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上一層

作者: rebecca1 (利百加) 看板: TaipeiTalk
標題: 荒野保護協會邀請您
時間: Fri Nov 10 10:55:17 2000

-------------------------------------------------------
台灣荒地的守護者
(節錄自莊璧仰的專題報導)
-------------------------------------------------------

 誓言守護台灣的自然土地,
讓青山長在,綠水常流

  在台灣,有一群人,他們看見了荒地的寶藏及美麗!他們相信,
要讓子子孫孫永居台灣,就必須守護台灣的自然土地,讓清澈的溪水
終年淌流、森林綠地鋪蓋山巒、蟲魚鳥獸自在生活,只要大自然
永留台灣,他們與這塊土地共生存的希望,就得以實現。
這群來自各階層,誓言保護台灣荒野的四千多個家庭,
正是「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
民國八十四年六月成立的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在短短四年多時間內,
會員從一百多人增加至目前的四千多個家庭參與,該協會秘書長、
目前擔任牙醫師工作的李偉文表示,將保護自然環境的理念傳揚得更廣,
讓更多人以實際行動參與其中,是目前「荒野」努力的第一目標。

為自己、為下一代
為未來的台灣居民做一點事

    這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在肩負「為自己、為下一代、
為未來的台灣居民做一點事」的想法下,透過成立荒野保護協會,
喚起台灣社會大眾注意:在台灣山一隅、海一角,仍有活躍的自然生態,
等待被保護,如果被不當的土地開發、工業污染進駐,也許,
鳶飛魚躍的自然將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消失。
被喚作「福爾摩沙」美麗之島的台灣,曾經擁有綠色的山林織綿、
湍流不息的珠鍊溪水及飛奔馳騁的動物們。在三百年的開發歷史中,
山林被剃了頭,露山黃土坑坑的癩痢頭;「下雨暴漲、不下雨乾
旱」的溪流,不再終年歌唱水之歌;當開發的機器只因少數人
利益步步邁向山林荒野時,台灣千萬累積的自然資產卻因之毀於旦夕。
「目前,台灣的生態環保意識才剛萌芽長葉,民眾對於生態環保的觀念
仍然有待加強,『荒野』認為只有讓民眾去認識、體驗台灣自然之美,
進而對自然產生感動,才有可能拉近人與土地的關係,只有如此,
民眾才會關心自己居住的這一片土地。所以,我們希望透過自然教育的方法,
教導民眾走出水泥叢林,接觸大自然。」李偉文表示。

以柔性訴求,
喚起民眾自然生態的危機意識

  與台灣其他生態環保團體不同的是,「荒野」的作法
一直以柔性的訴求,喚起民眾的危機意識。
因為從教育紮根的溫和作法,獲得許多家庭的認同,
撒佈傳播生態觀念的種子,在台灣各地「荒野」分會熱烈續播,
宛如聖火接棒般,在各地的「荒野」之友手中燃燒旺盛的光芒。
「不過,舉行頻繁的活動,並不是荒野的主要任務,
只是推展觀念的管道,我們最終的目地還是要讓民眾能夠親自參與
環境議題,認真設想台灣環境未來的前途。」李偉文語重心長地說,
「荒野」並不希望民眾只有捐贈金錢的動作來支持台灣生態環境,
他表示,「錢,對荒野來說,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我們一向是有多少錢,
做多少事。我們認為只有帶動民眾,讓他們自動自發、親身實踐、參與認識,
才是最積極正面的作法」。

美麗的福爾摩沙,
需要民眾力量的守護

    正當,許多人紛紛舉家移民國外,有一群人始終抱持樂觀的態度,
認為台灣的明日會更好,子孫永遠與他們的祖先一樣,
在這片土地上完成生命循環過程。

  荒野保護協會,守護永遠的福爾摩沙。

回到上一層