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信人: gospel@fhlbbs (韻琳姐), 信區: ftp_WWW 標 題: WWW傳媒的特色 發信站: 信望愛團契電子佈告欄 (Thu Nov 2 14:51:53 1995) 轉信站: fhlbbs (local) 我從事傳媒工作,到現在已經邁向第十五年了。 從事傳媒以來,我一直碰到無法解決的兩個看似相輔相成,其實對立的問題 。 一個問題是,如何在愛以傳媒傳遞思想感情的同時,能真正的愛傳媒觸碰的 對象──活生生的人。其實很多傳媒工作者,愛傳媒不愛人。他們的言語文字看 似多情,其實冷血,他們彷彿擁抱世界,其實只擁抱自己。這如何看出呢?只要 看他真正遇到需要被關心的人時,是否不耐煩,厭倦就可知。當我發現自己變成 表裡不一的傳媒工作者時,我開始做必須大量接觸人的學生工作。為的是挽救自 己,不讓自己在呼召的安全傘底下不自覺的背棄呼召。 另一個問題是,如何使傳媒能接觸教會接觸不到的人,同時又顧及已在教會 有信仰生活的基督徒的需要。 從事文字時,就發現這是兩難。福音刊物,基督徒抱怨無可看的,因為沒有 查經資料,沒有神學分析,沒有培靈,沒有教會生活探討反省......,基督徒的 刊物,沒信仰背景的人說看不懂在寫什麼....。 後來做廣播,發現這仍是兩難。做電視更是如此。想想看,我的「藝文人生 」節目播放的頻道,也會放敬拜讚美團在中正紀念堂載歌載舞大聲禱告。非基督 徒一定不知道這敬拜讚美在幹什麼!!基督徒一定抱怨我的節目沒有造就!! 福音工作與深入造就在傳媒一定是無法兼得??? 這就是為什麼我渴望 WWW 能做好的緣故。 這是我第一次發現,一個媒體可 以有這麼多元化的功能,進站者各取所需。基督徒可以有龐大的資料庫,非信徒 可以找到很賞心悅目的小品文,或很腦力激盪的哲學思辯...。 唯一區隔就是按 不同的紐。然後我們還可以研發,如何讓非信徒因著我們的「特殊櫥窗設計」, 好奇下不斷按鈕,最後按進信仰的核心──聖經裡。 WWW的讀者回應欄,也可以有對話功能的空間。 但WWW的對話,卻可以完全避免BBS的一大缺點:思想割裂與文章割裂。 必須大量人力集中的傳媒 其實大部份人都只能專精一兩樣最有負擔的事。搞程式的無法寫出女性主義 。 寫長篇理性主義文章的人,不會 WWW 的 homepage 製作。製作 homepage , 用電腦繪圖的人,不會培訓收集好文章.....。 上帝給每個人恩賜,但是都沒有 給太多! WWW 像電影一樣,必須集中大量不同專業的人才,必須集體合作。當然,不 同專業就有不同思考模式,表達方式,一個從事電腦繪圖的藝術工作者,跟程式 設計者, 跟整理資料庫的,跟寫預工文章(這又分是感性文章還是理性文章... )的在一起,會多像戰國時代阿!然後大家都是同工!阿!這是我見過最刺激的 媒體。 媒體中立?! 一個又是福音又是資料庫的媒體,在怎樣的情況下中立,怎樣的情況下可以 有隸屬關係? 我知道有些地方是不能隸屬某單位或某教派的。好比說,資料庫本身就需來 自四面八方的資訊收集,選擇資料本身,一定不能有太強的單位主義。像江茂松 牧師「出外探險」, 為我們製作了很多 WWW 站的資源收集,江牧師的投入本身 就很寬廣的純就信望愛 WWW 的需要而構思。若隸信望愛 WWW 屬某單位或某教派 ,就一定會有收集整理某單位的資料的預設立場。這就只能說是某單位的資料庫 ,而不是最完備的資料庫。 此外,進入 WWW 的人來自四面八方,他會更樂於見 到除了某單位某教派,其他教會與單位,與各種出版社資料都是最詳盡的。 成為資料來源之一的信望愛 BBS 站,也不能隸屬某單位某教派, 原因雷同 ,太多各種不同單位的人進入,都可能成為同工群。若隸屬某教派,他們就寧願 為自己教派另外成立一個BBS站。 但電子雜誌就比較沒關係。 它是 WWW 其中的一環,為不信主的人設計。不 信主的人只管吸不吸引它,對它屬於哪裡,沒有概念。而目前,我們的企畫組, 一直企圖把培訓,網路 BBS,WWW, 跟學生福音工作結合,這就很需要跟學校團 契的配搭與互信,有某種近似隸屬的互動,反而增加默契。 光從這分析,也可以知道,因為 WWW 功能的多元與複雜, 會使其組織,使 其成員,都必須面對更有彈性的挑戰。以往本位主義,單位主義的觀念一定要突 破。 -- 上帝說: 「從今以後,妳要改名叫小龍女。因為妳的臉色慘白,白衣服又太多... 為了不讓別人把妳當成女鬼,污辱我的名,所以從今以後妳是小龍女。」 -- ※ Origin: ★ 信望愛 BBS 站 ★ (fhl.ee.nctu.edu.tw 140.113.11.234)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