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LSN.bbs@cef1.cef.org.tw (流氓~狐狸~小魔鬼~~~), 看板: NCTU-FHL 標 題: [轉錄]Re: 我對敬拜讚美的經驗與思想-3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Tue Oct 26 21:44:32 1999)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 [本文轉錄自 serving 看板] 作者: hsuan (宣宣) 看板: serving 標題: Re: 我對敬拜讚美的經驗與思想-3 時間: Tue Oct 26 21:36:20 1999 我覺得,會逐漸形式化,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而且我覺得,這不一定是一種不好的趨勢 其實,很多宗派,他們的禮拜程序 也是經過了很多年的考驗,累積經驗 慢慢發現,這樣子做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其實我覺得敬拜讚美不能算是一種形式的名稱啦! 因為敬拜讚美應該是一種生活 不過因為不用這樣的名稱很難討論 所以我姑且把以下的"敬拜讚美",定義為現在目前在台灣推行的模式 而不是真正敬拜讚美的定義) 所以,"敬拜讚美"慢慢從一個嘗試錯誤的階段, (以前剛開始推行的人,因為沒有音樂的基本訓練,常常會歌接的亂七八糟 以至於讓人被打擾,或是不懂得怎麼在敬拜過程中穿插信息 以至於好像都是唱詩,讓人覺得"沒有深度") 慢慢的找出一個好的方法,可以幫助人容易進入敬拜 不容易去排斥 甚至我聽過像Integrity所出的一系列CD 都是敬拜讚美的特會,但是給非基督徒聽 他們也覺得很棒,可以接受, 而我自己在服事的經驗中,也是不停的從錯誤中學習 我跟配搭的領會常常嘗試不同的方法,不論是在音樂上、程序上、信息上 為的要讓人可以同享敬拜讚美,可以更認識神、親近神 文章中所提的都是一些不錯的方法 可以說是一個「工具」 但是同樣的工具,不同的木匠,就會做出不同的椅子 同樣是快歌接到慢歌,我自己就可以try出一大堆不同的方法 何況是不同的人呢? 我比較擔心的是,不管在教會界甚至是台灣整體的一個問題就是 只會去學習表面 你看政府有很多的制度,都不過是學外國的表面 有一些教會也是,他們是看了新加坡的細胞小組教會有很多人 所以才要學習細胞小組的「方法」 但是卻沒有學習到其精神與本質,是神多大的更新跟建造 之前又是多大的拆毀呀! 有一些教會把"敬拜讚美"加入禮拜的程序中 是因為"敬拜讚美"歌好聽、氣氛輕鬆,可以吸引人 所以去學習新歌、成立樂團、買投影機、學習音樂技巧、學如何領會 但是,敬拜讚美是要讓人回轉歸向神 音樂、領會的技巧固然重要 但是都不是本質,不過是工具罷了 我覺得,「工具」越來越「精良」,是可喜的 但是,只是擁有「工具」,卻沒有辦法正確的使用,是可悲的 我還想說的一點是,上述所提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但是,其實,同樣的模式,但是神在其中做的工作 是每一次都不同的 我也會有自己喜歡並且常用的模式 但是,就算我唱的是同樣的歌,一樣的接法 但是每一次的敬拜都不一樣 因為,神的工作是很奇妙的,不是我們可以完全理解的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敬拜不只是台上的人而已 我們每一個台上台下的人,我們都是「一起」來到神的面前,「一起」敬拜神 所以就算是台上的人是一模一樣的 台下的會眾不同,也不會完全一樣呀! 就實際「操作」面來看 我會建議,如果你們常常用「同樣的模式」來帶領聚會的話 可以學習、自己嘗試不同的方法 因為,別人教的方法,也是他們「嘗試」出來的呀! 同樣的模式,同一首歌用久了 難免會讓人有倦怠感,不是說神的工就無法運行了 而是這就是人的不行,容易喜新厭舊嘛! 同一首歌,老是用他來「破冰」,你自己的感覺呢? 不是會變成破不了冰,就「結冰」了 或著變成「制約反應」,一聽到「一切歌頌讚美」 就自然會去跳舞,但是,卻不是真正的讚美 身為一個敬拜讚美的帶領者,我想,這不是我們樂見的吧! 其實我們教會倒是會這樣 完全無聲不彈 不過最近也比較少了, 因為完全無聲的時候,有些人會比較容易睡著 有一點琴聲會比較好一點 所以我還是會輕輕的彈 節奏旋律和弦都弄得極簡單 不過也有這種時候,就是神感動你,現在要無聲 那當然馬上就不敢彈了:P -- ※ Origin: 校園團契(bbs.cef.org.tw) ◆ From: h223.s23.ts31.hinet.net --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篇二十三:6 -- ※ Origin: 校園團契(bbs.cef.org.tw) ◆ From: 140.113.141.76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