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maranatha.bbs@cef1.cef.org.tw (maranatha), 看板: BibleStudy
標  題: [轉錄]《歸納法查經系列討論》談觀察
發信站: 校園福音團契電子布告欄 (Fri Apr 14 12:44:00 2000)
轉信站: fhl-bbs!news.fhl.net!cef

※ [本文轉錄自 OIA_Study 看板]

作者: gospel (非常女貓) 看板: OIA_Study
標題: 《歸納法查經系列討論》談觀察
時間: Sat Mar 25 23:55:57 2000


                    觀察

                                              作者: pharisee

    首先,我必須先聲明,以下的內容絕對是「私人偏方」,僅供參
考,切勿誤信服用。若有任何意外,一概與本人無關。:)

    「觀察」是歸納法的第一個操作步驟,那究竟要觀察什麼呢?答
案很簡單,就是「重點」。

    「廢話,這個大家都知道,問題是『什麼才是重點?』」

    先不區分記敘文、論述文或其他文體,我個人認為一段經文的重
點可以分為兩部分  --   角色/要素  (character)  和劇情/思路
(schema)。通常進行觀察時,我們很快能掌握經文中的角色/要素,
但是我個人認為一個好的觀察者,要用更深入、細膩的眼光,去整理
劇情/思路,否則觀察無法達到應有的水準與目標。

    那什麼是「劇情/思路」呢?在記敘文中主要就是「事件經過」
,透過整理劇情,我們可以掌握角色(包含人、時、地、物)之間的
關係。除此之外,我認為關於角色的形容,也可以被列入「劇情」之
中。在論述文的話,則是作者所用的一些修辭技巧,例如:對稱、對
比、重複、子句關係等等。此外,連接詞也是幫助我們掌握劇情的關
鍵。

    如果用網路的術語來講,      「角色/要素」就好比是「節點
(node)  」, 而「劇情/思路」就好比是「方向性連結  (directed
link) 」。如果我們觀察經文時,只找到「角色/要素」,就好比被
困在節點孤島上,因此,必須找到正確的方向性連結,才能讓我們一
窺全貌。

    記得,下次做觀察時,別再被困在孤島上了!

    在這裡順便談談符類福音的平行經文。

    在研讀符類福音時,問題的回答與解釋,經常需要用到平行經文
,因此,串珠聖經或啟導本或研讀本,甚至四福音合參之類的書,就
是相當不錯的工具。
    不過,我也發現一個現象,就是「過度濫用平行經文」。對於一
個剛開始學習歸納法的人而言,這個現象是很難避免的,因為他很希
望窮究福音書所記事件的細節。但是這很可能造成一個結果,就是把
不同福音書間的差異給調和了。
    Gordon Fee 在「讀經的藝術」一書中提醒我們 --  「用對照的
方式研讀四福音的目的,不是要以其他福音書的細節來補充一本福音
書的內容。 」( 142 頁)。當我們研讀個別福音書時,利用平行經
文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問題,但是我們仍然需要仔細去探究「作者
為什麼以這個角度記錄這件事?」畢竟,我們是查考聖經,而不是研
究「歷史的耶穌」。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