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oldwine(陳酒) 看板: TheLife
標題: 新政府執政一年有感
時間: Tue May 22 16:55:40 2001

路五:37 也沒有人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裡;不然,新酒會將皮袋脹裂,酒瀉出來,皮袋也就壞了。
路五:38 但新酒必須裝在新皮袋裡。
路五:39  沒有人喝了陳酒又想喝新的;他總說陳的好。


台灣近一年來的亂象,媒體的推波助瀾實在是功不可沒;陳酒十年前為報社記者,
專跑立法院、台北市議會;對台灣媒體之既得利益結構、勢力,知之甚詳。近年
來各式媒體林立若雨後春筍,記者的專業素質、涵養則不若以往;對事件的報導、
評論常是只述表象、見樹不見林,甚至毫不掩飾地偏頗歪曲,令人扼腕。這類的
報導充斥在各式媒體中,水準低落。報導之目的不在報導,只是藉事挑撥、尋洞
灌水遇縫插針,以引起混淆、譁眾取寵為職志。(連一段老少配也能搞成連續劇?)

台灣需要有見地、有理想的新聞媒體,像司馬文武時代的「新新聞」;台灣需要
有見地、有理想的評論者,而不是一大堆迷失在重量不重質、速食式的Call in
節目中。

在中醫對痼疾的療程中,會有一段「明眩現象」;即在治療過程時,病況會先轉
惡劣,然後再漸漸轉好以致於痊癒。「痼疾」意即久治不癒之疾,病人身體處於
疾病影響的狀態,身體會勉力維持一種平衡的狀況,然而這是病痛下的平衡,是
一種暫時的、因疾病的存在,身體產生反制而有的平衡,這不是正常健康的平衡。
治療痼疾,意謂要解除疾病對身體的影響,即會先打破「病痛下的平衡」,這時
病人反而會感到身體狀況變壞,因為原本身體所習慣的「病痛下的平衡」被破壞;
然而,若要進行治療以達到正常健康的平衡,打破「病痛下的平衡」則是必要的
第一步驟,這是邁向痊癒的必經過程。

以骨傷為例,腳踝扭傷若不矯正治療,過一些時日傷處仍會自行消腫,疼痛消除。
但此時踝骨關節卻不是在正常位置,傷者雖能行走,但跑、跳、行遠路則感不適,
在氣候轉變時,傷處隱隱作痛。最慘的是,腳踝很容易就會再扭傷。因踝骨結點
並不是在正常狀況,它只是堪堪維持一種「病痛下的平衡」。此時若要加以治療,
必須以外力將踝骨關節導回正確的位置,這樣做會將已經消腫、看似復原的傷處,
再一次弄痛,甚至會再一次發炎、紅腫;然而這卻是不得不忍受的痛。

台灣近一年來的亂象,正是這樣的情況。為了要矯正歪曲已久的現象,「再一次
的發炎、紅腫」是避免不了的。除非我們要容許幾十年積成的「痼疾」繼續殘害
我們的國家。

舉新政府肅貪掃黑金為例;陳定南就任法務部部長一年來的成果是:

檢調單位共計受理貪瀆案二千九百件,被查獲的貪瀆金額新台幣六十九億六千五
百餘萬元,其中各級民代及民選首長涉嫌黑金案件被起訴有一百六十四人,迄今
仍在偵查中的有四十三人。

在一年內肅貪69億?馬英九任法務部長時敢動那些既得利益者麼?在舊政府時代,
既得利益者官官相護、共犯結構上瞞下欺的情況下,這樣的貪污腐敗是永遠不會
被揭發的。只是,媒體對這樣的成績和現象並不多作報導、分析;倒是對檢察官
擦槍走火的表現,加油添醋不斷強調,好像要見到司法檢警體系全部崩潰才甘心。
檢警體系在台灣運作五十年,現卻連一些基本程序都會犯錯,可見之前根本缺乏
完善的養成訓練、實戰經驗。肅貪掃黑金在舊政府時代根本就是一件陌生的工作。
現在檢警體系有人壯膽終敢棒打老虎了,卻因專業不足,頻出狀況;台灣還需要
忍受一段陣痛期,等待檢警體系的自清和茁壯。

台灣若要向上提昇,就得忍受「明眩現象」,因為台灣之前病得太久了。短暫的
病情加劇現象……疼痛、發炎………這是避免不了的。
--
    ※ Origin: 信望愛(wbbs.fhl.net) ◆ From: 203.95.222.3
回到上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