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發信人: sbf@fhlbbs (碧芬), 信區: BibleStudy
標 題: 查經資料----希伯來書概論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Wed Sep 6 13:47:55 1995)
轉信站: fhlbbs
一.作者
1.新約唯一不知作者的一卷書,俄利根(Origen)說:只有神知道
2.按寫作內容看,他是猶太基督徒,熟悉舊約新約,可能是第二代較年輕
的信徒(二:3)
3.歷史上的推測:
a.亞波羅 (Applo)(徒十八:24-28):生於當時的學術重鎮亞歷山大,並
跟過保羅的門徒百基拉,擅於講解聖經
b.巴拿巴 (Barbanas)(徒四:36-37,九:26-27,十一:19-26等)
c.一對夫婦,而且由女性主筆或最後潤飾的可能,那人選可能是百基拉
(徒十八:2),因希伯來書文筆細膩
*不管如何推測,作者必與保羅有相當的關係,文筆雖不似保羅急切,直
接,但內容和辯證方式卻是典型保羅式的(即先寫主題....跳出補充.
...回到主題...跳出補充...補充的補充...主題..)
二.收信者
1.第二代猶太基督徒精英份子(二:2,五:12,十三:7,17,24):經文中顯示
對舊約歷史,禮儀有相當程度的認識和瞭解,且處於學習的狀態
2.他們所處的環境---曾經苦難(十:32-33),亦在另一波苦難中(二:1,十
二:4)
3.可能住在羅馬(十三:24)
三.寫作時間
1.在AD70年聖殿被毀前(八:3,九:6,十:2):暗示成書時聖殿禮儀仍在進行
,全書亦找不到任何有關主後七十年耶路撒冷淪陷或聖殿被毀的跡象
2.可能在AD64尼祿王逼迫羅馬基督徒之時或稍後
四.寫作背景及特色
1.面對初代教會的大問題---基督信仰與猶太教的關係:
基督信仰<-------猶太基督徒--------->原有猶太教信仰及生活方式
因信稱義<---------(1)得救---------->遵守律法
心靈,誠實<--------(2)崇拜---------->殿崇拜,節期,儀式
不必,強調心靈上<--(3)割禮---------->生下來第八天受割禮,關係他
的割禮 們成為選民及承受應許
是神拯救的對象,<--(4)外邦人-------->不是選民
和猶太人一樣
2.自耶穌以來一貫的衝突
AD32 33or35 49 57 64 70
-------+--------+---------+--------+---------+-----------+---->
耶穌 司提反 保羅 徒15:1-2 希伯來作者
太26:57-61 徒:6:10-15 徒15:1-2
3.引用O.T.甚多,並且有新的詮釋角度
4.當時因有逼迫,許多猶太基督徒欲返回猶太教以策安全
===========================================================================
發信人: sbf@fhlbbs (碧芬), 信區: BibleStudy
標 題: 查經資料----希伯來書(一)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Wed Sep 6 14:53:14 1995)
轉信站: fhlbbs
分段大綱
壹.基督超越性的闡述(1:1-10:31)
一.開宗明義的宣告 -- 基督的超越(1:1-3)
(一)在啟示上超越先知
(二)在本質上為神子
二.基督比天使更尊貴(1:4-2:18)
(一)基督是神子而天使是僕役(1:4-1:14)
(二)警戒--鄭重所聽見的道與救恩(2:1-4)
(三)基督在救恩方面比天使更尊貴(2:5-18)
1.基督在權柄上超越天使(2:5-9)
2.基督受苦能拯救人(2:10-18)
三.基督比摩西更尊貴(3:1-4:13)
(一)耶穌比摩西更配得榮耀(3:1-6)
(二)警戒--堅持指望與膽量(3:7-4:13)
1.以祖宗為鑒戒(3:7-19)
2.當竭力進入安息(4:1-11)
3.神應許的效能(4:12-13)
四.基督為大祭司,且超越眾祭司(4:14-10:31)
(一)宣告--耶穌是怎樣的大祭司(4:14-16)(WHAT)
1.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
2.能體恤人的大祭司
(二)基督為何是大祭司呢?(5:1-7:28)(WHY)
1.基督為大祭司是神所設立(5:1-7:19)
2.基督為大祭司是神起誓立的(7:20-7:28)
(三)基督如何為大祭司呢?(8:1-10-18)(HOW)
(四)結論(10:19-31)--回應宣告
1.既有....大祭司(10:19-20)
2.就當.....(10:21-25)
3.警戒(10:26-31)---不可故意犯罪
貳.對信徒的勸勉(10:32-13:25)
一.追念往日之信行(10:32-39)
二.效法先賢之信德(11:1-40)
三.仰望耶穌(12:1-4)
四.接受神的管教(12:5-13)
五.追求聖潔(12:14-17)
六.警戒---當虔誠敬畏事奉神(12:18-28)
七.生活信條(13:1-17)
八.祝福與問安(13:18-25)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