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Ladycat.bbs@csie.nctu.edu.tw (喜歡獨處的貓), 看板: religion 標 題: 【臨終關懷】死亡的超越與生命的抉擇(三)新約(上) 發信站: 交大資工鳳凰城資訊站 (Wed Dec 11 23:44:20 1996) 轉信站: fhlbbs!news.ee.nctu!news.cc.nctu!news.csie.nctu!phoenix (續上一篇) (二)、新約聖經的生命觀 整個新約的生命觀,是根源於舊約聖經的應許,因著耶穌基督的來臨, 這些應許成為具體的事實。因著耶穌基督的宣告、生命、死亡和復活,新約 給與生命一個全新的看法。 ● 共觀福音的生命觀 耶穌宣告生命 所謂共觀福音,只是新約聖經的前三卷︰馬太、馬可及路加的福音書。 1. 生命極貴重無比 耶穌在共觀福音一再的宣告,生命是極其貴重的,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提 到生命比飲食(一切物質、享受、身外之物)貴重多了,耶穌以反問的口氣 說出,顯然這問題在當時是一般的共識。耶穌也認為救人一命比遵守安息日 的禮儀更為重要,衪的論點是生命比羊(獻祭的祭品)貴重多了,甚至因此 要付出被法利賽人(當時宗教的保守主義者)殺害的代價。因為耶穌所信的 上帝,是活人的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馬可福音12︰27)。 2. 耶穌親自醫治病痛,恢復生命 共觀福音書記載好多耶穌所行的神蹟,其中以醫病趕鬼的居多。耶穌基 督本人醫治病痛(生命能力受到殘害者),使死人(生命力被剝奪者)復活 ,使長大痲瘋(生命尊嚴受到極度摧殘)的潔淨 恢復生命力。這種賜與生 命的能力,特別彰顯在衪有赦罪的權柄。 3. 賜下永生,勸人領受 耶穌也教訓那些要得到永生,就是領受福音–天國的信息,而跟隨耶穌 的人,必須付出重大的代價,那就是要進窄門,走窄路;並且要遵守愛上帝 以及愛人的誡命,犧牲一切財富、甚至肢體和現世生命 ── 即遵行天父的 旨意。 ● 約翰福音的生命觀 ── 在耶穌裡才有生命 聖約翰被公認是「永生的宣購員」,他明明的表示他為何寫下約翰福音 ,「本書記述的目的,是要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 因信衪而獲得生命。」(約翰福音20:31)。 1. 耶穌是生命的根源 1. 耶穌的先存性 ─ 自永恆即擁有生命 聖約翰與共觀福音不同,完全不提耶穌的降生、家譜;而在開宗明義即 揭櫫耶穌的先存性–即耶穌還沒有降世為人時,衪的生命永存,與上帝同在 ,並且一切生命都根源於衪。降生以後,衪是「生命的道」顯現出來。 舊約聖經一貫以永生上帝為生命的根源,而約翰福音大膽的見證︰耶穌 就是生命的根源,這到底有沒有衝突呢?答案既是肯定的也是否定的,照猶 太教獨一神論當然有衝突,只有永生上帝是生命惟一的根源,但是到了智慧 文學時,就以智慧為上帝創造的工程師,創世記的第一個創造敘述,上帝的 創造媒界是他的聖言(道)與聖靈,所以創世之前即存在的聖言,就是生命 的根源,並沒有衝突。更何況,父上帝將生命賜給基督全權去支配。 2. 耶穌賜與生命 耶穌曾說衪來世上的目的,「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 翰福音10:10 )。如果人想得生命,必須到基督這 來(約翰福音5:40)。 衪是生命的食糧,賜生命的水。衪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 來的, 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翰福音6:35) 3. 耶穌身份的奧秘–「我是…」 在約翰福音中,耶穌多次使用一個特殊的句型來表明衪是誰,就是「我 是…」。這是極其莊嚴肅穆而強調的說話型式,在舊約的希臘文譯本(即所 謂的七十士譯本),是用在上主親自說話的代名詞。在舊約出埃及記第三章 ,上主向摩西自我啟示說︰「我是自有永有的」(I am that I am) 「我 是使萬物生成造化的那一位」(出埃及記3:14)。 2. 耶穌是生命的主 1. 耶穌掌握生命的主權 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上帝委任衪的使命中,一再重複出現(也就是最強 調的),就是耶穌賜人生命,子有父一樣的權能將生命賜給人。並且在衪為 人捨命的救贖大工中,他自願犧牲,衪也有權柄取回生命,衪全盤掌握整個 事件,他是生命的主。 「父親怎樣使已死的人復活,賜生命給他們;同樣,兒子也要隨著自己 的意思賜生命給人。」(約翰福音5:21)。 「父親愛我;因為我願意犧牲我的生命,為要再得到生命。沒有人能奪 走我的生命,是我自願犧牲的;我有權犧牲,也有權再得回」。 2. 耶穌是生命的救贖主 耶穌要賜給人永生,但永生的恩賜是藉著衪的死而來,耶穌就是生命的 救贖主。耶穌這樣的犧牲,是衪甘心樂意的,是由於他愛上帝和愛世人;而 且衪所要求的愛,是犧牲捨命的愛,衪自己率先實踐出來,衪如同好牧人一 般的為羊捨命。 耶穌論到「我是」時,也與衪的十字架救恩相關聯︰衪提到「我是好牧 人」,其行動的本質就是「好牧人為羊捨命」;衪提到「我是生命的糧」, 請人「吃衪的肉、喝衪的血」(約翰福音6:51,53以下),就是指衪的死亡 和流血所帶來的救恩;吃喝,意謂著信靠和領受救恩。 「我是好牧人;好牧人願意為羊捨命。」(約翰福音10:11) 「我是好牧人。正如父親認得我,我認得父親。同樣,我認得我的羊; 牠們也認得我。我願意為他們捨命。」(約翰福音10:14-15) 「基督為我們犧牲生命,從這一點,我們知道什麼是愛。那麼,我們也 應該為弟兄犧牲生命﹗」(約翰壹書3:16)。 約翰福音很清楚地表明,耶穌的死所帶來的救恩是普世性的。耶穌是「 救世主」(約翰福音4:42)。這並非意味著世上每一個都會得救,而是說明 基督的救恩並非偏狹的拯救,單為一族一方的人而已。耶穌對安德烈所帶來 的希臘人論到衪的受死,如一粒麥子落在地上死了;衪也提到衪被舉起(死 在十架上),將要吸引「萬人來歸衪」。 3. 如何領受生命或永生 約翰很清楚的見證,生命是藉著上帝的兒子之死亡而來,賜下永生。人 怎樣領受種恩賜,擁有這項恩賜呢?約翰的回答是「藉著信」–「聽從」、 「認識」。 約翰福音一共出現98次的信,每次都以動詞出現,從未出現名詞「信心 」。他在三方面應用這一個動詞,這是領受永生的動作,我們更整全的來認 識這一個動詞。 1. 信入(believe in)–強調全心全意的委身 約翰告訴我們,要「信入」基督,這是指信徒要棄絕原先的信仰,悔改 皈依基督;約翰所瞭解的信入,就是全心全意的委身,毫無保留的投靠基督 ,以致基督徒與基督合而為一,而且達到「住在基督 面」(約翰福音 15:4)。 2. 相信–強調信仰的對象,知道信仰的內容 在約翰福音中,信與知常含有同樣的意義(約翰福音6:69;10:38; 17:8),約翰以認知乃信心的結果,信要求對象和內容,而不是在理智上依 循一套見解。信也不是盲目的,更不是強調信心本身,而在於信仰的對象, 以及相關的理智上之內容,即信耶穌及其相關的真理︰信耶穌是「上帝的聖 者」,有「永生之道」;信耶穌是基督,因衪得生命;信耶穌的「我是」, 包含其神性的宣告;信耶穌與上帝的關係,相信耶穌自上帝而出,上帝所差 來的救主。 這種信仰不只是悟性和理性的覺醒,而是全人全生活的整全作為,「我 實實在在地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 (約翰福音5:24)。 3. 認識–強調團契共融的關係 「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永生」(約 翰福音17:3)。信包含聽、接待 也就是全人的順服和信賴;信也是認識 是位格與位格的關係,指相互委身、團契共融的親密關係。 約翰所謂的「認識」,是經驗上的關係,如舊約的「認識」,在創世記 譯為「同房」,表明互相委身的親密關係。「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 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約翰福音10:14-15)。認識耶穌 ,包括認識衪的身位與使命,衪是父所差來的(約翰福音17:8,25);是那 永在的「我是」,是與父互為表裡的。 這種信仰也要求服從耶穌,愛衪而聽衪的話,「人若愛我,就必遵守我 的道;我父也必愛他,並且我們要到他那裡去,與他同住」(約翰福音 14:23);並且聽耶穌的話去愛上帝、愛人,尤其是愛人如己,「你們要彼 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翰福音15:12)。 4. 永生的性質 ── 既是末世的,也是現今的 約翰福音中的生命或永生,帶有末世的性質,當耶穌說︰「不信從子的 得不著永生」(約翰福音3:36),衪是指人的終極未來;「愛惜自己生命的 ,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翰福 音12:25),這裡最清楚顯示末世的性質。「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 ;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翰福音7:14)–這是 指將來世代的生命源頭。這永生要在末世經歷,那日義人要「復活得生」( 約翰福音5:29)。 雖然約翰福音的永生有末世的性質,但主要是現今就可以嘗試到的將來 生命。最清楚具體的就是「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的話,又信差我 來者的,就有(現在式)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完成式)出死入生了 」(約翰福音5:24)。 耶穌常把現今承受生命和將來享受永生相提並論。人喝耶穌所賜的水, 現在就有生命的泉源在他裡頭,將來還要有末世的永生;人若現在有份於耶 穌的生命,他將來必永遠活著;那些現在承受永生的人,將來永不滅亡。 (待續)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