進入 社會,遇上資本主義潮流衝擊,如何同時實踐道德良知、顧念社會正義,又同時獲取 財富、累積資本? 操縱股市與匯市,造成亞洲金融風暴,從西方出名到東方的索羅斯,他提出的人生經 驗,提供現代知識份子一個可以腳踏兩條船的解答。索羅斯,這位運用政經專業知 識,創立、經營基金,進行跨國投資、累積鉅額財富者,說,「身為匿名的金融市場 參與者,我根本不需要顧及我的行為所造成的社會後果。我明白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後 果可能有害,但我覺得我可以不加理會,因為我完全遵守遊戲規則。這場遊戲規則競 爭激烈,如果在自己身上附加額外的限制,將會變成輸家。此外,我也瞭解我的道德 顧忌,對真實世界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想想金融市場有效率或幾近完全競爭的社 會。如果我退出,別人會立刻補進。」 而他實踐道德良知的方式是當賺足了錢,成立一些民間公益團體,使社會運作不至惡 化。也發表不少評論與書籍,教導後進如何有效地賺錢,並談論資本家為何也要同時 重視慈善事業。 簡單的說,索羅斯認為這個世界已經是資本主義激烈競爭的社會,關心別人的人可能 會比毫無道德原則的人表現更差,因為這種關心是他們成就的阻力。加上個人正義的 行為在市場上,完全無法影響大局,所以不需去考慮道德顧忌、社會良心,而以賺取 最大利潤為目的。行有餘力,就要回過頭來重視社會上的集體問題。 在台灣,類似索羅斯這種觀念,普遍在知識份子中間。因為知識份子都知道,現代社 會唯有累積足夠的資本相當於「古時候的做大官」,才對社會有影響力,才能「做大 事」。成為資本家以後,或捐錢給慈善機構、宗教團體、教堂廟宇,聊表心意。 然而資本究竟要累積到多少才「足夠」?當每個人都忙於生財,導致競爭更加白熱 化,即使最成功的人也淪落到要為生存而爭的地步。全世界最有錢的電腦鉅子比爾蓋 茲,被人抨擊「不願散財」。比爾蓋茲則是認為自己所從事的行業瞬息萬變、競爭激 烈,根本還不能奢談行善。如果連比爾蓋茲都無法脫身於生財競爭的壓力,更何況其 他小小上班族知識份子? 大高雄水污染害及六十萬人,以百分之一估算裡頭社會知識份子至少有六千人,卻不 見動作。而事實上,這種水污染的事情,算是全國課題,幾乎每一條河川都被污染。 群體的性格與命運往往由其中優秀份子與較惡劣的份子予以決定。如果知識份子為了 生存、忙於生財而缺了席,或是知識份子也投身於水污染事件裡,背後各種不當牟利 手段。那麼這個事件,永遠也不會結束,而只會更加嚴重,群體也終將導致滅亡。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