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hxlin.bbs@twserv.csie.nctu.edu.tw (hxlin),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佛法正義(一)─『緣起論』與『中道』
發信站: 台灣文化資訊站 (Fri May 30 01:13:33 1997)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nctu!news.csie.nctu!twserv.csie.nctu!TWserv
○、前言
「佛法正義」?我是誰?我有什麼資格談「佛法正義」?是的,像我這樣沒有
修行、沒有證量的人,哪有資格跟人家說什麼是「佛法的正義」呢!可是,如果
我不說,也沒人說,只讓一些附佛外道在那邊天花亂墜、大放厥詞,那還不如讓
我來說,就算我說得不盡正確,也比那些攀佛外道的邪言邪語好過一千倍、一萬
倍。戕害佛教之深,斷人慧命之絕,無過於此等外道矣!願有心了解佛教的人士
^^^^^^^^^^^^^^^^^^^^^^^^^^^^^^^^^^^^^^^^^^^^^^^^^^^^^^^^^^^^^^^^^^
不要再受到這些附佛外道邪師的蠱惑,而能夠知曉真正的佛教義理,並從最根本
^^^^^^^^^^^^^^^^^^^^^^^^^^^^^^^^^^^^^^^^^^^^^^^^^^^^^^^^^^^^^^^^^^^^^^
的明辨是非、斷惡修善做起,並且結合大家的智慧和努力,將人間轉化成淨土,
^^^^^^^^^^^^^^^^^^^^^^^^^^^^^^^^^^^^^^^^^^^^^^^^^^^^^^^^^^^^^^^^^^^^^^
這才是佛教之真正精神所在!
^^^^^^^^^^^^^^^^^^^^^^^^
一、『緣起論』與『中道』
什麼是「佛法的正義」呢?簡單地說,就是「緣起」正見、正見「緣起」。前
^^^^^^^^^^^^^^^^^^^^^^^^^^^^^^^^^^^^^^^^^^^^^^^^^^^^^^^^^^^^^^^^
者是約理而言、後者是約行而言。所謂「緣起」,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
^^^^^^^^^^^^^^^^^^^^^^^^^^^^^^^^^^^^^^^^
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任何事物的存在與呈現都需要有一定的條件,
^^^^^^^^^^^^^^^^^^^^^^^^^^ ^^^^^^^^^^^^^^^^^^^^^^^^^^^^^^^^^^^^^^
這就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只要條件一旦不具足(完全具備)則該事
物即改變或不復存在,此謂之「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佛法說,任何事物
都是如此的,包括人或任何生命本身的存在,這就是「緣起」的正見。
再約行而言,既然萬事萬物的生成及存在都是諸多因緣條件和合而成的,那麼
我們在面對任何事物的時候,都應該仔細地觀察其賴以存在的各種條件。在了解
了事物存在之背後條件以後,才能夠更進一步運用「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
的法則,正確而有效地將不善的、對眾生不利的事情祛除,並且努力地去營造那
些對眾生整體存在及幸福有利的條件。在這裡也應順道介紹佛教中所謂「中道」
的概念。佛教的「中道」並非如儒家所說「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而是緊
緊地與「緣起」的觀念扣在一起的。「中道」就是不以任何成見或偏激的思想來
^^^^^^^^^^^^^^^^^^^^^^^^^^^^^^^^^^^^^^
看待問題的存在,而以「緣起」的思考來觀察造成問題的種種背後原因,然後對
^^^^^^^^^^^^^^^^^^^^^^^^^^^^^^^^^^^^^^^^^^^^^^^^^^^^^^^^^^^^^^^^^^^^^^
症下藥,解決問題。因為這是最切實而不偏激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所以稱之為不
^^^^^^^^^^^^^^^^
偏不倚的「中道」。
也許有人會質疑:『上面所說的不都是一些很平常的道理嗎?那麼『緣起論』
又有什麼奇特的呢?』誠然,『緣起論』乍看之下並無奇特,佛法也不是用來標
新立異用的,然而,若我們用心一點的話,就會發現:其實就連這麼簡單的道理
,我們有時候也不免在思考和行為的時候有所違背。我們是不是經常把問題過份
簡單化了呢?我們有沒有陷入意氣之爭,而不仔細思考事情的形成條件呢?我們
是不是盲信一些自稱是聖人或有神通的人的話語,而不親自去觀察問題、解決問
題呢?我們是否相信一些神秘而無法思考的東西,期望得到它或「證」到它之後
就能解決一切的問題呢?這些都是不願真正面對問題、面對自己去深入思考其背
後成因的反應,也因此是違背那平實的『緣起』思考方式的。所以,『緣起』看
似簡單,但我們卻往往會因為懶惰或缺乏自信心而選擇了逃避的方式。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