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skywings.bbs@bbs.cs.nthu.edu.tw (), 看板: nthu 標 題: [轉錄]2001天火降臨--獅子座流星暴&「2001獅子座流星雨及流星雨觀測」研習 發信站: 清華資訊(楓橋驛站) (Mon Oct 22 23:25:50 2001) 轉信站: fhl-bbs!news.cs.nthu!maple ※ 本文轉錄自 [NatureClub] 看板 作者: silverfish (快睡著了~~) 看板: NatureClub 標題: 2001天火降臨--獅子座流星暴&「2001獅子座流星雨及流星雨觀測」研習 時間: Fri Oct 19 11:58:43 2001 2001天火降臨 獅子座流星暴 & 「2001獅子座流星雨及流星雨觀測」研習 TAS 台灣天文網 http://www.tas.idv.tw 羅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倒映著繁星點點,一如往常靜謐。黎明前,一道道青寒的火光突 然從天而降,與玻璃上飛舞的炬光交鋒於塔頂。十一月十八日三點二十四分的一個小時裡 ,三百多顆大流星墜落凡間,歐洲地區同時響起了驚嘆與陣陣歡呼,世人期待的2000年獅 子座流星雨終於登場。燦爛星空下人人口中數著不時閃過的流星、心中則不住默禱,希望 1833、1866與1966年「萬箭齊發」的壯觀流星暴能在今夜重現世間。而在地球的另一端, 台灣各地則在陰雨籠罩下望空興嘆。 其實大家並未錯過這場天空盛會,因為真正的獅子座流星暴將在今年發生,而且台灣 地區佔盡天時地利,只等您走出戶外,親自來享受這大自然恩賜的奇景。但真正的行家更 要深入瞭解流星暴的原理,並根據其特性來擬定觀測計畫,才能有最大的收穫。 除了陣陣驚奇之外,您想成為這次獅子座流星暴的最大贏家嗎?其實您也可以進行有 關流星雨的科學觀測與研究分析。歡迎參加十月二十日下午 16:00~~18:00 的天文館研究 組志工研習。因場地限制僅開放五十席,全部採網路報名,請見http://www.tas.idv.tw 首頁。錄取者將以 email 通知時間場地等資訊。 獅子座流星雨的歷史 獅子座流星暴的故事是從1833年11月13日美洲西部的凌晨開始。當許多人還在睡夢中 時,突然被街上陣陣驚叫哭泣聲吵醒,漆黑的大地居然一片光亮,原來是從天空降下了如 暴雨般的流星,有些流星竟然和滿月一樣亮,可以在地上照出清楚的影子。根據目擊者描 述,每小時約可看到十萬顆流星,天空中同時出現10到15條流星痕,有些流星痕甚至停滯 近20分鐘,像一條條盤旋於天空中的巨蟒,十分壯觀。 在1833年獅子座流星暴發生後,科學家從西元 902年到1833年的各國(包括中國、阿 拉伯及歐洲)歷史資料中,找出了同樣發生在十一月的流星雨記錄,並發現其中有33.25 年的週期性。天文學家根據此一週期大膽地預測了下一次獅子座流星暴將在1866年發生。 果然,1866年11月歐洲地區再度觀測到每小時5,000顆的流星暴奇景。 在算出流星群的軌道位置後,天文學家發現它與週期彗星坦普•圖塔(Tempel-Tuttle) 的軌道一致,因此而證明了流星雨中的流星體物質是來自這顆彗星。不過由於1899、1933 年獅子座流星暴連續兩度失約,使得社會大眾對天文學界的預測喪失信心。因此,當1966 年11月17日獅子座流星雨再度發威時,令許多措手不及的觀測者痛失良機,而根據美國西 部的觀測記錄,這次流星雨極大時達每小時15萬顆,可謂是世紀超級流星暴!而獅子座流 星雨的預測也成為天文學家們既愛又恨的一大難題。 其實發生流星暴的條件很簡單:當地球直接穿過彗星遺留的流星體群時便會出現每小 時上千顆流星的流星暴。但是要準確預測流星體群的位置又是何其困難!這些被彗星遺留 在軌道上的微粒塵埃不僅無法觀測,而且還不斷地漂移擴散,再加上各行星的攝動,其真 正位置簡直可說是神鬼莫測。也難怪沒有多少天文學家敢以一生清譽來賭一賭獅子座流星 暴的發生時間。 近年來天文學家發展的新預報模型 1998年坦普•圖塔彗星再度回歸,對此彗星有深入研究的噴射推進實驗室耶蒙斯 (Donald K. Yeomans)預言這個週期的獅子座流星雨極大將發生在1998年十一月十七日世界 時19:43,每小時數量約有200∼5,000顆,另一位流星體群力學專家布朗(Peter Brown)預 測的時間相同,但數量則達每小時1,000∼9,000顆。結果,1998年出現的獅子座流星雨極 大時間比預測足足早了十八個小時,在世界時1:40出現了每小時平均340顆,而另一個較接 近預測的極大則發生於20:30,但是數量卻更少了一半,只達到180顆的程度。 受到這個挫敗的影響,英國艾瑪夫(Armagh)天文台的艾許(David J. Asher)與澳洲塞 丁泉天文台的麥坎納(Robert H. McNaught)決定重換一種方式來分析獅子座流星體群的軌 道。艾許建立了一種由數個流星體群組成的新模型,並用電腦模擬每一個流星體群的演化 過程,結果發現根據這種模型計算過去發生的流星暴時間,居然能夠準確到十分鐘以內! 於是艾許與麥坎納就應用這套新模型來預測1999年的獅子座流星雨。結果預測極大發生時 間只與觀測值1999年十一月十八日世界時兩點相差數分鐘而已!這個新模型對於2000年獅 子座流星雨的預測同樣準確,誤差只有不到半小時,只是觀測到的流星數量比預測值還高 一點。 解讀獅子座流星暴的藏寶圖 艾許與麥坎納精準的新模型對於2001∼2006年的獅子座流星雨預測又是如何呢?讓我 們先瞭解一下圖解中的符號。在本文圖十二∼十四中,紙面代表黃道面,地球的路徑以藍 色表示,藍色的圓點是地球,在比例上放大了十倍。綠色的「X」為坦普•圖塔彗星穿越黃 道面(由上方穿過紙面至下方)的位置,而不同顏色的橢圓塊,則是每次彗星回歸時所產 生流星體群在黃道上的位置,每個流星體群旁均標示出產生的年份。由於流星體群大多會 向地球運動的反方向漂移,並在數百年間逐漸消散,所以在圖中只繪出了最近兩百年來所 產生的六條流星體群,只有在2001和2002年的圖中特別多標出三條更老的群。此外,要特 別說明的是,在流星群中流星體的分佈密度並不均勻,密度最高點也不一定就在橢圓的中 心,不過,越年輕的流星體群由於散逸的程度較低,所以密度應該會比老群高一些。 以下,讓我們回顧過去兩百年來,獅子座流星暴發生時地球與流星體群間的相對位置 ,並進一步預測這個週期的獅子座流星雨可能發生的時間、地點與數量。 1833 年 現代流星天文學可說是濫觴於1833年的獅子座流星暴。當年的十一月十三日世界時十 點左右,地球從1800年回歸的坦普•圖塔彗星剛產生的濃密流星體群中穿越,使美洲地區 人民在曙光前看見了這歷史性的一幕。根據各項記錄顯示,當時的流星數量達每小時十萬 顆以上! 1866 年 1866年的獅子座流星暴發生於十一月十四日世界時一點左右,這次地球經過的是坦普 •圖塔彗星在1733年產生的流星體群,每小時五千顆的流星暴讓歐洲人大飽眼福。 1966 年 許多住在美洲西部、年過半百的長輩對這次每小時十五萬顆的流星暴還能朗朗上口。 1966年十一月十七日世界時十二點,地球恰好從1899年的流星體群正中央穿過,造成了這 次罕見的大流星暴,但是1999年地球再經過同樣一條流星體群時,卻因距離過遠而盛況不 再。 週期33年的坦普•圖塔彗星在1998年二月二十八日再度通過近日點,也為這個週期的 獅子座流星雨揭開序幕。1998年一月十八日,T-T彗星首先通過近地點,當時與地球的距離 約5,280萬公里,光度約八、九等,用雙筒望遠鏡就可以看見它細長的彗尾。謹慎的天文學 家們從1997年開始就密切注意獅子座流星雨的動態,期望能再次目睹1966年的大流星暴。 以下便是艾許模型對本週期內獅子座流星雨的預測。 1997年 1997年沒有發生獅子座流星雨,原因很簡單:地球沒有接近任何一條流星體群! 1998年 1998年,在追星族徹夜的守候下,獅子座流星卻寥寥可數,天文學家預測的獅子座流 星暴沒有發生嗎?非也,只是極大期比預測早出現了約18個小時,數量也遠不如預期,大 自然再次愚弄了天文學家,更驗證了流星雨預測的困難。但天文學家們從這次的觀測中, 摸索出更精確的預測模式,這次失敗總算有了代價。 1999 年 1999年地球再度接近造成1966年世紀流星暴的1899群,只是這次與群中心的距離太遠 ,所以只在十一月十八日世界時2:10達到每小時3,500顆左右的高峰。但這也是天文學家對 獅子座流星雨最準確的一次預測,可說是意義深遠。 2000 年 2000年的獅子座流星雨並不被看好,從預測圖中便可看出,地球僅從1733群與1866群 身旁擦過,並未穿越,且明亮的下弦月也會對觀測造成嚴重的影響。 國際流星組織根據各地觀測的觀測結果統計,這次獅子座流星雨的第一個極大發生在 世界時十一月十七日8:07,比預測通過1932群的時間晚了大約15分鐘,數量約為平均每小 時130顆左右。第二個極大持續了約一個小時,發生在十一月十八日3:24,數量290顆,準 確地符合預測通過1733群的時間。第三個極大則發生在十一月十八日,7:12,數量480, 持續了約40分鐘,比預測通過1866群的時間稍早。這次的流星雨以西非、西歐、南美洲北 部、北美洲東部、北部觀測收穫最豐富。 台灣地區今年將重現世紀流星暴盛況 2001年 根據預測,2001年將是這個週期內獅子座流星雨相當精彩的一年,共有三個流星體群 位於地球路徑上。首先,地球將在十一月十八日世界時10:01(台灣時間18:01)掠過1767 群的邊緣,美洲中北部的觀測者也許可以看到每小時2,500顆的流星暴;接著,17:31(台 灣時間十九日凌晨1:31)通過1699群中央附近,東亞與澳洲可觀賞到每小時9,000顆流星, 最高潮發生在18:19(台灣時間十九日凌晨2:19),當地球從年輕的1866群通過時,這些地 區將發生平均每小時高達15,000顆,也就是平均每秒鐘有五顆流星的奇景。 精確掌握地球通過流星體帶的時刻,是天文學家預測流星暴最重要的因素。但對於世 界各地的觀測者而言,各處所觀察到的現象不盡相同,因為流星暴發生時是否受月光的干 擾,以及當時輻射點的高度等,也都有重大的影響。 好消息是,這天剛好有個接近新月的無月光夜空,同時,在三個預測的流星暴發生時 刻中,後兩者,即通過1699群與1866群時,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已經分別昇高至30°與 40°,非常適合觀測。 從1999與2000年的觀測結果來看,艾許與麥坎納的模型相當準確,若今年艾許與麥坎 納的預測仍然具有這樣的準頭,那麼可以預見台灣在十一月十九日凌晨天亮前,將有一場 瘋狂的流星暴降臨,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未來幾年的展望 2002年 2002年原本應該是獅子座流星雨這個週期中的最高潮。地球先後在十一月十九日4:00 (台灣時間12:00)與10:36(台灣時間18:36)從1767群與1866群的中央直接穿過,估計每 小時可達到15,000∼30,000顆的驚人數量,但受到滿月的嚴重影響,可能不如預期般震撼 。不過應該還是會讓西非、西歐、南美洲東北與北美洲的觀測者留下畢生難忘的經驗。 2006年 2006年地球還會通過1932年T-T彗星留下的新流星體群,但正因為此群相當年輕,散逸 程度低,所以流星體高度集中在中央處,這次的流星雨大概也不會以什麼驚人的場面出現 ,而是一個ZHR約100,且出現時間短暫集中的普通流星雨,西非與西歐地區可在無月的夜 空下盡情觀賞。 下表整理出艾許與麥坎納對近年來獅子座流星雨的預測: 發生時間(世界時) 估計極大時每小時平均數量 預計可見地區 2000 11/18, 3:44 100 西非、西歐、南美洲東北部 2000,11/18, 7:51 100 北美北、東部、南美洲西北部 2001,11/18, 10:01 2,500* 北美北、東部 2001,11/18, 17:31 9,000* 澳洲、亞洲東部 2001,11/18, 18:19 15,000* 澳洲西部、亞洲中、東與東南部 2002,11/19, 4:00 15,000* 西非、西歐、加拿大東北、與南美洲東北 2002,11/19, 10:36 30,000* 北美 2006,11/19, 4:45 100 西歐與西非 *表可能高估流星數量 獅子座流星雨的輻射點 由於流星出現的高度介於 80~120公里之間,所以儘管各流星體進入大氣層的角度一致 ,但在不同高度所看見的流星群路徑也有所不同。在地面所見流星尾跡延伸似乎均交會於 天空中某一點上,該點即為「輻射點」,並冠以輻射點所在星座為流星雨的名稱。獅子座 流星雨的輻射點位於獅子座首一等亮星軒轅十四附近。需注意的是,當輻射點未昇起時, 地面上的人們是無法看見該流星雨的。 獅子座流星雨的速度 流星體的軌道速度一般低於每秒42公里,而地球以每秒30公里的速度穿越流星體帶, 所以流星的速度均在每秒12∼72公里之間。而傍晚時出現的流星是「追趕」地球,黎明前 的流星是迎向地球,所以此時所看到的流星不僅數量較傍晚多,速度也較快。獅子座在十 一月便是屬於黎明前東昇的星座,所以獅子座流星雨最適合黎明前觀賞,流星的速度則達 每秒72公里,是所有流星雨中最快的。 如何才能看見最多、最亮與最長的流星 越亮的流星、尾痕越長的流星,越容易看得見,而流星主要出現在120~80公里的高空 ,以地球半徑約6,400公里計算,視線所及約1,100公里範圍內出現的流星都在地平線之上 ,但這只是地球截面積的六分之一,也可以說最多只佔了流星總數的六分之一。而流星亮 度除了與流星體本身大小有關外,還和觀測者的距離平方成反比。此外,大氣也對仰角高 度較低的流星產生減光的效應。綜合流星進入大氣層的角度、速度、輻射點高度,以及流 星和觀測者間的距離等各種因素,由電腦模擬出輻射點高度為15、30、60度時流星亮度與 尾跡長度的分佈圖,透過這些圖表可以看出,盯著輻射點是無法看到最多流星的,而應配 合輻射點的高度,靈活調整視野,才能掌握到最多、最亮與最長的流星。 傍晚出現的流星速度低、數量少,而黎明前的流星速度快、數量多。 當輻射點在15度左右的低空時(約午夜0:30),平均流星痕很長,但明亮流星數量很 少,中等亮度的流星出現點集中在30度至天頂間,且這經路多通過天頂。 當輻射點昇高至30度左右時(約午夜1:30),亮流星數量增多,但流星痕平均長度漸 短,高亮度流星出現在東方75度至天頂間,中亮度流星的出現點則以東方75度為中心,半 徑45度的範圍內。 當輻射點昇高至60度時(約凌晨四時),亮流星數量大幅增加,出現點主要分佈在以 天頂為中心、半徑45度的圓形區域內,但流星經路很短,中等亮度流星則主要分佈於距天 頂30~45度的環狀範圍內。 觀測流星的注意事項 一般人總以為天文觀測需要用大型的天文望遠鏡,但流星雨觀測著重於廣闊的視野, 因此以肉眼觀測最佳,甚至連雙筒望遠鏡也不需要。在選擇觀測地點時,除了安全的考量 外,應盡量避開光害、選擇周圍無屏障的空闊地區,尤其是東方特別重要。十一月的冬夜 已相當寒冷,禦寒衣物不可或缺,若有可調整仰角的躺椅則可降低觀測時仰望天空所造成 的疲倦。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就等上帝拉開這簾燦爛的流星雨了,祝好運! -- 純潔無瑕的白色羽毛 滿天滿地狂飆旋飛 生命的悸動 汩汩流洩 落翼 我張開口欲傾訴 伸出腳欲跳躍 我閉上了眼 張開雙臂 .... 請擁抱我 緊緊的 在移轉的時空中 別放手 我已張不開 我的翅膀... -- ※ Origin: 楓橋驛站回到上一層◆ From: u900232.SHIN56.ab.nth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