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maranatha (maranatha) 看板: Faith_Life
標題: 美國與中東問題的糾葛
時間: Sat Sep 15 18:03:19 2001

                     美國與中東問題的糾葛

                          文:吳智賢


黎明不要來

    但願2001年9月11日這天的黎明永遠不要來!

    是日,美國本土遭受到立國以來最慘重的恐怖攻擊,象徵美國世界霸權
的經濟中心-世貿雙子星大樓應聲倒塌,成為歷史;號稱無堅不摧的軍事中
心五角大廈,也嚴重受損。客機像電影情節般地撞上了世貿大樓,目睹的人
們不再感到興奮、刺激,而是驚駭、恐慌、難過、悲憤交揉成一團,以至於
根本無法意識到為什麼悲劇會來的這麼突然。

    我們為因著這次攻擊而承受苦難的人們哀悼。然而,若僅沉緬於悲劇的
現場,只會更容易被情緒所狹隘,從而作出過激的舉動,認為報復是解決問
題的唯一途徑。報復,雖能短暫宣洩憤恨,卻永遠不能解決問題。它只能更
撕裂彼此歷史的傷口,挖掘彼此仇恨的靈魂,而讓對立的雙方走向永遠無法
回頭的戰(葬)場。若讓仇恨不斷地堆積,只會積重難返,最後導致毀滅性
的結果,於是,我們或許該試圖重新冷靜地回顧過去的歷史,進而找出彼此
問題的癥結,以求得一條解決問題、避免衝突的道路。

    再回到911事件來。儘管策動這次恐怖攻擊行動的組織與成員尚未水落石
出,不過,似乎所有的矛頭都指向與中東相關的恐怖組織;換言之,各方都
認為,此次恐怖攻擊八九不離十地與中東問題有所關聯。職是之故,或許我
們可以藉機來討論與探索,美國在中東究竟扮演何種角色。

美國的利益

    現實主義理論告訴我們,一國是否涉入一地的事件,考量點即在於該事
件是否攸關該國的國家利益。由此,美國涉入中東之深,正是證明了中東有
著美國想緊緊抓住不放的利益。

    冷戰之時,作為民主的守護神,美國竭力防範蘇聯勢力的入侵。因此,
中東作為美國全球圍堵蘇聯戰略的一部分,自是美國極欲拉攏並建立穩固霸
權的地區。更何況,自帝俄時代,俄國一直有向南尋求暖水港的企圖,以至
美國更是謹慎提防蘇聯的滲透。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共黨勢力似乎有
往波斯灣發展的可能。於是,美國總統卡特隨後便於1980年1月,發表所謂的
「卡特主義」,宣示波斯灣地區為美國重大利益地區,任何外力企圖控制波
灣,都將被視為是對美國重大利益的攻擊,美國將採取任何必要的手段以進
行維護。

    1989年共黨垮台,鐵幕已被掀開,然而美國勢力卻未從中東撤離。理由
很簡單,過去防堵蘇聯,不只是擔心其赤化中東,更是擔心它掌握中東龐大
的石油資源。自一次大戰後,世界各國均體認到石油的重要。有人謂之:
「戰勝的協約國是靠著石油航向勝利的彼岸的。」全球有64%的石油蘊藏於
中東,所以,即便冷戰已經結束,美國還是「堅守崗位」,以維持波灣石油
的正常供應。美國實際從中東輸入的石油量雖然不多,但是中東的石油供應
若出現問題,所造成的全球經濟危機,美國絕對難以置身其外。況且,美國
國內石油公司在中東有重大的商業利益,憑藉其政界龐大的人脈,兩黨所承
受的遊說壓力也不可謂不小。故此,石油儼然是美國在中東持續存在的要因。

以色列的褓姆

    如果沒有以色列,或許現今中東反美的情緒還找不到立足點。其實,
美國曾經與阿拉伯世界有過一段愉快的時光。美國曾自二次大戰中期開始,
依照「戰爭租借法」,給予中東地區許多軍事與經濟的援助,而且美國對中
東民族自決的處境懷抱著同情,使其迅速獲得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從而取代
了戰後日落西山的大英帝國,成為對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國家。

    然而,猶太復國主義(Zionism)卻成為美國與阿拉伯世界持續修好的
掣肘。自從西元135年猶太人被羅馬帝國徹底趕出巴勒斯坦地後,猶太民族已
經在世界漂流了一千多年。十九世紀起源於歐洲的猶太復國主義,起初並不
太受到重視,一直要到希特勒大舉屠殺猶太人,才真正開始獲得世界的同情
與支持。猶太社群過去被主流的基督教社會歧視,後來遭到種族主義者無情
的滅絕,現在總算有了復國的希望。而美國,則在後來成為支持猶太人重返
巴勒斯坦最關鍵的力量。美國支持猶太人的原因則主要來自兩方面。首先,
當初希特勒屠殺猶太人之時,世界各國(包括美國)都因著自身的本國利益,
不願積極收容猶太難民,於是俟戰爭結束後,才在彌補、同情的心態下支持
猶太復國。再者,猶太社群在美國的政經影響力實在深遠,以至於政府不得
不在國家利益與國內壓力之間作出一番妥協。

    於是,明明不利於美國在中東未來的地位,美國卻最終支持了猶太的復
國。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美國在短短16分鐘內承認以色列,成為第一個
承認以色列的國家,三日後以色列也獲得蘇聯的承認,確認了以色列在中東
生存的權利。只是,以色列建國的宣言才剛發佈,阿拉伯世界戰爭的號角就
馬上吹起。以色列宣告建國的第二天,阿拉伯國家便發動四萬大軍,宣布發
動「聖戰」。以色列創造了奇蹟,艱苦地獲得最終的勝利。然而,事實上若
沒有美國政府表面上的國際斡旋,私底下的軍火協助,以及美國境內猶太團
體的強力經濟支援,恐怕這初生的以色列國,夭折的機率會很大。

    因此,從某種意義來看,說美國是中東問題的始作俑者,一點也不為過。
美國成全了猶太人復國的心願,卻讓成千上萬的巴勒斯坦人失去的家園。據
第一次以阿戰爭後聯合國統計的數字,大約有七十二萬多名巴勒斯坦人流離
失所。他們同樣失去了居住千年的家園,土地、財富也一夕消失,又在戰爭
中失去親人,被迫住進了難民營,而使得恐怖主義夾帶著仇恨的滋潤,慢慢
地孳生。

    美國支持以色列還有另外一個理由。美國並非歷屆政府都像當初杜魯門
時代那樣感情用事地支持以色列。然而,美國歷任政府卻幾乎都將以色列視
作是中東最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的確,過去中東親美政權來來去去,而且
繼之常常是回教基本教義派或是親蘇政權掌政,使得美國在中東很難有穩固
的盟邦。相對而言,作為冷戰戰略的需要,以色列是美國最可靠的友邦。

爭議的和平使者

    除了1948年第一次以阿戰爭,1967年、1973年以、阿又經歷了兩次大規
模的戰役,而期間零星小規模的武力衝突更是多到不可計數。過去,美國因
著支持以色列、囿於冷戰的思維,而與阿拉伯國家積怨日深,使得彼此的信
任感幾乎喪失殆盡。然而,1973年贖罪日戰爭所導致的石油危機,美國逐漸
體認到,推動中東和平進程的重要性。1978年,在美國的斡旋下,以、埃兩
國達成歷史性的「大衛營協議」(Camp David Accords),以國總理拉賓
(Yitzhak Rabin)與埃及總統沙達特(Anwar al-Sadat)因而同獲當年的
諾貝爾和平獎。大衛營協議打破了以國在中東孤立的地位,從而使埃及搖身
一變成為美國在阿拉伯的新盟邦,然而埃及也因而被視為出賣阿拉伯世界的
利益,而如過街老鼠,慘遭喊打。

    正如大衛營所標示的,美國對中東的和平不是全無貢獻,歷任政府皆致
力於推動中東和平,有時向以色列施壓,有時亦要求阿拉人讓步。因此,大
部分時間,美國是維持並促成區域穩定的重要力量。然而,過去的恩怨情仇,
並未能就此煙消雲散。巴解雖放棄恐怖主義,但是新的恐怖組織不斷興起;
以色列雖退出黎南,但是對佔領區仍不肯鬆手。多年的和平談判,往往因一
時的衝突而嘎然中止;持續的和平嘗試,更是在觸及敏感問題時付諸流水。

    一連串和平進程的挫折,著實讓美國人覺得好人難為。然而,對阿拉伯
人而言,美國擺明了偏頗以色列的立場,卻又想擔任中間調停的角色,才是
令人無法放下心來,作出承諾的真正原因。尤有進者,回教基本教義派更將
對抗美、以兩國上綱到是阿拉伯回教世界與帝國主義、猶太-基督教世界之間
的對抗,而令許多阿拉伯國家的決策當局,面對以阿和平的談判,裹足不前。

文明衝突?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提出文明衝突理論時,大多數的人多
視之為危言聳聽之作。隨著全球化的拓展,大部分的人們皆樂觀地認為,經
濟的互賴將使世界一體均霑商業的利益。另一方面,人們享受著民主的果實,
也理所當然地認為該等價值是全球性的。只是,傳統的回教世界,歷經了二
十世紀時遭受殖民主義的侵害,對於殖民帝國、跨國石油公司的剝削感到深
惡痛絕。對他們而言,西方的民主是資本主義美麗的外衣,裡面躲著敗壞伊
斯蘭純正性靈的惡魔。因此,西方國家的滲入不僅影響整體阿拉伯社會的經
濟,更在挑戰整體社會固有的價值。

    尋求認同與重建身分的過程中,總是需要一個敵人。於是,面對分崩離
析、各自為政的阿拉伯社會,宗教信仰正好提供人們團結一起所需要的養分,
進而揪出那些危害阿拉伯世界利益的團體。很顯然地,它們找到了目標,就
是以色列與美國。而這一次令人難以置信的恐怖攻擊,對回教恐怖份子而言,
或許就是一場文明之間的戰爭,爭的是回教的尊嚴,以及它的神聖不可侵犯。

下一步

    前院已被縱了火,自命為世界警察的美國,情何以堪?強勢的文明(國家)
若沒有一絲謙遜,只會更加深化彼此的衝突。美國不可能永遠站在頂端,亦
不可能永遠支配世界。世界的秩序倘若只依照權力來分配,暗潮洶湧後所帶來
的巨大反撲必會讓主控者難以置信。國際政治若只是比拳頭的競賽,那麼自認
拳頭夠大的國家,可要隨時提防不經意的一針,刺進手背上密麻的神經!

    看著電視報導裡巴勒斯坦人愉悅興奮的表情,相信無數人們的內心都充滿
著矛盾與難過。巴勒斯坦人的際遇是那般的悲慘,然而民族的仇恨與不平、親
人的死亡與流離,卻已經把他們形塑成一群對他人死亡沒有感受的個體。美國
已經付出代價,而且是慘痛的,接下來要作的,絕不是付出更高額的代價去進
行反制的報復,美國的政策必須調整,也必須深切地反省自己曾經有的作為。
以牙還牙,世界將永無寧日,但要赦免,真正的和平才會在災難後臨到。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